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知否》:古代到底是「母憑子貴」還是「子憑母貴」?

2021-01-07 陌上九思君

有一個成語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就是母憑子貴。很多女人都有這樣的思維,婚姻關係不好了,用孩子來維繫婚姻關係。

但事實上,孩子也僅僅是把兩個人套在婚姻裡,並不能改善婚姻裡兩個人的關係。

更何況,孩子是婚姻的試金石,本來感情好的夫妻,也不一定能經得住孩子到來的考驗。

其實,母憑子貴這一思維,是從很久古代流傳下來的,我們常常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女子身份不明,或者是和男子身份不匹配,家裡長輩便不會同意,這個時候怎麼辦?男子說女子懷孕了,得自家的骨血怎麼能流落到外面呢,進門吧!

而女子進門後會有兩種境況,一種是和男人恩愛,一種是男人花心,趣進門後又跑去外面花天酒地了。

在這兩種情況中,第一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會說:「多虧了你的肚皮爭氣,有了個孩子,真是母憑子貴呀!」

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可以舉一個具體的例子——《知否》 中的盛家那點事。

盛紘的後院有兩個重點的女人,一個是正妻王若弗,一個是小妾林小娘,林小娘是帶著肚子進的盛府,進來後就一直得到盛紘的另眼相待。

雖然她的孩子是庶子庶女,但是過得日子和王若弗的嫡子嫡女差不多,尤其是墨蘭,那是比嫡女還要過得好的。

如果說林小娘是因為生了一兒一女,所以母憑子貴,那王若弗還生出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呢,為什麼林小娘的孩子就比王若弗的孩子受寵呢?

答案一目了然,因為林小娘在盛紘這裡的地位高,連帶著她的孩子也得到了利益。而王若弗,因為咋咋呼呼的脾氣,連帶著著自己的女兒也總是被盛紘看扁。

因為王若弗的大女兒嫁了出去,兒子又在外院,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王若弗的小女兒如蘭和林小娘的墨蘭鬥爭著,盛紘每次處理這兩個人的事情,都會偏向墨蘭。

就算是墨蘭做的錯事已經被抖出來,只要林小娘那麼一哭,墨蘭的懲罰便立馬輕了。

你看,這還是母憑子貴嗎?這分明就是子憑母貴呀!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在同一家公司,老闆的兒子和員工的兒子,同時被帶到公司,哪一個會更受歡迎?

自然是老闆的兒子,在老闆的兒子面前刷存在感,就是在老闆面前刷存在感。

那有人可能要問,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會有「母憑子貴」的說法?

這是有一個時間界限的,我們繼續來看《知否》,因為丈夫的偏心,王若弗雖出身名門,但一直被林小娘壓一頭,因為這個時候,兩個人的孩子們還沒有真正的立足社會,所以,這個時候,是母親保護孩子的時候,只能是子憑母貴。

當孩子們都立足社會之後,就是母憑子貴的時候了。

雖然《知否》中的林小娘去世的早,但是不早去世的她下半生也不會有前半生的富貴,因為她的孩子不如王若弗的孩子。

王若弗的孩子中,雖然如蘭低嫁,但是夫君爭氣,華蘭是高嫁,經過多年的努力,有了孩子,得到了丈夫的心,還制住了婆婆,兒子更是被皇帝看重。

再看林小娘的孩子,女兒雖然高嫁,卻不被婆婆待見,最後連丈夫的心也失去了,兒子更是不成器。

相比之下,有了這樣出息孩子的王若弗,盛紘是不敢輕待的,這才是母憑子貴。

所以,真正的母憑子貴,並不是簡簡單單生個孩子就可以了得,而是要經過漫長的付出和努力,才能得到「母憑子貴」這樣的境遇。

當然,還有一種意外,就像是《清平樂》中宋仁宗的狀況,急需要一個兒子來繼承皇位,那誰生出個兒子出來,可不就是大功臣嗎?這可是妥妥地母憑子貴呀!

好啦,今天就叨叨到這裡,對於母憑子貴和子憑母貴,你還有什麼想要說的嗎?

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古代十大賢后之一,她並非母憑子貴,而是子憑母貴
    古代十大賢后之一,她並非母憑子貴,而是子憑母貴縱觀歷史上有名並且賢惠的皇后多如牛毛,比如東漢劉秀的皇后陰麗華、明朝朱元璋的馬皇后等等,今天我們不講前面列舉的兩位,其實在我的心目中說起古代的賢后必然會想到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
  • 漢明帝:子憑母貴漢朝第三人,皇兄主動讓位
    漢顯宗孝明皇帝劉莊,原名劉陽,字子麗,漢世祖光武皇帝第四子。母親是光烈皇后陰麗華。14歲被封為東海王,15歲進封太子。他還是平民的時候就說過「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話。而且他也做到了娶陰麗華為妻。他對陰麗華百般寵愛。劉莊就是陰麗華隨劉秀出徵彭寵時,生下的。愛屋及烏,劉秀當然更喜歡陰麗華的兒子。 劉秀效仿漢宣帝,劉莊子憑母貴,漢朝第三人
  • 「母憑子貴,子以母榮」 老公死了,沒有兒子的她結局始料不及
    「母憑子貴,子以母榮」,這是中國傳統儒學中重要的倫理準則之一。說世俗一點,在古代,尤其是那些豪門望族,母子互為共同體,母貴則子榮,子榮則母貴,很少有超出這個準則的情況。但是,很少並不代表一定沒有,這世間凡事總會有些特例。
  • 「子以母貴」還是「母以子貴」,古代宗法制你弄懂了嗎?
    有的人就搞不懂,在古代宗法制當中,到底是「子以母貴」還是「母以子貴」?甚至,還有一些人,搞不懂什麼是宗法制,什麼是嫡長子繼承者。要想弄懂這些問題,我們先從古代「宗法制」開始說起!這個制度一出,無論是君主,還是平民老百姓,都是按照「嫡長子繼承制」來分配財產繼承權。有人肯定會問,如果嫡妻沒有生子怎麼辦?面對這個問題,古代早已經有了解決辦法。那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立嫡妻所生的長子為繼承人,即便是其他兒子都很賢能,都不能被立為繼承人。如果,嫡妻沒有兒子,那麼就立尊貴的兒子為繼承人,而不是年長的兒子為繼承人。
  • 母憑子貴意思 母憑子貴意思是什麼
    「母憑子貴」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詞語,特別是影視中是經常見到的,就算在現代社會偶爾也會被提及。那麼母憑子貴意思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母憑子貴」出自:《公羊傳·隱公元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意思是兒子因母親顯貴而顯貴,母親因兒子顯貴而顯貴。
  • 還記得《知否》裡盛家三個姑娘嗎?不同的命運道出女憑母貴的道理
    根據穿越小說改編,由馮紹峰、趙麗穎夫婦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於2018年年底播出以來,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看過原著的都知道,這是一部穿越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揭示了一個最簡單不過的道理:女憑母貴,一憑家境,二憑性格,就拿盛家的三個姑娘來說。
  • 自古以來都是母憑子貴,唯獨有一帝君,子以母貴
    都說母以子貴,唯獨漢文帝子以母貴,薄厚大名傳千史呂后即位後大肆殘殺劉邦的寵妃庶子,卻是唯獨放過一人,一人生還。
  • 他到底有什麼背景?
    古代的皇子們雖然都是皇帝的兒子,但往往也分個三六九等。一般而言,誰的母親以及母親所背靠的家族比較厲害,皇帝就會更加重視誰。所以,從皇子這個角度上看,固然是母憑子貴,其實說到底也是子憑母貴。十阿哥胤,他媽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在後宮的地位僅次於康熙的幾任皇后,還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諡號的貴妃,可見康熙對她的重視。更重要的是,溫僖貴妃背後的鈕祜祿氏是清初一股重要的政治勢力。
  • 什麼樣的女人最好命,母憑子貴,兒孫個個有出息?
    所以這樣的女人,不但能夠子憑母貴,而且晚年也能享兒孫福,母憑子貴此文為作者:易緣老師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轉載表明出處。
  • 深受乾隆寵愛的富察氏皇后,沒有母憑子貴,而是子憑母貴
    細數我國古代各朝各代的歷任皇帝,任何一個皇帝好像都有自己後宮。在那個時候,很多的女人畢生的願望就是進到宮裡面成為皇帝的女人。在後宮裡,新人舊人來來往往,要想真的能夠保住自己的地位,最好不要指望能夠一直受皇帝寵愛,而是能夠有個自己的孩子,最好還是個皇子,這樣兒子得到重視的話,母親自然也會得到榮華富貴。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相反的情況,皇帝父親對母親的愛遠高於對孩子們的,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富察氏孝賢純皇后。
  • 《知否》:墨蘭婚後不如明蘭好理解,為什麼連低嫁的如蘭也比不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墨蘭,典型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原本在那樣一個時代,庶女是沒有什麼好日子的,這一點從明蘭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母親的身份低賤,孩子的地位也會隨之下降。都說母憑子貴,其實「子」又何嘗不是憑母貴呢?
  • 《知否》如蘭、墨蘭、明蘭地位不一樣,古代的嫡庶之分到底有多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目前已經開始熱映,在這個劇集的最開始,就已經把一個古代最嚴格的制度嫡庶制度擺到了我們的面前。盛家老爺盛紘一共有一妻二妾,嫡妻王大娘子有一兒二女,性格潑辣。在古代,等級制度是非常嚴重的,同樣是一個父親的孩子,卻分為三六九等,嫡出的孩子有多麼的幸福,庶出的孩子就有多麼的可憐,普通平民一般都是一夫一妻制度,但是在大戶人家,都會執行所謂的衣服一妻多妾制度。雖說古代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但實際上正妻只能有一個,嫡妻是明媒正娶,與夫君有著榮辱與共,並且正妻的孩子都是嫡出。而妾,地位也不過比奴婢高一點的存在。
  • 子憑母貴!漢武帝上位的幕後推手 - 王娡!
    論出身的話,王娡還是劉邦當年分封的燕王臧荼的曾孫女。其母臧兒是燕王臧荼的親孫女。但因為當年燕王臧荼謀反被劉邦所殺,所以臧兒這位曾經的燕王孫女也只能落魄的嫁給了一個平民為妻,並且生下了長女王娡。俗話說的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了緩解家庭生活壓力。
  • 立子殺母:漢武帝處死鉤戈夫人 究竟是無情還是遠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子殺母:漢武帝處死鉤戈夫人 究竟是無情還是遠見? 據《公羊傳隱公元年》裡記載: 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可見后妃的名位高下決定了她們所生兒子的身份高貴;母以子貴,指的是庶子繼位,其母亦因之顯榮,就是母親   原標題:立子殺母:漢武帝處死鉤戈夫人 究竟是無情還是遠見?
  • 《知否》明蘭得了誥命,驚的忘了謝恩,這「誥命夫人」到底是什麼
    《知否,知否》第52集,趙麗穎扮演的明蘭得了誥命:顧妻盛氏淑溫居質 柔靚成儀清芳桂鬱 睿問川流「誥命夫人」到底是什麼呢?所謂「誥命」,就是朝廷以皇帝名義頒布的命令。一般都是朝廷賜給朝中高官的夫人或者母親的頭銜,也稱「命婦」。
  • 母憑子貴不稀罕,明朝這2個沒當過皇帝的「皇帝」是父憑子貴
    在古代,母憑子貴不稀罕。因為華夏古代是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所以,女性若要顯貴,那麼就得生個好兒子。可是,在大明王朝歷史中,卻有兩位沒當過皇帝的「皇帝」,走的是父憑子貴的路線。
  • 劉莊:子憑母貴登上皇位,後促進東漢繁榮富強,卻英年早逝
    子憑母貴成為太子李秀並不是嫡子,他能夠繼承大統,我認為跟她的母親陰麗華是密不可分的。陰麗華是豪門千金,容貌美麗,豔名遠播,劉秀對她一見鍾情,並且一直渴望娶她為妻。最終如願以償,劉秀登基之後對她也是非常寵愛,但是為了鞏固政權,被迫立郭氏為後。後來陰麗華生下劉莊,劉秀就把他立為了太子。
  • 黃曼《母親母親》掀宅鬥 「母憑子貴」成泡影
    劇中,內地實力女星黃曼飾演二夫人「子萍」,「奉子」入侯府大宅,引起了豪門動蕩、掀起宅鬥,並欲「母憑子貴」鞏固自己地位,卻始料未及的遭遇冷水,一切皆成泡影。  作為一部女性史詩大劇,《母親,母親》集國讎、宅鬥、亂世情緣等於一身,講述了辛亥革命背景下,以「金國秀」(袁莉飾)為首的幾位母親跌宕起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