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人防辦駐村第一書記汪金鋼 扶貧路上的貼心書記

2020-12-07 中國山東網

2020/12/3 16:50:42   來源:淄博新聞網    

  「我們來到這裡就是扎紮實實為村民辦實事,脫貧攻堅戰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作為第一書記,必須牢記使命,緊跟發展腳步,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駐村一年有餘的汪金鋼告訴記者。

  2019年7月,在淄博市人防辦項目推進科工作的汪金鋼來到淄川區西河鎮澇窪村,成了村子裡的駐村第一書記。

  接地氣的 貼心第一書記

  「汪書記為人樸實,待村裡人親得很。」「汪書記一天到晚為村裡操心跑腿,老少爺兒們早就把他看成村裡的人了,心裡有話都想給他說說。」提起汪金鋼,澇窪村村民一連串飽含鄉情的評價。

  澇窪村位於西河鎮東部,地勢較低,歷史上是一片澇窪地,村名也由此而來。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畝多,農業基本靠天吃飯,村民們發展意識薄弱,曾經一度是省定經濟薄弱村。

  「2019年來的時候,全村有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入戶走訪,汪金鋼摸清了村裡情況,針對村民基本保障問題,重實效抓落實,密切協調「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在地方政府的幫扶下,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記者了解到,自小從農村長大的汪金鋼對農村環境十分熟悉,通過自已的真情言行,很快就與村民打成一片,被村民親切的稱為「接地氣的貼心第一書記」。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正在家過年的汪金鋼迅速轉變了角色。從大年初二開始和村幹部們一起24小時堅守在澇窪村防疫一線,落實防控措施。在市人防辦支持下,積極籌集消毒液、方便麵等抗疫物資,「脫貧攻堅戰是一場戰鬥,疫情防控更是一場硬仗,作為共產黨員,責無旁貸!」

  打造基層 過硬的好支部

  「農村工作好不好,關鍵要看有沒有一個好的黨支部。」駐村過程中,汪金鋼把「抓班子、帶隊伍,抓黨建、促發展」作為基礎工作來抓。工作中,他堅持平時走訪老黨員,引導他們發揮餘熱,對涉及村裡發展穩定的大事要事,注重聽取並採納他們的意見,以此作為拉近與村民感情的工作方法。

  注重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堅持諸如環境整治、庭院小路建設、方塘修建等方面廣泛徵求黨員意見建議,並引導他們搶在先、走在前,帶著群眾幹、做給群眾看。通過一系列措施辦法,黨建促村風作用進一步增強,村風民風進一步改進,正能量得以彰顯,軟實力得到增強。

  「生活條件好了,精神也要『跟上趟』。」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汪金鋼持續發力的另一項重點工作。他帶領村「兩委」,注重把握時間節點開展黨員教育活動,在諸如七一、國慶節、兩會等類似的時間節點,採取諸如座談會、重溫入黨誓詞、學習體會等形式,開展黨員教育活動,促進了兩委班子的向心力和戰鬥力,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明顯增強。

  謀劃脫貧致富 好路子

  「澇窪村有108戶共計270多人,全村耕地只有170多畝,從實際效果看,村民家裡有一個人務工就業,往往意味著這一戶就能脫貧。」汪金鋼說,經過對全村整體情況摸查和調研後,形成了一個主要的脫貧思路——提倡外出務工,以此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往年村民外出務工、經商一般都在正月初八,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村民對外出務工積極性不高。為切實促進村民就業,汪金鋼和村幹部積極了解村民就業需求,根據獲取的招工用工信息,有針對性地向大家推薦就業崗位。

  一年多來,澇窪村變化天翻地覆。在市人防辦的全力支持下,汪金鋼協調「一事一議專項資金」10萬元修建2000立方米蓄水方塘,解決全村耕地灌溉問題;面對村辦公場所簡陋、無配套設施問題,汪金鋼向市人防辦領導匯報,籌資2萬多元修建黨員活動室,加強了村級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的發揮;市人防辦全體幹部職工愛心捐款2萬多元,對村莊主幹道及庭院小路進行治理和硬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做老百姓的工作,說難也不難,靠的就是心貼心。」對於扶貧,汪金鋼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對於澇窪村的扶貧,關鍵還是在幫扶方式。真正要讓村民脫貧致富,只有精神面貌改造、基礎設施改善、精準扶持三措並舉,才能真正讓老百姓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鹿邑縣人防辦張益偉榮獲全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稱號
    映象網訊(記者 申學南 實習生 凌輝 通訊員 董緒武 馮淑娟)近日,中共鹿邑縣委、縣政府辦公室聯合發文,表彰了2019年全縣脫貧攻堅「整改提升百日會戰」工作中,積極投身扶貧一線,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做出積極貢獻的先進典型,縣人防辦張益偉同志獲得「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 江西贛州大餘縣「夫妻檔」駐村第一書記 扶貧路上「比翼飛」
    丈夫廖艦艦,是江西省贛州市大餘縣勞動就業局幹部、河洞鄉河洞村駐村第一書記;妻子謝海英,是大餘縣農業開發辦副主任科員、新城鎮水西村駐村第一書記。因為相同的工作,兩人雖各處一地,卻成為了一對駐村扶貧的「比翼鳥」。
  • 「扶貧故事」情灑扶貧路——記竹山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情灑扶貧路——記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賀華 看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甜在心頭,紛紛誇讚有這樣一位「好書記」、「女豪傑」,她就是縣人防中心駐上庸鎮桃子灣村第一書記賀華。不怕困難勇挑扶貧重擔桃子灣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
  • 決戰路上寫春秋!鹹陽駐村第一書記群像
    脫貧攻堅以來,全市先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近5000人,他們紮根基層,傳承使命,接續奮鬥,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磅礴之力!旗幟扛起來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給錢給物不如建好一個支部。駐村第一書記始終不忘抓班子、帶隊伍。
  • 脫貧攻堅「排頭兵」致富路上「領路人」 ——濮陽縣駐村第一書記...
    選派第一書記駐村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舉措,是推進脫貧攻堅、夯實基層發展基礎的有效機制。紮根田野,付出汗水。灑下的是第一書記奮戰貧困的情懷,印刻的是龍鄉人永久的幸福!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脫貧攻堅戰中,龍鄉大地一批又一批第一書記走在前、做表率。
  • 西平縣駐村第一書記張純:「單車書記」的扶貧路
    這個每天早上堅持「巡村」的年輕人叫張純,是西平縣委宣傳部派駐到二鋪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一名扶貧戰線上的老兵。黨建引領「紅色路」。「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政策的落實,關鍵靠人。駐村以來張純非常重視黨建工作,引領村黨支部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和黨建「三集中」活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對全村黨員信息進行梳理完善並備案,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建立黨建工作檯帳。駐村三年多,二鋪村黨支部已培養村兩委年輕後備幹部2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人,發展年輕黨員1名。更好的發揮了基層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真抓實幹聚民心。
  • 扶貧路上的前行者:新密市水利局駐村第一書記於光偉
    說起錢紅衛,新密市水利局派駐到龍泉村的第一書記於光偉感慨萬千,「錢紅衛下半身完全癱瘓,常年臥床,家裡倆老人已70多歲沒有勞動能力,還有個孩子當時正在上學。我們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就聯繫了鄭州市骨科醫院,通過精準扶貧,前後治療費用大概20多萬給他全部減免了。藉助脫貧攻堅,病治好幫他開了這個燒烤店,試營業1個月掙了1萬多元。」
  • 扶貧路上的孺子牛——記東遼縣遼河源鎮公平朝鮮族村駐村第一書記...
    扶貧路上的孺子牛——記東遼縣遼河源鎮公平朝鮮族村駐村第一書記付敬餘 編輯:李晴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19-08-05
  • 「駐村更要駐心」——群眾的貼心第一書記劉國傑
    讓全村群眾持續增收,改善全村人居環境,是駐村第一書記想得最多的,也是最上心的。一口接地氣的農村家常話,一臉溫和的笑容,這就是魯山縣張官營洪營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國傑給人的第一印象。一個在部隊摸爬滾打16年的中年漢子,來到魯山的三縣交界處一個邊角村,駐村近三年,用實幹、苦幹的務實精神,俯下身子紮根基層,為民解憂。提起劉國傑,洪營村的村民無不驕傲地豎起大拇指,紛紛誇他「我們的劉書記真好」!劉國傑與村幹部入戶核算收入。
  • 「駐村更要駐心」 ——群眾的貼心第一書記劉國傑
    讓全村群眾持續增收,改善全村人居環境,是駐村第一書記想得最多的,也是最上心的。一口接地氣的農村家常話,一臉溫和的笑容,這就是魯山縣張官營洪營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國傑給人的第一印象。
  • 武都駐村第一書記劉文輝:扶貧路上辦實事
    &nbsp&nbsp&nbsp&nbsp劉文輝是武都區馬營鎮廟兒溝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自擔任幫扶工作以來,他堅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轉變作風、紮根基層、服務群眾」工作為契機,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廟兒溝村的脫貧攻堅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駐村風採]用心駐村,以愛扶貧—松柏第一書記韋正鑽
    [駐村風採]用心駐村,以愛扶貧—松柏第一書記韋正鑽 2020-12-15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郵行駐村的第一書記
    ——記郵儲銀行宜春市分行選派駐埂山村的「第一書記」朱志榮熊大爺告訴記者,朱書記經常來我家,還會幫忙幹活,非常感謝他對我家做的一切,我也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的,貧窮只是暫時的。  「埂山村就是我的家,你們就是我的親人啊」朱志榮對村民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駐村的160多天裡,他經常是吃住在村,他的足跡踏遍了埂山村的溝溝坎坎,對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如數家珍,他能單獨找到每一戶貧困戶的家,也能叫得出他們家人的名字,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第一書記」。
  • ...路上的「跑腿書記」 — —記遠覺鎮高觀音村駐村第一書記鄧克翔
    重慶榮昌客戶端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何文杰)在遠覺鎮高觀音村,有一位群眾交口稱讚、廣受歡迎的幹部,他就是該村駐村第一書記——鄧克翔。自駐村以來,他細察村情民情,心繫群眾,開設「田邊講堂」,轉變群眾思想;帶領村民發展集體經濟,激發內生動力。
  •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鑫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重任在肩,初心不改。在大北村駐村幫扶以來,王鑫認真學習貫徹扶貧政策,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把自己的一片真情灑向鄉間。
  • 樅陽縣金社鎮:駐村第一書記扶貧二三事
    2019年6月,市總工會幹部徐峻嵩來到了秀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團結村「兩委」幹部,狠抓扶貧工作,深入基層,深入第一線,了解貧困戶情況,認真學習掌握扶貧業務知識,幫助貧困戶,與貧困戶談心、交朋友,如今已他成為秀山村家喻戶曉的第一書記。
  • 夜讀:《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第一書記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親切的名字!一個年輕的名字!一個溫暖的名字!一個奉獻的名字!一個擔當的名字!面對滯銷的蔬菜發動親朋慷慨解囊爭取資金為村裡建起文化廣場精準扶貧 謀劃脫貧致富的良方邀請外出務工者回來帶富家鄉第一書記!
  • 第一駐村書記:郭乙夔
    民風淳樸的土地上養育著一位"最可愛的人",五年來,他始終把第一書記職責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 俯首甘為孺子牛,個人先後被評為「方城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方城縣先進工作者」。他就是小史店鎮東溝村第一駐村書記—郭乙夔。「只管耕耘,不問收穫」,入黨宣言牢記於心,充分發揚一位黨員的優良作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記汝南縣三橋鎮君於村駐村第一書記郝遠徵
    青春在扶貧路上閃光——記汝南縣三橋鎮君於村駐村第一書記郝遠徵
  • 四川推出系列紀錄片《第一書記》 講述駐村扶貧故事
    第一書記是中國式脫貧攻堅戰役中誕生的創新性戰略舉措。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四川的脫貧攻堅戰役取得顯著成效,四川是脫貧攻堅戰役的主要陣地之一。「我們策劃第一書記系列紀錄片,就是要挖掘第一書記在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戰役中,所面臨的挑戰,所遭受的挫折以及所做出的努力。」3月10日,《第一書記》系列紀錄片總導演王海兵接受四川新聞網專訪時透露了此次聚焦「第一書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