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英國首相詹森宣布正式脫歐,這場歷經三年半、三任首相、三次推遲的事件似乎終於結束。但「形式脫歐易,實質脫歐難」,雙方未來的雙邊談判仍將面臨重重困難。2020年3月6日,英國與歐盟舉行了脫歐後的首輪談判,但雙方分歧嚴重,分歧點主要包括競爭政策、刑事司法和執法、漁業、協議的構建方式。
英國脫歐不僅僅關係英國和歐盟的內政,更會對全球大國關係、中歐英三邊經貿關係,乃至多雙邊規則產生深遠影響。同時,英國脫歐後獨立制定的貿易和投資規則,與此前歐盟規則將存在一定差別,這也將對未來中國企業開拓歐洲市場提出新挑戰!
英國脫歐或將改變世界格局
作為歐盟28個成員國中的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德國),英國脫歐不僅會對英國和歐盟雙方的經濟、政治和國際影響力構成衝擊,而且會逐漸影響到全球大國關係,從而推動世界格局的變化。
英美歐形成新的三邊競合,全球地緣政治更趨複雜化。英國脫歐後,英歐雙方仍有價值觀上的共同性,但利益取向上的差異性會增大。英國經濟、外交重心會進一步轉向亞太,與北美、澳大利亞及南亞等英語國家的經貿、人文聯繫將更為緊密;歐盟則將更多聚焦中東、非洲等近鄰地區。英歐競爭性將日益凸顯,特別是在經貿、科技、投資以及金融等領域。
英國脫歐將引發英歐、美英歐關係的再平衡,西方主要由歐美組成的板塊將逐漸演化為美、英、歐三邊關係,大國競合博弈關係將更為複雜。同時,英國在貿易自由與安全政策領域,推動與美國接近,對俄羅斯立場強硬,主張歐美聯手加大對俄制裁;而英國脫歐後,歐盟內部對俄羅斯的溫和力量上升,歐俄關係改善的可能性增加,俄羅斯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和全球地位或將恢復。
歐洲一體化進程受挫,全球多雙邊規則面臨挑戰。歐盟是區域一體化相對成功的示範,英國脫歐的「負面示範」效應或將刺激更多歐盟成員國效仿考慮脫歐的可能性,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進一步衝擊歐洲一體化進程,歐盟經濟一體化面臨停滯乃至倒退的風險。前英國脫歐黨派成員馬丁2020年2月16日表示,在歐盟議會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一些正在增長的反歐盟情緒,許多成員國目前也正在觀望接下來將發生的事情。如果英國順利完成脫歐後可以繼續前進發展,那麼將形成一股巨大的示範作用。
在世界多極化格局中,歐盟主張多邊主義和合作主義,積極推進區域共治和全球治理,特別是在多邊貿易、氣候變化、發展援助等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歐盟在政治和經貿領域整體實力的下降將使其在全球化進程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受到制約,全球多雙邊規則或將面臨進一步挑戰。
英國和歐洲的跨境貿易、金融市場等不確定性上升。英國脫歐不僅延緩歐盟自由貿易和單一市場的推進,而且給英國和歐洲的勞動力市場管理、對外貿易、金融監管和國際資本流動機制等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根據2019年3月倫敦獨立研究機構「新金融」的調查估計,自英國啟動「脫歐」程序,有275個原本將總部設立在倫敦的銀行與金融機構早已將部分人員移往歐盟,並在歐盟區成立辦公室;自倫敦移往歐盟區的銀行業資產已高達8000億英鎊,資產管理業650億英鎊,保險業350億英鎊。其中,愛爾蘭成為首選(100個),其次依序是盧森堡(60個)、法國巴黎(41個)、德國法蘭克福(40個)和荷蘭阿姆斯特丹(32個)。
中英歐關係面臨調整
2019年,歐盟是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市場,其中英國對華貿易額在歐盟28個成員國中僅次於德國居第二位,佔歐盟(28國)對華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2.2%。
中英歐將形成新的三邊關係。儘管英國脫歐不影響中歐關係總體框架,但英國和歐盟在成為兩個不同的國際行為體後,中英和中歐這兩組雙邊關係都會發生變化和調整,中英歐三方中任何一組雙邊關係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到第三方,中英歐將逐漸形成新的三邊關係。
在歐盟,英國一直是倡導促進自由貿易的角色,失去英國的歐盟很有可能更加趨向貿易保護;而對於英國離開歐盟後,是選擇繼續堅持自由貿易、擁抱經濟全球化浪潮,亦或是跟隨美國的腳步,經貿政策轉向貿易保護。這些都將對未來中國與歐盟和英國的雙邊經貿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歐盟在對華外貿中所佔比重或將下降。根據中國海關2019年的統計數據推算,除去英國後,歐盟(27國)2019年對華進出口貿易總額將低於東協,由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降為第二大貿易夥伴;在出口方面,歐盟(27國)2019年對華出口將低於美國,由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降為第二大出口國;在進口方面,歐盟(27國)2019年仍將保持我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地。這也意味著歐盟在對華貿易中的重要性有所削弱。
中國企業應關注新規則
儘管英國脫歐後,將加大其與美國、中國等主要貿易夥伴的經貿關係,但脫歐造成的英國經濟前景不樂觀、市場不確定等因素仍將會給企業帶來風險。2019年以來,寶馬、捷豹路虎等英國國內汽車生產商因擔憂脫歐給運輸、關稅以及人員等方面造成的影響,而開始提出推遲研發計劃、甚至裁員等應對措施,以儘可能降低脫歐後帶來的成本加劇問題。
荷蘭外商投資局最近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已有140家「脫歐企業」選擇荷蘭,其中78家於2019年做出這一決定,同時由於脫歐不確定性持續存在,選擇落戶荷蘭的「脫歐企業」數量將繼續增長。
同時,英國自2020年1月底宣布脫歐以來,已陸續表示將在進口管制、智慧財產權、貿易救濟調查、技術人才等方面擬定新規則,這些新規則將對我國企業在英國和歐盟的貿易、投資產生一定影響,我國企業應提前做好應對工作。
在跨境貿易方面,脫歐前,英國寬鬆的進口政策使很多跨境企業選擇將英國設為轉運點或海外倉,將發往歐盟的產品通過英國進行轉運,避免進出歐盟時進行重複性的通關報稅手續。但英國脫歐後,英國的中轉站價值也將消失,英國轉運至歐盟其他國家時需要重複通關報稅手續並二次繳納關稅和增值稅,這無疑將增加在英國的海外倉運營成本。
在進口管制方面,英國高級大臣麥可戈夫2020年2月10日表示,英國計劃在2020年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結束後,在邊境對歐盟商品實施進口管制。
在智慧財產權方面,英國政府在2020年1月29日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歐盟商標申請不再覆蓋英國,在此之前沒註冊成功的商標,可以自2021年1月1日起9個月內轉成英國國家申請,和歐盟申請日保持一致,2020年至2021年1月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內的已註冊商標將會自動轉換為英國國家權利。
而且自2021年1月1日起,歐盟知識產權局(EUTM)將不再保護英國的商標。根據《撤出協議法》,自2021年1月1日起,英國知識產權局(IPO)將為已註冊成功的歐盟商標自動更新在英國官網。
在貿易救濟調查方面,英國於近期開始對此前歐盟啟動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啟動過渡性審查。2020年2月10日,英國國際貿易部發布公告,決定就歐盟現有對原產於中國、俄羅斯和白羅斯的鐵或非合金鋼焊縫管的反傾銷措施啟動過渡性審查。此項調查將決定該項歐盟反傾銷措施將是否在英國繼續執行或調整稅率水平。
在技術人才方面,英國政府2020年2月19日發布了正式脫離歐盟後的新移民方案,新方案將採取「積分制移民制度」,以控制移民規模,這意味著低技能勞工將難以獲得在英國工作的資格。
此外,英國脫歐後,將與歐盟、美國、中國等主要貿易夥伴啟動貿易談判,英國在市場準入、環境保護、投資規則等方面或將與其脫歐前存在差別,對此中國企業需及時關注,以及時規避由此引發的市場風險!
(機工智庫研究員/裘紅萍)
機工情報新媒體編輯部
貿易風險預警網:www.risk-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