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惡意搶註商標的不止敬漢卿,揭秘科技圈搶名的那些事兒

2020-12-16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雜談]在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今天,媒體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專業新聞機構,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媒體人。用手機拍下一張照片,配上一段文字,發布在微博上,就能算得上是一則媒體信息。因此,近幾年催生了一大批自媒體用戶,內容涉及各個行業,有美妝、美食以及數碼科技等領域,比如仙氣十足的美食博主李子柒、接地氣的廚師王剛、「作死之王」敬漢卿、拿菜刀開箱的手機評測博主大米等,他們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

而蓬勃發展的新興自媒體行業近期卻遇到了一件麻煩的事,那就是被惡意搶註商標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可能將面臨「重大打擊」,同時對於科技圈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知名「作死」博主的維權之路

最近B站/微博上一位知名博主「敬漢卿」的一段名為《我被告知跟我22年的名字不能用要我改名!我如何維權的》的視頻引發熱議。事情的始末是,敬漢卿由於「缺乏」法律意識,未對自己的自媒體名稱「敬漢卿」進行商標註冊,被別有居心的無名小公司搶先注商品名,並通過律師致函給敬漢卿,要求其改名。

其實無名小公司的真實目的很簡單,希望敬漢卿知難而退、知煩而退,順便從敬漢卿身上賺取一筆和解錢。出乎意料的是,敬漢卿並沒有妥協,而是拿起了法律的武器,積極為自己維權。同時,他也將自己的遭遇公布於眾,並提醒其它自媒體作者及時審查自己自媒體名稱是否被用於註冊了商標。

在廣大網友的群策群力下,我們發現「敬漢卿事件」並非是個案,已經有多家無名小公司對多個自媒體作者的名稱進行了搶註,大則百萬粉絲,小則兩三萬粉絲。例如上海荀禮品牌策劃有限公司已經註冊了多個知名自媒體帳號為商標,如果這些律師函萬箭齊發,相信自媒體行業的發展將會受到「沉重的」影響。

雖然國家已完善了相關法律,但自媒體創作者仍然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甚至金錢去搜集、歸納相應的證據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一些法律意識略微淡薄的自媒體創作者,只能選擇花錢消災或者放棄自己的自媒體帳號名稱。希望敬漢卿事件能為那些未來想走向商業自媒體的創作者敲響警鐘。

搶名不只為了和解「費」

將商標戰伸向無辜的新興自媒體也算是開闢新的戰場,因為混跡科技圈的資深企業們也算是曾經交夠了學費。想必大家都還記得,AMD在2017年的時候推出了第一代銳龍處理器,強勁的性能平民的價格打了英特爾一個措手不及,不過更令英特爾難受的還是名字的事情。彼時七代酷睿的主流晶片組叫做B250,那麼按照計劃下一代應該叫B350。然後,AMD卻雞賊地把B350這個名字給搶了,作為的AM4晶片組的名字(後續B450、B550也順理成章地成了AMD晶片組名字了)!後來大家也就知道了,英特爾八代酷睿的主流主板晶片名字無奈地取了B360的名字。

有了前車之鑑,為了規避商標被搶註的風險,科技公司都早早地給自己產品線上的子孫後代優先註冊了商標。比如華為向英國知識產權局提交了P300、P400至P1000的商標。

商標搶註也並不是我國科技公司的先例,三星同樣向歐盟遞交了從A11、A21至A91九款產品的商標申請。

對於一些惡意提前搶註商標名的行為雖然可以通過司法途徑合理解決,但很多科技圈的大公司都秉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儘可能減少新產品上市時的法律救恩。對於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的華為而言,一直備受國外關注,稍有風吹草動就給華為扣上「枷鎖」,抑制其在國際市場的發展。

對於國外的科技公司相關一些法律糾紛,申訴以及處理流程是相當漫長的,並且在申訴期間,很有可能會限制甚至禁止涉案公司相關產品的銷售。對於這樣小小的一件商標官司,很有可能讓科技公司贏了官司,輸了市場。所以,對於商標名稱的搶註,並不僅僅局限於想賺取點兒錢,它所影響的甚至會是整個市場的份額。

搶名也是為了減少山寨版

科技圈的公司企業未雨綢繆,積極搶名,除了減少新產品的負面影響外,保證市場份額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山寨的數量。畢竟,當精心栽培主打旗艦產品準備佔據市場時,發現有一群似曾相識卻又沒有任何關係的同類產品侵蝕市場份額時,是多麼的痛心疾首。

為了避免冒出太多毫無瓜葛的山寨,提前搶註商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以攻代守的方案。例如小米的MIUI手機系統,小米公司搶註了米優愛商標。

首發黑科技

對於目前發布科技產品而言,黑科技是一個非常值得宣傳的重點。所以,為了擁有「首發」黑科技的第一市場份額,優先佔有相應的商標也不失為一個極好的競爭策略。例如前段時間比較盛行的瀑布屏,還沒正式上線,就已經被VIVO搶先註冊的商標。

而小米公司則對新一代全面屏前置攝像頭隱藏技術——隱視屏,提前做了上邊註冊。(搶發不是首發,首發只能我發?)

取名不易,守名更難

低成本高收益,造成了「鑽空子」惡意搶註商標的事件層出不窮。從我國商標註冊申請情況來看,申請量高而使用率低——例如,2018年申請數量超過700萬件。那麼,對於這種惡意搶註商標的事情,該怎麼補救呢?

1、尋求法律的保護

其實,我國對於惡意搶註商標的打擊還是很嚴厲的:商標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申請商標註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如果發現註冊商標專用權人採用了不正當手段搶註商標,也可以通過商標異議或無效的方式,使對方的註冊商標失效,消除隱患。

而商標法第五十九條明文規定『商標註冊人申請商標註冊前,他人已經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先於商標註冊人使用與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該使用人在原使用範圍內繼續使用該商標』,如果收到註冊商標專用權人發來的警告函,首先應當判斷對方是否有權要求我們禁止使用相關商標;如果自己無法判斷,可以向專業的商標事務機構尋求幫助。

2、未雨綢繆,提前註冊商標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未雨綢繆,對於自媒體而言,名字就是他們的IP,如果想將自己的自媒體往商業化發展,那麼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識,及早註冊屬於自己的商標,還是非常必要的。而對於混跡於科技圈的網際網路公司、企業等,商標只是你星辰大海中的一座小小的島嶼,雖無關舉足輕重,但若不引起重視,也可能引起不小的法律糾紛。這裡不得不給阿里爸爸點個讚:8月8日,阿里雲正式推出「企業應用中心」 (https://ac.aliyun.com),提供的服務覆蓋企業從出生、成長、擴張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手把手、一對一解決企業運營訴求。

相關焦點

  • 知名博主敬漢卿三字被搶註商標!「商標流氓」背後當深思
    事件還原:近期,B站知名UP主「敬漢卿」稱自己收到安徽省鏡湖區知橋電子產品銷售部的信函,表示「敬漢卿」已經侵犯到了該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還讓他「及時整改更名」。「敬漢卿」作為一個在嗶哩嗶哩網擁有451萬粉絲的主播,他的帳號名同時也是自己用了22年的真實姓名,竟被別人搶先註冊成了商標,很是苦惱。視頻一播出,「敬漢卿」一詞登上微博熱搜,B站內該條視頻播放破千萬,同時也牽扯出更多新媒體IP商標被搶註案例,引發對此問題的集體關注。
  • 敬漢卿被「搶註」商標:其實搶註並沒那麼可怕
    — — 其實商標搶註沒那麼可怕,有姓名權在先權著作權三權保障作者,但沒有知識不懂法律,才是最可怕的。今年22歲的敬漢卿是個短視頻博主。在網上,他共有1400萬粉絲。
  • 敬漢卿名字被搶註商標引網紅恐慌 搶註其實並不可怕
    這幾天,知名UP主敬漢卿遇到了一件麻煩事,伴隨自己22年的名字被別人註冊了商標,自己反而可能不能使用了。今年22歲的敬漢卿是個短視頻博主。在網上,他共有1400萬粉絲。但最近,敬漢卿卻被一家公司告知,「敬漢卿」三個字已被該公司註冊為商標,敬漢卿本人無法再使用此名字作為平臺帳號名稱,包括登陸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也會收到侵權投訴。
  • 「死神之子」敬漢卿名字被搶註 網友聲援UP主維權
    「敬漢卿」名字被搶註 實在太憋屈8月2日,B站用戶「敬漢卿」在該網站平臺個人認證帳號發布消息稱,他被一家公司告知,「敬漢卿」三個字已被註冊為商標,他本人無法再繼續使用此名字作為平臺帳號名稱,如果繼續使用,將被採取法律措施。
  • 「敬漢卿」商標不歸敬漢卿?坐擁千萬粉絲,商標卻失守了?
    在商標界,名人商標一直備受青睞,像劉德華、周冬雨、黃渤、林志玲等一眾明星都曾遭遇過姓名被他人搶註為商標。而近兩年,搶註商標的魔爪又伸向了網紅博主。日前,坐擁千萬粉絲的網紅博主敬漢卿就遇到了這樣的鬧心事兒。
  • 「商標搶註」引熱議 我的名字咋成了你的商標?
    原標題:我的名字咋成了你的商標?——「商標搶註」引熱議 「我叫敬漢卿,我今年22歲,前天我被告知不能用我的名字了。」近日,B站(嗶哩嗶哩)UP主(網絡主播)敬漢卿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的一段吐槽,吸引了網友的關注。
  • 從敬漢卿事件來看百倍利潤搶註商標套路
    敬漢卿不是第一個被「搶」姓名的網紅辛苦做起來的ID卻被告知是別人的,能拿回來還好,但是爭奪商標所有權是很花時間費精力的事,創業就是創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商標一旦被搶註到來的損失不可估量,這就為某些灰產行業提供了便利,BiLiBiLi和Acfun的商標案,蘋果和唯冠的Ipad商標案,所被搶註商標的公司均花費大額資金進行商標回購,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起底惡意搶註:批量申請商標 「簡政放權」被鑽空子
    起底惡意搶註:「批量」申請商標 「簡政放權」被鑽空子央廣網北京8月1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惡意搶註商標的灰色產業鏈不斷翻新套路,正在向新經濟領域蔓延。皮包公司和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相互配合來花式斂財,讓不少知名自媒體內容創作者陷入維權的漩渦。
  • 敬漢卿商標被搶註是怎麼回事 敬漢卿是誰為什麼叫死神之子
    近日網紅敬漢卿被搶註商標的事情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也讓更多人知道了敬漢卿的存在,有人可能發現敬漢卿被成為死神之子,這是怎麼回事呢?敬漢卿死神之子什麼梗呢?其實你只要了解一下敬漢卿的視頻內容你就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叫他了。
  • 多名網紅名字被搶註商標,原來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商業陰謀
    該公司在郵件中稱,他們公司是「敬漢卿」註冊商標持有人,並且商標被核定使用在第41類娛樂節目、視頻節目製作和下載等服務上。對方發郵件稱,敬漢卿目前運營的微信、騰訊、頭條公眾號所用「敬漢卿」已侵犯到他們的註冊商標專用權。對方要求敬漢卿及時整改更名,否則將採取法律措施,要求各大視頻平臺查封「敬漢卿」相關公眾號。
  • 自己的真名被搶註了?B站網紅陷入商標維權風波|弘毅熱點
    本條規定主要是針對社會上搶註他人使用在先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的行為作的規定。所以惡意搶註也不是沒有應對的方法的對於這件事B站的「當家」也出來發聲了:據了解,商標『敬漢卿』的註冊類別幾乎涵蓋了從文化創意到廣告發布的各個類別。
  • B站敬漢卿商標事件後續如何?公司加強運營,女胖胖商標提前註冊
    至於去年敬漢卿名字被搶註商標的事件,更是備受大眾關注。而敬漢卿商標事件後續如何?不僅公司加強運營,並且女胖胖商標提前註冊。 最終維權成功 至於這些「有心人」搶註商標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通過當事人法律意識的淡薄牟利。而在去年的時候,敬漢卿的名字都被人搶註。
  • 搶註囤積、待價而沽 惡意搶註攪渾商標註冊這潭水
    原標題:搶註囤積 待價而沽 惡意搶註攪渾商標註冊這潭水 張靜玉說,「搶註國內外知名商標、商號、名人姓名的,同一主體囤積幾百枚甚至幾千枚商標,不使用、待價而沽的,搶註者『賊喊捉賊』惡意維權的,不一而足。」 惡意註冊情況嚴重,許多企業的應對顯得有些哭笑不得而又無可奈何——它們不得不多類別甚至全類別「山寨」自己的商標以「防禦」。
  • 惡意搶註商標產業鏈不斷翻新套路
    惡意搶註商標的灰色產業鏈不斷翻新套路,正在向新經濟領域蔓延。皮包公司和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相互配合來花式斂財,讓不少知名自媒體內容創作者陷入維權的漩渦。不少皮包公司「批量」申請商標,堪稱「瘋狂至極」。例如,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中國商標網上的信息,河南邯鄲開發區的邯夢貿易有限公司竟然申請了900多件商標。業內人士戲稱,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可能都用不了這麼多商標。
  • 姓名被他人註冊成商標,該如何維權?
    所謂樹大招風,在其影響力大增之際,其名字「敬漢卿」卻被註冊成為商標,而且根據商標專用權人的通知,敬漢卿在直播中不得使用「敬漢卿」字樣。事件發酵後,惡意搶註商標,再次引起網友關注討論。   據了解,「敬漢卿」事件並非個例,惡意搶註商標事件由來已久。
  • 惡意搶註「抗疫」商標,行業懲戒亟需加強
    其中,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對一家幫助企業搶註火神山、雷神山的商標代理機構依法作出行政處罰,頂格罰款10萬元。此案為打擊代理惡意商標註冊申請行為的全國第一案。無獨有偶,3月14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轄區內9家專利商標代理機構,由於代理非正常商標申請行為而涉嫌違法被立案調查。
  • 用了22年的名字被告知侵權:敬漢卿維權事件為什麼能引發關注?
    博主敬漢卿作為B站小有名氣的UP主,其製作的視頻在網絡上小有名氣,但是可惜的是,敬漢卿並沒有商標意識。於是有人看到了商機,提前註冊了商標,趁機起訴敬漢卿,告他侵權,要求經濟索賠。憤怒的網友立刻深挖,輿情的另一主體知橋電子也被網友挖出來了,註冊資金為20元人民幣,從2017年起,在短時間內卻囤積了109個註冊商標,不少自媒體博主的名稱被惡意搶註。
  • 網紅名字被「搶註」商標,對方要求他改名,不然就「律師函警告」
    8月4日凌晨,成都網紅敬漢卿發文回應名字被「搶註」事件,稱自己將拿起法律的武器,進行維權。幾日前,他突然被一家公司告知不能再使用「敬漢卿」這個名字,對方稱已經將這三個字註冊成商標,如果他繼續使用,對方將採取法律措施。
  • 搶註李佳琦聲音商標慘遭駁回,「草根」爆紅需防止惡狼「猛撲」!
    搶註「oh my god,買它買它!」聲音商標美妝主播,外號「口紅一哥」的李佳琦又上熱搜了!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曾於4月7日申請註冊的「oh my god,買它買它!」聲音商標被駁回,12月4日該商標下發駁回通知。
  • 「蘭小草」商標被惡意搶註!洞頭人奮起申訴……
    因其潛在的商業價值,也被多家公司盯上了……多家公司盯上「蘭小草」惡意搶註商標在王珏同志被授予「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之後,「蘭小草」卻因潛在的商業價值,被上海、溫州等3家公司搶註成商標。為保護「蘭小草」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商標智慧財產權資源,洞頭區採取行動,分派該區市場監管局及時出擊應對蘭小草商標被惡意搶註的行為。據介紹,由於商標註冊、審核權限均在國家商標局,洞頭區市場監管局通過層層匯報,逐級暢通市、省、國家局商標業務線,取得與國家商標局直接對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