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元宵「命題相聲」
被指「創新餘額不足」
記者趙宇
昨晚錄播的央視元宵晚會上,郭德綱、于謙早早就亮相,令觀眾意外地是在央視春晚彩排中被指「包袱陳舊」,剩到元宵的《追著幸福跑》又跑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猜燈謎」為主要內容的應景相聲《樂在元宵》。
只有本山笑了
「這是我第一次覺得郭德綱的相聲太長了。」作為鋼絲的孫先生在看完《樂在元宵後》不滿地說,「看他平時胡扯比這玩意有意思多了,這次沒人給他掐時間,結果還是不好笑,我看是創意餘額不足了吧。」《樂在元宵》裡「冷笑話+腦筋急轉彎」構成的智力問答笑果雖較《敗家子》有所升級,卻愈發令人懷念起趙本山在《賣拐》裡的忽悠來,「三片藥吃了多久」、「公共汽車過了幾站」等段子也都在微博上流傳已久。這段傳統相聲表演令人想起了趙本山、侯寶林,唯獨不像郭德綱。
當小劇場的郭德綱再次站在央視大舞臺上,他「三俗」的強項仍未能發揮,網友們不禁哀嘆「郭老師,求您還是多說點電視臺不讓播的吧」。看完這位「非主流」相聲演員的兩番「主流」演出,恐怕只有本山大叔笑了。
網友:諷刺才是語言類節目的出路
不是德綱的錯
「看了郭德綱在今年春晚和元宵晚會的演出,失望、失望!老郭咋了?覺得他終於和他曾經嘲笑過的同行水平一樣了。」郭德綱的蛇年央視春晚、元宵晚會之旅可用「三段相聲,二次失望」來概括,還有網友稱「蔡明、潘長江的合唱《風吹麥浪》再一次在喜感上超過了郭德綱」。
然而郭德綱的實力並非如此,他在江蘇衛視春晚上的《好朋友》就延續了一貫插科打諢、百無禁忌的風格,笑果喜人。一名鐵桿鋼絲為郭德綱抱起了不平,認為是央視舞臺束縛了他的發揮,「其實高手在民間,建議央視不拘一格選題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辦出符合大眾的精神大餐」。另一名網友則為每況愈下的語言類節目謀起了出路:「在有固定預期的主題晚會上演語言類節目實在難度太大,相聲內容太正的話,觀眾不愛看。太自說自話的話,無聊,觀眾又沒這份心情。所以我想,用諷刺的方式為民代言應該是語言類節目的出路。」
網友評論:
我不上春晚778:老郭這段《樂在元宵》的好處如下:很好地結合了電視相聲與傳統相聲。以後可以出《樂在春節》之對春聯版,《樂在中秋》之吃月餅版,《樂在一年》之說節日版。
王福重:不是郭德綱相聲說得不好,而是相聲這玩意已經成了乏味的口腔體操,它逗笑的功能已經喪失,該退出舞臺了。時代變了,信息通暢,媒體發達,相聲演員的文化素質已經嚴重落伍,觀眾很難被逗笑,只有相聲演員自己還覺得可笑。今晚郭德綱的相聲,你笑了嗎?
吉8貓撲:郭德綱的相聲沒有深度,距離馮鞏牛群、姜昆馬季差的不是一個級別。他繼承傳統卻沒有創新,傳統相聲經過侯寶林等的改良後更具生命力,馬姜馮牛繼承了改良後的相聲,郭師承無名小輩的未經改良的相聲,糟粕多創新沒有,只能算個傳統相聲的記錄者,不能算藝術家。
一見川新:郭德綱的腦筋急轉彎明顯比趙本山差很多,腦殘片吃得不夠多。
小新小浪V:郭德綱元宵相聲還不如春晚,這個靠炒作走紅的「人物」,被央視兩臺晚會打回原形。看老郭元宵相聲的,恐怕只有本山大叔笑了!
老撒:春晚和元宵晚會,郭德綱的相聲越來越主流了。春晚因為時間的原因,郭的節奏有點快,元宵晚會節奏倒沒問題了,但這主題——是在向趙本山範偉高秀敏致敬麼?
染香:現在聽元宵節郭德綱的相聲,你的反應是不是這三項:1.面癱無表情。2.趁著郭德綱說相聲的時候上廁所或打盹或刷微博。3.覺得郭德綱于謙的相聲說得太久了。
葡萄味美年達:連公交車走了幾站地這樣老掉牙的腦筋急轉彎都用上了?墮落了,墮落了。
徐健鵬sam:是我笑點太高了嗎?元宵晚會的主持人臺詞,郭德綱相聲,各種小品,編得讓我不忍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