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返鄉創業迎來了熱潮,農特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近年來,大冶市加快轉變農業農村發展方式,喚醒鄉村生機與活力,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大冶樣本」。
綠水青山聚人氣
18日,黃石臨空經濟區·還地橋鎮黃崗村,三山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林果基地裡,首屆梨香會正在舉行,沉甸甸的翠冠梨壓彎了枝頭,從武漢、黃石、鄂州等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入園採摘,個個大飽口福。
過去,黃崗村留不住年輕人,土地拋荒現象嚴重。懷著對鄉土的感情,公司於2016年進駐黃崗村,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沿湖種植高檔林果800畝,流轉2000畝魚池精養名優特水產,與多家旅行社達成合作協議,打造「湖北梨鄉文化」。通達的柏油馬路、嶄新的遊客服務中心、完善的農家遊樂項目引來八方遊客,旺盛的人氣正變成黃崗村的「錢景」。
大冶成功打造茗山楚天香谷、靈鄉梅紅康養山莊、金牛金華養老莊園等一批項目,引導組織鄉村開展年貨節、櫻花節、桃花節、蓮花節等旅遊節會活動,把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特色農產品變旅遊紀念品。2019年,大冶平均每天接待1萬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鄉村休閒遊客,生態文化旅遊和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已經成為該市鄉村振興的「引爆點」。
觸網農業很時尚
20日中午,忙完了工作,市民陳雯君為自己泡了一杯花茶,「一杯馥鬱的養顏花茶=勁牌枸杞+瑞晟晨露玫瑰+顏餐檸檬片+靈祥土蜂蜜,大冶真是個物產豐富的好地方!」花茶的原料全部都是大冶的「網際網路+農特產品」,嘴饞的時候動動手指即可在手機上下單。
電子商務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也為農民開闢了就業增收新渠道。靈鄉鎮子山村以「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發展金絲皇菊產業,通過同鎮的顏餐電商銷往全國各地;南畈村村民周漢林,在鎮幹部的幫助下拍攝抖音宣傳自家農莊,規模不大的神山野莊園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農莊」;5月4日大冶首場「愛心助農」直播銷售本地各類特色農產品472萬元……
大冶建成1個市級公共服務中心、3個市級配送中心、14個鎮級服務站、267個村級服務點,形成市鎮村三級綜合服務體系。截至2019年底,大冶網商開設各類線上店鋪3000多家,網銷額過百萬企業達352家,本地電商日益成熟化、品牌化,鄉村資源「活」了起來。
脫貧致富步子穩
上周末,茗山鄉黃灣村千畝香蓮基地,第五屆蓮花節在這裡開幕,在基地打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黃進,感受著扶貧帶來的幸福感。
過去的黃灣村是一個「四無」省級貧困村,自全面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集體收入也從零變成去年的14.8萬元。貧困戶在香蓮基地務工,增加了一份固定收入,每年7月舉行的蓮花節也能幫著銷售自家的農副產品,生活蒸蒸日上。
黃灣村的變化並不是特例,大冶堅持提高脫貧攻堅質量和實施鄉村振興同步推進,全面落實「一村一法,一戶一策」,目前該市55個貧困村先後培育了香蓮、梔子黃、紅豆杉、油茶、白茶等產業扶貧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產業格局,直接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築牢了鄉村振興基礎。
【來源:黃石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