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成語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就是母憑子貴。很多女人都有這樣的思維,婚姻關係不好了,用孩子來維繫婚姻關係。
但事實上,孩子也僅僅是把兩個人套在婚姻裡,並不能改善婚姻裡兩個人的關係。
更何況,孩子是婚姻的試金石,本來感情好的夫妻,也不一定能經得住孩子到來的考驗。
其實,母憑子貴這一思維,是從很久古代流傳下來的,我們常常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女子身份不明,或者是和男子身份不匹配,家裡長輩便不會同意,這個時候怎麼辦?男子說女子懷孕了,得自家的骨血怎麼能流落到外面呢,進門吧!
而女子進門後會有兩種境況,一種是和男人恩愛,一種是男人花心,趣進門後又跑去外面花天酒地了。
在這兩種情況中,第一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會說:「多虧了你的肚皮爭氣,有了個孩子,真是母憑子貴呀!」
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可以舉一個具體的例子——《知否》 中的盛家那點事。
盛紘的後院有兩個重點的女人,一個是正妻王若弗,一個是小妾林小娘,林小娘是帶著肚子進的盛府,進來後就一直得到盛紘的另眼相待。
雖然她的孩子是庶子庶女,但是過得日子和王若弗的嫡子嫡女差不多,尤其是墨蘭,那是比嫡女還要過得好的。
如果說林小娘是因為生了一兒一女,所以母憑子貴,那王若弗還生出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呢,為什麼林小娘的孩子就比王若弗的孩子受寵呢?
答案一目了然,因為林小娘在盛紘這裡的地位高,連帶著她的孩子也得到了利益。而王若弗,因為咋咋呼呼的脾氣,連帶著著自己的女兒也總是被盛紘看扁。
因為王若弗的大女兒嫁了出去,兒子又在外院,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王若弗的小女兒如蘭和林小娘的墨蘭鬥爭著,盛紘每次處理這兩個人的事情,都會偏向墨蘭。
就算是墨蘭做的錯事已經被抖出來,只要林小娘那麼一哭,墨蘭的懲罰便立馬輕了。
你看,這還是母憑子貴嗎?這分明就是子憑母貴呀!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在同一家公司,老闆的兒子和員工的兒子,同時被帶到公司,哪一個會更受歡迎?
自然是老闆的兒子,在老闆的兒子面前刷存在感,就是在老闆面前刷存在感。
那有人可能要問,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會有「母憑子貴」的說法?
這是有一個時間界限的,我們繼續來看《知否》,因為丈夫的偏心,王若弗雖出身名門,但一直被林小娘壓一頭,因為這個時候,兩個人的孩子們還沒有真正的立足社會,所以,這個時候,是母親保護孩子的時候,只能是子憑母貴。
當孩子們都立足社會之後,就是母憑子貴的時候了。
雖然《知否》中的林小娘去世的早,但是不早去世的她下半生也不會有前半生的富貴,因為她的孩子不如王若弗的孩子。
王若弗的孩子中,雖然如蘭低嫁,但是夫君爭氣,華蘭是高嫁,經過多年的努力,有了孩子,得到了丈夫的心,還制住了婆婆,兒子更是被皇帝看重。
再看林小娘的孩子,女兒雖然高嫁,卻不被婆婆待見,最後連丈夫的心也失去了,兒子更是不成器。
相比之下,有了這樣出息孩子的王若弗,盛紘是不敢輕待的,這才是母憑子貴。
所以,真正的母憑子貴,並不是簡簡單單生個孩子就可以了得,而是要經過漫長的付出和努力,才能得到「母憑子貴」這樣的境遇。
當然,還有一種意外,就像是《清平樂》中宋仁宗的狀況,急需要一個兒子來繼承皇位,那誰生出個兒子出來,可不就是大功臣嗎?這可是妥妥地母憑子貴呀!
好啦,今天就叨叨到這裡,對於母憑子貴和子憑母貴,你還有什麼想要說的嗎?
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