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軍營格鬥術之元代篇,古代戰場超強徒手格鬥技

2020-12-11 散打王

說起蒙古跤,很多讀者朋友會聯想到現代旅遊盛事——內蒙古那達慕大會上的搏克。它判定勝負的方式簡單明了,只要膝蓋以上著地就算輸。但800多年前風靡歐亞大陸的蒙古軍跤是什麼樣子?為什麼被稱為古戰場最典型的超強徒手格鬥技?

厄魯特搏克

據《巴都罕》一書記載,當時蒙古大軍的那達慕摔跤是車輪對戰三位選手,自己雙肩一次都沒有著地者,稱為「巴圖魯」(巴圖魯,為滿語中「英雄」音譯,與蒙古語的「巴特爾」同源)。

規則明確指明要控制對手雙肩著地,讓其不能掙紮起身才算勝利。當時比武競賽用的蒙古軍跤應該是最初的厄魯特搏克。

據《養吉齋從錄》記載「厄魯特則袒裼而撲,雖蹶不釋,必控首屈肩至地,乃為勝。」這樣的規則設定增加了地面騎纏翻滾,對力量要求較高。厄魯特搏克既能提高獲勝難度,也磨礪了身體筋骨和戰鬥意志。

反關節擒拿

拿骨是武術擒拿的重要組成部分,約等同於巴西柔術的鎖技。它主要運用槓桿原理採用反關節動作攻擊對方,反折關節至一定程度,使關節及韌帶受挫,產生劇烈疼痛,從而喪失反抗能力。

拿骨一般分為鎖控指、腕等梢節部位的小擒拿手,和擒壓頸部、胯部、腰部等要害的大擒拿手。既有站立式擒拿,也有地面式擒拿,如擅長地面捆綁鎖控技術的「地術拳」。

《蒙古秘史》有反關節擒拿的明確記載:「別勒古臺會意,遂跨其身上,交其二領扼其喉,以膝按其腰,力扯而折之。」

這個技術在武術大擒拿手中稱為「跪腰」。即在雙手鎖卡咽喉的同時,用膝蓋壓迫腰椎骨,手臂和膝蓋反方向同時用力,爭取扭轉折斷椎骨重創對手。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記載的擒拿「拿腰」技術。

還有「斡惕赤斤拖通天巫而出,先備於門閥間三力士迎來,執通天巫拖出,折其腰,棄於東廂車群之端矣。」成吉思汗處死幹預軍政的巫師,沒有使用古代中原王朝的斬首、腰斬、車裂等酷刑,而是「折其腰」後讓其慢慢死亡。

武術擒拿一般有三種徒手拿腰技術:

跪腰歸屬於大擒拿手的地面技;頂腰是站立式大擒拿,從對手背後施行;別腰也是站立式大擒拿,從對手正面使用。這種鎖頸斷腰的殺招,在心意拳中又稱為「生死擒拿手」。

特別指出,拿腰技術可能會給對手造成重度傷殘乃至死亡,包括綜合格鬥、柔術、運動桑搏、降服式摔跤在內的所有體育競技賽事都嚴禁使用。它只限於軍警人員在極端情況下制服或者殺傷敵人。

現代蒙古跤也順應時代潮流,剔除拿腰等高危技術,從古戰場徒手武技過渡到了大眾體育運動。

摔拿降服

踢、打、摔、拿是中華武術四大主技,在實際運用中經常交叉混用。既有遠踢近打貼身摔的散打,也有摔跤和擒拿結合運用的中國跤「摔拿法」。

武術諺語有「依靠掙摧拖披墜,將人放平名曰摔;摔法拿法常相伴,沾衣沾身便成災」的說法。

這種摔拿組合運用的技術在現代截拳道稱為「摔鎖」,中國人民解放軍格鬥術稱為「摔擒」。

《蒙古秘史》有一個摔拿並用的經典案例:「不裡孛闊能以只手執別勒古臺,以只足撥倒,壓而不令其動者也。」

即先用單手單腳摔倒對手,再銜接運用擒拿技術壓制鎖控,讓其動彈不得。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記載的地面降服。

現代綜合格鬥擂臺上的地面降服技術

綜上所述,800多年前的蒙古軍跤在真實戰場上應該是摔跤和拿腰等擒拿術結合併用,制敵傷殘使其喪失戰鬥力。這與厄魯特摔跤並不矛盾,一個是你死我活的戰場搏殺,一個是有規則的軍隊大比武。

為什麼蒙古軍跤被稱為古代戰場非常典型的超強徒手格鬥技?

現代擂臺的男運動員一般都是赤裸上身,確實方便拳腿肘膝發揮威力。而當時宋代有重達29公斤的步人甲;西夏有冷鍛鋼扎甲的「瘊子甲」;金國有全身披掛扎甲的鐵浮屠;歐洲騎士有全副武裝的金屬板甲。面對這麼多的「鋼鐵俠」,肉拳肉腿的相互擊打意義不大。

而蒙古跤巧用離心力的「掄圈」技術是古代徒手鋼鐵俠的夢魘;別臂摔、折臂摔、擰臂摔等反關節摔跤技法可以重創穿戴鎧甲的敵人。

博大精深的蒙古跤也成為後世中國跤和俄羅斯桑搏的重要參考之一。

元代鎧甲

蒙古跤的技術動作很多,但都是從捉、拉、扯、推、壓等十三個基本技巧演變而來,其核心要點只有一個:破壞對手的身體平衡。

這恰好適合士兵學習訓練和普及對抗,快速形成肌肉神經記憶,彌補徒手肉搏的短板。如果再增加拳腿肘膝等肢體打擊技術,肯定會分散精力,短時間內很難形成真正的戰鬥力。

而技術嫻熟、經驗豐富的老兵在高速攻防對抗中,圍繞「破壞對手平衡」這一核心要點,可以因勢利導隨機應變,行業術語稱為「跤感」。

時至今日,「一招鮮吃遍天」的摔柔系高手依然佔據散打和綜合格鬥的半壁江山。

現代擂臺都是鋪有軟墊的水平臺面,但真實的戰場格鬥環境可能是山地丘陵、戈壁溪流,這種複雜崎嶇地形不利於高腿重拳的發力擊打;

戰場上也沒有海綿墊子保護雙方,在城鎮硬質地面上使用重摔,容易造成對手岔氣或者骨骼斷裂脫臼。如果摔砸在石塊瓦礫等障礙物上,會產生二次傷害;野戰條件下沒有圍繩鐵籠的阻礙,現代擂臺的電話亭堵截重擊戰術意義不大;血腥混亂的戰場上沒有拳擊、踢拳裁判將摟抱的雙方強制分離,適合蒙古跤近身發力摔拿敵人。

現代競技對抗體育的違規動作恰好是古代戰場格鬥技術。例如:摔倒對手後踢擊、踩踏、跪壓頭頸要害;美國職業摔跤把砸頭摔比喻成「打樁機」,曾經一度發展出約11種細分技術。

但即使在這種有故事劇本的娛樂表演賽事,也經常發生選手頸椎嚴重受傷的事故,最終被禁止使用;自從柳海龍爆摔泰拳王之後,擂臺比賽嚴禁將對手摔出圍繩之外。但在古代攻城戰中,將敵人摔下城樓應該是常用的技戰術。

柳海龍摔對手出圍繩

蒙古跤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武術,為什麼長盛不衰?

敞開大門,互動交流。世界各地有那達慕的地方,就有蒙古跤,都歡迎遊客和愛好者比試較技。蒙古跤在對抗中淘汰濫竽充數之徒;在競爭中始終保有高水平的職業骨幹選手;在失敗中試錯糾正自己的不足;在勝利中提煉累積科學方法;在交流中引進吸收外來武技;在互動中傳播分享民族文化。

擂臺上沒有不敗的拳王跤神,也沒有不敗的格鬥流派,只有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永遠長青。

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

民族體育,敝帚自珍。不管社會時代如何變遷,不管外來文化的幹擾衝突,在沒有亞運會、奧運會的年代,蒙古跤就紮根在群眾之中,與騎馬、射箭並稱為蒙古男兒三藝。

它不是皇親國戚的御用工具、不是武士騎士的專利技術、不是貴族老爺的精英體育,而是惠及所有同胞的體育文化工程。目的是強壯全民族的身體素質,凝聚全民族的精神魂魄,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具體表現。正如「搏克」在蒙古語中的深刻寓意:結實、團結、持久。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觀點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創:小蝦

責任編輯:錦瑟

相關焦點

  • 真實軍營格鬥術之漢代篇,中國史料記載最早散打技術!
    但可以肯定的是,「捽胡」在漢代就是一種有專業標準和特定稱謂的徒手格鬥技術。 試武士為手搏,以手固實用之術也。」由此推測,當時漢軍的主要單兵訓練科目是:騎射、投石、拔距(攀登)、弁(手搏散打)、冷兵器刺殺等。 相比於秦末亂世,項羽、韓信等著名將領起於草莽,在戰爭中學習。甘壽延參軍時處在相對和平的整軍備戰時期,他以「軍事五項全能冠軍」的身份,從千軍萬馬之中脫穎而出,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
  • 盤點格鬥遊戲中的真實格鬥技
    格鬥遊戲中的流行,除了快節奏對抗性強的遊戲風格之外,眾多真實的格鬥術在電子遊戲中以一種精彩誇張的形式表現出來也是吸引眾多玩家的要素之一。正所謂「文無第二、武無第一」,在這裡我們不討論這些格鬥術孰強孰弱,而是從大家最熟悉的遊戲角色出發,看一看在現實中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格鬥流派進入到電子遊戲的世界中後又會演繹出怎樣的魅力。
  • 動漫裡的真實格鬥技
    真實格鬥,正如其字面意思所說的一樣,格鬥雙方不分量級,沒有任何規則限制,戰鬥中間沒有裁判叫停,直到一方認輸或失去反抗能力才算結束。各類武術也正是因此而產生。所謂武術其實都是要解決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何戰勝一個比你高大強壯、身體條件優於你的對手? 針對這一問題,不同種類的武術分別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 最兇狠的格鬥技,俄羅斯桑博!
    最兇狠的格鬥技,俄羅斯桑博! 桑搏(Sambo)一語來自俄羅斯語意思就是「不帶武器的防身術」——徒手格鬥術,是前蘇聯的「國技」由於傳統的桑搏技藝以摔法為主,所以以被俗稱為「俄式摔跤」或者「俄式柔道」,但它並不是純粹的「柔道」與「摔跤」。
  • 淺談搏擊技與格鬥技
    什麼是格鬥技?小編認為格鬥技的概念通常是應用在軍隊、警察部隊當中的一種軍事技能,運用徒手或器械進行攻擊、防禦的技法。格鬥技通常的特點是高效、迅速的攻擊人體最薄弱的部位,從而對敵實施有效控制和殺傷,取得任務的完成和戰鬥的勝利。
  • 從中印士兵的打鬥看軍營格鬥術,優選中華武術、慎用巴西柔術
    我國普及性的軍營格鬥術博採眾長,以中華武術(包括摔跤、擒拿)的技法為主,借鑑其他格鬥術的技法。尤其是近來巴西柔術風頭甚勁 ,我國軍營格鬥術因此融合了巴西柔術的技法。下圖為軍體拳的部分套路,感覺和初級長拳的套路很像。
  • 世界六大格鬥術哪家強?你知道嗎?
    首先,小編個人認為,世界上沒有最強的格鬥術,要看使用的人有多強,就跟打遊戲一樣,沒有最強的英雄只有最強的玩家,青銅就是青銅,用多厲害的英雄也打不過王者,你覺得呢?不過這個問題還是值得討論一下的,畢竟世界六大格鬥術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你覺得哪種更強呢?
  • 格鬥知識 ▏UFC終極格鬥常見格鬥風格詳解
    拳擊 一種依靠拳頭上的填充式皮製手套相互攻擊的格鬥項目或運動。有"甜蜜的科學"之稱,拳擊起源於公元前675年的希臘,在公元前688年被認作為奧林匹克運動。拳擊手通過靈活的腳下動作和快速的刺拳來攻擊對手。UFC中選手選擇拳擊技能時,需採用站立進攻。
  • 擁有核彈的俄軍仍然在苦練徒手格鬥:總統普京就是高手之一
    實際上,俄軍強調徒手格鬥術,已經長達近百年的時間,連總統普京也是這方面的高手。聽薩沙說一說吧。玩過街頭霸王的朋友,都知道蘇聯摔跤高手桑吉爾夫。這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人物,實際上俄國確實有這樣的高手。這3個軍官花費了長達10年時間,在原有俄羅斯徒手格鬥術的基礎上,融合了蒙古摔跤、日本合氣道、柔道,創造出了新式的格鬥術。有意思的是,這種新式格鬥術,還分為三個層次。
  • 人類史上最強的格鬥技,想不贏都不行
    人類史上最強的格鬥技,想不贏都不行現實中的格鬥技絕對有強弱之分,不同門派的格鬥技的理念不同,目的不同,訓練方法不同,強弱也不同。我們一起來看看人類史上最強的格鬥技吧。中華武術最傳奇的格鬥技中華武術不完全是格鬥技,而是處于格鬥技和體操之間的一種體術,實戰能力非常有限,對異種格鬥技的戰績敗多勝少。但是中華武術同時具有健身性與觀賞性,也因此被廣泛用於影視作品,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一武打片大國,代表性人物有李小龍、李連杰、成龍等。
  • 只打要害,招招致命,以色列格鬥術到底有多兇狠?
    在電影《一個人的武林》中寶哥曾經說過,功夫是殺人技,這或許只是電影為塑造人物形象而設定的,而現實世界中被公認為最強的以色列格鬥術,其宗旨卻是在個人在受到攻擊或者生命受到威脅時,迅速完成自救。
  • 這些格鬥術,助力你的江湖夢
    這些格鬥術,助力你的江湖夢中國功夫蜚聲海外,而世界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格鬥技巧。它們自成一派,下面來一起看看世界上其他精彩的格鬥技巧巴西柔術體型矮小也不怕巴西柔術起源於日本傳統的柔道,由日本人前田光世傳播至巴西。它的特色是重視控制對手的關節,來制服對手。
  • 決勝零距離:軍用近身格鬥術
    駐韓美軍士兵參加徒手格鬥比賽,意在教授士兵們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如何應對敵人在現代戰爭中,步兵不僅需要用先進裝備「武裝到牙齒」,更需要過硬的個人格鬥技巧來自衛。軍用近身格鬥術雖然沒有「手撕鬼子」「空手劈磚」那麼玄乎,但是它的實用價值卻很高。去年一名「伊斯蘭國」極端分子,在阿姆斯特丹開往巴黎的大力士高速列車上企圖用AK-47攻擊乘客,幸好有三名度假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也在車上,結果第一時間徒手制服歹徒,否則一旦「AK-47大屠殺」上演,車上554條人命的結局不堪設想。
  • 世界十大格鬥技TOP榜,泰拳前三都進不了!
    「武術沒有強弱之分,武者才有強弱之分」,這是李連杰電影中的經典臺詞,但現實中的格鬥技是不是真的沒有強弱之分呢? 其實,現實中的格鬥技絕對有強弱之分,不同門派的格鬥技的目的不同,招式不同,訓練方法不同,其強弱也便不同。
  • 全球10大格鬥術,詠春拳排名第四,第一是它!
    世界各地的格鬥術套路眾多,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格鬥術,列如中國的詠春拳、泰國的泰拳、巴西的柔術以及日本的跆拳道等等,接下裡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全球10大格鬥術。8、韓國合氣道合氣道是日本人植芝盛平所創,他曾學習柔術,後自行研究出合氣道,韓國人將合氣道結合其他武術技法,形成了韓國流派的合氣道,相交於日本流派,韓國流派的更加兇猛,是實用性防衛格鬥術。
  • 世界最強格鬥技排名「蒙古跤」強悍搏殺力排名第一
    世界最強格鬥技排名「蒙古跤」強悍搏殺力排名第一 根據世界各大門派格鬥技術理念和戰績,權威體育組織排位當今世界格鬥運動
  • 地表最強人類徒手與猛獸格鬥,99.999%敗?
    一般人不行,職業格鬥高手如何?翻開中國歷史,幾千年來,也只有這麼幾位徒手格鬥猛獸的牛人。一、北周楊忠。打虎,發生在楊大眼晚年出任荊州刺史之時。荊州是蠻夷聚集之地,盜賊橫行。當時,荊州的北淯郡出現了老虎傷人事件。為了殺一儆百,楊大眼一不派遣獵人,二不組織軍隊,隻身進山,肉搏殺死了老虎,並將虎頭斬下,高懸在鬧市示眾。這件剽悍事震懾了荊州,從此當地寇盜絕跡。
  • 真實軍營格鬥術之春秋篇,中國史料記載裸絞實戰第一人
    中國歷史上是否有真實的軍營徒手格鬥術當時的宋國將領南宮長萬先後徒手斃殺宋閔公及其侍衛,再用兵器殺死大臣華督。他運用的徒手格鬥技術大致有三種。有別於現代擂臺格鬥,血腥混亂的戰場上沒有裁判喊停,戰地救護也不是隨叫隨到。1988年著名拳王泰森在一次偶然的街頭裸拳鬥毆時,導致自己右手骨折。2018年崑崙決75公斤級金腰帶得主曼爾幹在半決賽時,在有纏手拳套的情況下,右手骨折舊傷復發。疑問二:春秋時期已經普遍裝備青銅冷兵器,為什麼南宮長萬作為指揮作戰的高級將領也要學習掌握徒手武技?
  • 視頻 以色列格鬥術教程 如何在街頭打架中快速獲勝
    太極養生堂為了更好的傳播太極文化,2016年全力打造,精緻推出視頻太極教學、實戰,揭密系列篇。
  • 真實軍營格鬥術之春秋篇,中國史料記載裸絞實戰第一人!
    中國歷史上是否有真實的軍營徒手格鬥術?是藏冷兵器攻防動作於拳腳之中嗎?都有哪些技術特點?訓練和實戰效果如何?本系列文章選取部分史實案例客觀解析,歡迎批評探討。據《公羊傳》記載,公元前682年發生一場宮廷內以一敵三的車輪血戰。當時的宋國將領南宮長萬先後徒手斃殺宋閔公及其侍衛,再用兵器殺死大臣華督。他運用的徒手格鬥技術大致有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