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改造後真好看,像美麗的小花園……」近日,雙井街道CBD總部公寓小區增種了花草綠植,小區充滿生機。在小區休閒區閒坐的徐蘭不禁哼唱起來。現在的美麗景象源於全要素小區建設。
全要素小區是指從設施與功能、空間與交往、生活與生態等多角度、全方位滿足居民和諧宜居需要的小區。2019年,雙井街道啟動CBD總部公寓小區全要素小區建設,修步道、安裝充電車棚、打造樓門文化……如今小區生活環境改善,服務設施更加完善,居民多樣化需求得到滿足。
整治環境 提升小區顏值
走進CBD總部公寓一期小區,第一感覺就是乾淨整潔,一點不像建成十幾年的老小區。
去年,雙井街道將小區選為地區全要素小區建設試點,第一步便是將小區中央休閒區域四周的白架子拆除。白架子本是用來裝飾的,風吹雨淋變得鏽跡斑斑,還有居民在上面曬被子,晾衣服,「大煞風景」。
小區改造時,設計方重新設計了休閒區,在休閒區增設了休閒座椅,旁邊的綠地放置了長頸鹿樣的燈飾,四周安裝了鐵藝護欄……如今的小廣場備受喜愛,不少居民在朋友圈「曬」小區美景。
樓內的環境也是改造重點。12號樓打造精品樓門文化,社區和居民通過手繪、板材貼、畫框等將樓門裝點一新。
在4單元,樓門文化以「行走的光環」為主題,畫框內是居民張貼的照片,全部是志願者的身影。「在做整體設計時,我們充分結合了樓門裡老人和兒童多的特點,將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和群眾性融為一體,除『行走的光環』外還有支部風採、鄰裡和諧、優秀居民三個主題。」雙井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我們還將不斷完善樓門文化,進一步豐富樓棟文化牆和樓門文化照片牆,讓居民更有歸屬感。同時也會將美的元素,延伸到小區的井蓋,對井蓋進行繪畫設計,增加小區趣味性。」
完善設施 增加生活便利
扮靚環境的同時,社區也在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上下了不少工夫。環繞小區外圍,有一條休閒步道,是小區內重要的休閒場所。但由於年久失修,道路變得破舊,趕上陰雨天更是泥濘難行。慢慢地,在此散步的人少了,小道逐漸被「遺忘」。
在全要素小區建設中,社區重鋪了步道,還在上面畫上彩色線條、「跳房子」、裡程刻度,荒蕪的小道搖身一變成小區的風景,受到居民喜愛,就連附近小區的孩子都來這玩。「之後,我們還將在步道兩側增設一些趣味性的小景觀,讓步道成為居民茶餘飯後休閒散步的好去處。」雙井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解決停車「老大難」問題,在社區的指導下,居民制定了停車公約。在小區內施劃停車線,線以外的地方嚴禁停車。小區內新安裝了自行車棚,並設置了電動車充電樁和便民座椅,為居民營造了方便又安全的停車環境。
「我們還將增加智能停車、AED智能應急箱、智能門禁卡等小區智能化建設,同時也將完善小區內垃圾桶的設置,引導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垃圾分類。」
居民自治 維護建設成果
樓道顏值提升了,硬體設施改善了,後續的維護成為重點。
在小區改造過程中,社區補種了綠地,種植了鮮花。為了養護綠植,居民成立「美女護花團」,對小區內的鮮花、樹木進行實名認養,專門養護。
業委會號召居民成立「花之環志願服務隊」,定期舉辦公益服務活動,協助物業打掃衛生、巡邏安保。「隊員同時還是小區建設的示範員、環境衛生的宣傳員,以及小區各項工作的監督員。」志願服務隊負責人介紹,志願服務隊成立短短幾個月,人數由十幾個人擴充四十多人,「不少居民給我打電話,希望加入。」
如今的小區環境整潔,硬體設施完善,鄰裡關係也不斷升溫。「我剛下車就吃了一驚,小區太漂亮了。」居民葉麗華在外地待了一段時間,回來後看到小區的變化喜笑顏開,「真是給了我一個驚喜,住在這裡太好了。」
文字丨魏姣姣
攝影丨王嘉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