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到1912年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持續了2000多年封建王朝終於結束了他的壽命。清政府轟的一聲就沒了,不少人都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作為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孫耀庭,相信也如此。
即使不讀歷史,不少人也知道古代的太監是需要進行閹割形式的。這種殘忍的手段著實讓人震驚的。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是一位「活歷史」人物,可以說,他也見證了歷史。
孫耀庭出身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家人常常受地主的欺凌,父親希望孫耀庭能有權有勢,給家裡撐腰。1916年,孫家輾轉託人介紹,把年僅15歲的耀庭,送進了宮裡。
過去的衛生環境差,即便是進行閹割手術,也沒有麻醉藥或者消炎藥止痛,一切都靠自己硬抗過去。被閹割後,下半身的疼痛折磨了他三天。孰不知,他淨完身醒來,就被告知溥儀退位了,要被勸退回家。
1917年,孫耀庭無奈回到老家。不久又通過宮內太監首領欣衡如,重回紫禁城,服侍九堂副督領侍任德祥,為其端菜送飯,倒屎倒尿。好在他適應能力強,在私房裡幹了幾年後,便又「走了運」,被提拔到溥儀皇后婉容手下侍候。
1924年直奉戰爭時,馮玉祥進京後,把末代皇帝溥儀驅逐出了紫禁城。溥儀躲到他姑母榮壽固倫家,接著又去了日本駐華使館。孫耀庭的太監生涯,也宣告結束了。
離開皇宮後,孫耀庭曾回到老家靜海,因為不會幹農活,只能依靠兄弟接濟過生活。但兩年後,他還是選擇回到北京,和40多個同命運的太監,住進了北長街的興隆寺。
富有一些的太監購置了些房屋、土地並出租收租金,供大家度日。然而,孫耀庭說:「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為了維持生活,他開始撿廢品為生。
1949年後,政府會給他們每月發放16元的生活費,孫耀庭覺得幸福極了。後來, 他又參加了工作,負責全市的寺廟管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後,他住進了廣化寺,直到去世。94歲這年,孫耀庭走完了他的一生。
作為皇帝皇妃的身邊人、宮廷政治的參與者,孫耀庭見證了清王朝衰亡,成為別人口中的「活歷史」。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他的一生也沒能逃過封建王朝帶給他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