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428平方公裡土地,天藍海碧,水潤林綠,美輪美奐的藍綠空間鑄就了這裡綠色發展的生態根基。作為秦皇島最年輕的區劃組成,2011年建區以來,北戴河新區工、管委堅持以高端戰略引領綠色崛起,用如椽巨筆繪就綠水青山生態家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在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指引下,北戴河新區大力傳承發揚綠色發展優良傳統,把生態作為立區之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打造綠色生態城市環境,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新區,生態立區戰略再繪巨卷。
深度實施150平方公裡沿海防護林帶提升工程,建成22萬畝連綿蔥鬱林帶,8年新增森林面積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2.8%,新區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85%。一代代創業者付出辛勤汗水創造建設的生態家園在促進發展、服務民生中發揮出愈來愈強大的綠色生態支撐功能。
在大力實施綠化造林營造豐富綠色生態空間同時,北戴河新區多措並舉全力推進綠色生態新區建設,實施藍天行動、碧海行動、綠林行動、淨土行動,有效禁絕農業面源汙染,截斷工業汙染源,統計顯示,建區以來,北戴河新區共關停34家塑料顆粒廠,退出44家冷凍食品加工廠,退出甜玉米加工廠等散亂汙企業208家,實施企業環保在線監測,拆除河道旁禽畜養殖場75家,封堵入河排汙口64處;配合道路建設鋪設汙水管網29公裡,在14個保留村全面鋪設農村汙水管網,徹底改變汙水直排狀況;實施「煤改氣」「煤改電」工程,淘汰燃煤鍋爐123臺,消減燃煤量10萬噸,率先實現全區禁煤。
北戴河新區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持續上升,截至2020年5月PM2.5平均濃度與2019年同期對比下降27.19%。自2019年9月市大氣辦開始全市「精細化管控目標考核」,2019年綜合排名始終全市第一;2019年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執法工作量化考核,總分保持全市第一。
建立健全河長制、湖長制、灣長制,運用無人機等現代化設備設施對轄區內河流、坑塘進行地毯式排查,建立健全嚴格嚴密水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體系。經過河海林田湖塘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全域岸線整治,完成香溪河、小黃河、東沙河、飲馬河等河流治理,域內水質達到水質優良一類二類標準,曾經水質劣五類汙染河變為清澈美麗的景觀河。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保持穩定,華北最大的潟湖七裏海碧波浩渺、鷗鳥翔集,海域內各種魚類、海蝦、梭子蟹等海洋生物種群更加豐富。
北戴河新區把「濱海+生態」的資源優勢不斷放大,全區綠蔭疊翠,風景如畫,優良生態已經成為北戴河新區聞名全國的金字招牌。「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替河山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開國林墾部長梁希先生描繪的綠色中國建設願景,已經在北戴河新區一代代綠色生態建設者的接續奮鬥中變成現實,他們酣暢的奮鬥讓這片土地充滿生態活力和綠色魅力。2018年,北戴河新區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最美攬夏地」。
今天的北戴河新區,健康產業加快集聚,旅遊業態不斷豐富,基礎配套穩步提升,行政審批提質提效,要素服務保障更加有力,生態品質不斷提升,城鄉統籌發展快速推進,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全力打造國家級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和國際一流康養旅遊度假目的地,北戴河新區將力爭到2030年實現生命健康產業增加值1000億元,全面形成國際知名的「醫、藥、養、健、遊」五位一體健康產業集群,為實幹興邦注入不斷創新的北戴河新區發展答案。
來源:北戴河新區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