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端午...

2020-12-11 川北在線網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時間:2019-06-07 07: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曆新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

    原標題: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曆新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在民間有著諸多的傳說故事,源於紀念屈原,源於紀念孝女曹娥,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源於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但流傳最廣的是屈原的傳說故事,接下來讓小編跟你一起細聊關於端午節起源的眾多傳說。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

 

    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源於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中歷來就有數字重疊的概念,如正月正(陰曆一月初一)春節,二月二日龍頭節,三月三日相傳是王 母娘娘的蟠桃會,此外還有七月七日七夕節、九月九日重陽節等,這些節日都有其自身內涵,它們都和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文明緊密相連。五月五日被當作節日來過和上述這些節日形成早晚相當,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這種日子惡癘病疫多泛濫,因此,這一天人們便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配香囊等,以驅邪闢邪、保健健身。」袁學駿說,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可能有意在端午節,表達對國家民族的忠心。

 

    延伸閱讀:

 

    曹娥尋父孝感天地

 

    據虞預的《會稽典錄》記載:「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以五月五日迎伍神,為水所淹,不見其屍。」曹娥的父親曹盱是個巫祝,負責祭祀方面的工作,東漢漢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不幸掉入江中,生死未卜。」

 

    《後漢書·列女傳》記載:「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傍,為立碑焉。」曹娥之父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孝女曹娥當時年僅十四歲,她晝夜沿江哭尋父親。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這一天她也投了江,五日後她的屍體抱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後人為紀念她,改舜江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上虞縣令度尚改葬曹娥於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鄲淳作誄辭,刻石立碑(這就是碑帖史上著名的曹娥碑),以彰孝烈。後蔡邕訪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讀,題八字於碑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為一謎面,謎底為「絕妙好辭」)。

 

    孝女美名傳頌千載

 

    據史料記載,自宋代以來歷代帝王對曹娥曾大事褒揚。宋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敕建高大輝煌的曹娥正殿。宋徽宗多次敕封曹娥及其父母。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命官赴廟祭奠,誠意伯劉基親撰誄文。清嘉慶十三年(1808)敕封福應夫人,同治五年(1866)加封靈感夫人,欽賜「福被曹江」匾額。民國時期,多有軍政要人題贈楹聯匾額,蔣介石也給廟宇正殿題匾「人倫之光」。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今年6月17日,是西方的父親節;6月18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中西方兩個節日不期而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故事呢?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 端午節的由來50字100字400字 端午節的來歷起源歷史故事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端午節和運動的關係由來已久,如果說古代中國有什麼大型體育節日的話,那絕對非端午節莫屬。那麼為什麼會有端午節呢?端午這個節日從何而來?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的由來及歷史故事,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
  • 端午節作文300字 關於快樂的端午節作文範文200字400字
    端午節作文300字 關於快樂的端午節作文範文200字400字  又是一年端午節,相信會有很多老師布置端午節的作文,過端午是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過節,感受過節的氣氛,下面是一些端午節作文範文,可以參考。
  • 端午節由來的作文600字5篇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端午節由來的作文600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參考。
  • 端午節的風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8個端午節傳統習俗習慣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想必有不少人想知道。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了解這個節日。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今年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時間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端午節的風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 2020端午節作文怎麼寫 端午節優秀作文範文500字600字800字彙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作文怎麼寫 端午節 作文範文500字600字800字彙總 龍舟是我國傳統文化,龍舟比賽。那你知道2020觀看端午節賽龍舟的 作文都有那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觀看端午節賽龍舟的 作文5篇精   原標題:2020端午節作文怎麼寫 端午節 作文範文500字600字800字彙總     龍舟是我國傳統文化,龍舟比賽。那你知道2020觀看端午節賽龍舟的 作文都有那些嗎?
  • 端午節的由來來歷50至100字左右 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傳說介紹
    因為勾踐練兵採用的划龍舟的辦法,而現在端午划龍舟角逐是此中一個緊張的項目。是以有人說,端午這個節日,也是為眷念勾踐而設立並沿用的。  第五個,曹娥(130—143年)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身,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日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蒲月五日遮天投江自盡。
  •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時間:2020-06-27 12: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今年6月25日為端午節,想必老師也會布置手抄報,小編為小朋友們準備了端午節的手抄報的資料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據晉代人周處《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手抄報圖片內容資料 端午節黑板報資料端午節的詩句
    端午節手抄報圖片內容資料 端午節黑板報資料端午節的詩句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大街小巷隨處可以「嗅到」粽子的氣息,商家將五花八門粽子禮品做成海報,張貼在櫥窗外;小胡同裡,爺爺奶奶都在親手包製粽子等著孩子們回家品嘗;就連網絡上也開始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南北「鹹甜粽子大戰」。
  •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2020-06-23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簡短祝福語10字20字 端午節安康快樂問候語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掛蒿草、掛艾葉以及喝雄黃酒等習俗。端午節的由來,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悲痛投江後,人們將米糰丟到河裡餵魚,想把魚餵飽,以防止魚吃屈原的遺體,這就是後來「吃粽子」習俗的由來。 一起來看看端午節怎麼發祝福語吧。
  •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2012-06-20 15:49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端午節,粽子香,然而你知道端午節由來嗎?端午節紀念又是誰?
    一.端午節的由來一提到端午節,人們大多想到的是屈原,都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才有的?然而事實上,端午節是上古時代江浙地區的吳越部族,舉行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古代的吳越地區部落的原始信仰就是龍,源自對天象的崇拜。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來歷,端午與屈原有啥關係?
    沒錯就是——端午節,每年端午的時候我們都說,賽龍舟哇、吃粽子哇、喝雄黃啊、插艾篙。但是大家真的了解嗎?了解為何每年的五月初五我們都要這樣嗎?不知道的話沒關係在接下來小編會一點一點告訴大家,知道了也沒關係,就當大家跟小編一起來溫習一下。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傳承了幾千年的節日,以及這個節日所代表的意義。首先先來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來歷。
  • 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時間:2020-06-25 0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就是代表夏季的節日。 端字的本義是正,所以我們常說端正,一個人如果品性不正我們會說他品行不端。端午即正午之意。
  •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2020-06-26 0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幼兒園端午節優秀教案《粽子裡的故事》《端午節的由來》《歡歡喜喜過端午》
    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  2. 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1. 了解民俗民風。  2. 自製自玩龍舟。  粽子,做龍舟的材料,賽龍舟的錄像或圖片。篇三:《端午節的由來》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詳解端午節的來歷(圖)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