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搭地鐵終點站還不下車 拍拍他驚覺已經死亡

2020-12-17 看看新聞Knews

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機場捷運(地鐵)列車今日(30日)上午進入環北終點站後,1名李姓男子仍昏睡座位上未下車,站務人員叫不醒男子覺得有異,會同捷運警察送醫急救後仍回天乏術。院方初步研判可能是心肌梗塞致死,目前中壢警方已向桃檢報請相驗,並通知家屬釐清真正死因。

島內警方指出,死者是57歲的李姓男子,上午8時40分搭乘機捷抵達環北終點站後,車廂旅客都已下車,唯獨李男還在座位上昏睡,站務人員輕輕拍拍他,但李男沒有回應,立即會同捷運警方請消防人員送往醫院急救,但經醫護人員急救後仍宣告不治。

據院方透露,李男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研判有可能是心肌梗塞,但仍需檢警進一步相驗,警方報請桃園地檢署檢察官相驗,以釐清真正死因。

(編輯:安樂)

相關焦點

  • 壞脾氣小夥到終點站3小時不下車 寫字條說「給我50元就下車」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曉冬 萌友 呂欣 11月28日下午,鄭州市鄭州東站附近47路公交車終點站內,一名身穿夾克的小夥獨自坐在公交車廂,不管車長和工作人員如何勸導,小夥始終不肯下車,期間還大喊道:「不用恁管!」
  • 流沙河去世:前面是終點站,下車無遺憾了……
    前面是終點站,下車無遺憾了。」2014年,四川日報記者吳傳明採訪流沙河,為其拍下照片2019年11月23日下午三點四十五分,著名文化學者、詩人、作家流沙河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歲。他自己也就沒有堅持。1954年,《人民日報》發了一篇文章《堅決和流沙河做鬥爭》,他大驚,仔細一看,原來是河北省有一條河叫流沙河,經常泛濫,正在治理。這使他覺得這個名字很可怕,但是已經改不回來了。流沙河說:「這一輩子,就弄得這樣糊裡糊塗的。連一些跟我很熟的人,居然都不知道我該叫餘勳坦。身份證上也寫的是流沙河。
  • 逝者│流沙河:「前面是終點站,下車無遺憾了」
    他說,好的作家會依靠好的作品獲得生命延續,流沙河就是這樣的作家,人們會繼續讀他留下來的作品,與他的思想進行交流。流沙河幼學古文,作文言文;16歲到成都上學,轉愛新文學;1950年到《川西農民報》任副刊編輯;1952年調四川省文聯,先任創作員,後任四川《群眾編輯》《星星》詩刊編輯。
  • 「不穿褲子搭地鐵」(高清組圖)
    1月11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人們參加首次「不穿褲子搭地鐵」活動。 「不穿褲子搭地鐵」活動於2002年在美國紐約開始,當時只有7個人參加,但之後迅速發展。目前,這個源於紐約的行為藝術已經演變為世界多個城市的年度活動。
  • 梁朝偉楊千嬅新加坡搭地鐵引騷動(組圖)
    在車廂內接受傳媒訪問 地鐵每個站照停,不過該車廂的4個門都不開,每個站都有地鐵工作人員看守著指點搭客。梁朝偉和楊千嬅就在車廂內接受本地傳媒的訪問。 偉仔承認在香港還是常常搭地鐵,他說:「很方便,我喜歡從金鐘搭到中環,只有短短的3分鐘。」
  • 鄭州公交車上一女子到終點站不下車 說有人要殺她
    據車長陳爍爍介紹,當天下午,她駕駛公交車回到西三十里舖終點站時,其他乘客都下車了,唯獨一名女乘客在座椅上蜷縮著身體一動不動。於是,她小心翼翼地上前詢問,但是女乘客一言不發。無奈之下,陳爍爍只好讓同事幫忙一起把她扶到了調度室。「一開始她警惕性非常高,一句話也不說。我們大家問她話,她總是不願意直視我們,當我們問多了,她則渾身發抖。
  • 不買票被趕下車? 78歲老人下車後路邊離奇死亡
    不買票被趕下車? 78歲老人下車後路邊離奇死亡 9時許,本該在石嶺鎮石橋鋪下車的葉梓明坐過了站,到達金帶車站。    一個多小時後,依然呆在車上的葉梓明隨車返回資陽方向。客車開出一段距離後,葉梓明在金帶鄉境內下車,隨後在路邊的小賣部呆了一個多小時後,不知所蹤。    21日,葉梓明的屍體在資中縣騮馬鎮境內一處公路邊被警方發現,經現場勘察,死者全身沒有明顯外傷,也沒有任何身份信息,初步排除他殺嫌疑。
  • 老人疑未補票被趕下車死亡 13分鐘視頻曝光(圖)
    《78歲老人未補票被趕下車?兩天後找到遺體》後續@華西都市報:資陽市雁江區伍隍鎮,距雁江區石嶺鎮石橋鋪(當地小地名)不到10公裡,「資陽至金帶」的客車走這段路,正常情況下花費不到1小時。然而,7月20日,石嶺鎮兩義村8組的78歲老人葉梓明乘坐這條線路的客車,兩天後仍未回到家。
  • 江蘇兩男子疑爭搶車位引發鬥毆 一男子被刀扎脖子當場死亡
    5月24日上午10點多,江蘇靖江濱江新城某小區南門口發生一起命案,一名男子被捅當場身亡,嫌疑人被抓獲,兩人疑似爭搶車位引發爭執,進而爆發衝突導致一人死亡。從網友分享的視頻中看到,前方車輛的灰衣男子下車後拉開後方車的車門,毆打後身穿黑色T恤的男子。黑衣男子下車後試圖逃跑,被灰衣男子前車上一名身穿粉紅長裙的女子試圖阻止灰衣男子,但是根本勸不住。
  • 日本地鐵依舊是姑娘們的「噩夢」,很多人寧願走路也不搭地鐵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變化著,科技也一直在進步,各種交通工具更新替代的非常快,像是我們熟知的地鐵與高鐵等,如今成為了大部分出行最主要的工具,甚至如今還出現了時速達到600公裡每小時超懸浮列車。
  • 女子落下雙肩包,同車男子不淡定了
    12月6號上午10點,失主和這名男子同時在大東新村站上了一輛69路公交車,隨後,男子坐到了車廂後排座位,失主則坐在了後門旁的座位上,並將肩上的一個藍色雙肩包取下,放在了座位上。10點37分,失主在穿金路北段站下了車,雙肩包則遺忘在了車上。
  • 男子將車停在路邊,下車買水,回來時一幕讓他無法淡定
    近來,有名男子,他將車停在路邊,下車去買水,回來時看到的一幕,讓他無法淡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由於夏季到來,天氣非常炎熱,就算你整天坐在那一動不動,依然會覺得不舒服,如果一直呆在房間或者車裡開著空調吧,時間久了也會覺得難受,所以在夏季,沒有誰能離開睡而活。
  • 「前面是終點站,下車無遺憾了」
    流沙河回答:「那個時候我還沒有讀過《西遊記》,如果讀過,絕對不會取這個名字——那河裡頭儘是妖怪,太嚇人了!」當時他也沒有重視,一年後覺得不對,要求改,上面說你的證件、檔案都是這個名字,改不動了。1952年底,流沙河從報社到了四川省文聯,又去要求新領導改,領導說:算了算了,不要改了。他自己也就沒有堅持。流沙河說:「這一輩子,就弄得這樣糊裡糊塗的。連一些跟我很熟的人,居然都不知道我該叫餘勳坦。身份證上也寫的是流沙河。這件事情是我終生的遺憾,尤其是不勝煩惱,因為別人總要問,你咋個取個這個名字呢?
  • 公交司機讓孕婦前門下車,遭男子猛捶32拳昏迷,男子:我弄死你!
    近日,在南京178路公交車上,就有一名司機因為幫助孕婦從前門下車,引起一名男子的不滿,這名男子竟然在短短20秒內捶打司機32拳,致使司機昏迷被送醫搶救。9月12日上午,由仙林中心開往攝山星城的178路公交車上,發生了兇險一幕。一對在經天路上車的夫婦,不斷謾罵公交車司機陸師傅,隨後男子甚至還動起手來。
  • 地鐵列車到達終點站清完客後開去哪裡呢?
    有小夥伴問:地鐵列車到達終點站清完客後,列車開去哪裡呢? 圖:李晶 有小夥伴看到列車到達終點站後,站臺上的工作人員「跑」上車讓乘客趕緊下車,這又是為什麼呢?
  • 男子考科三,塞給安全員2萬元,沒考試就下車,安全員:你過了
    在考駕照中最為困難的就是科目三了吧,大大小小十六個項目要完成,要注意的細節更是繁雜,一不小心就會不合格。考科目三難,於是有的人就想出了走捷徑的方法,通過給安全員紅包,以便於通過考試。安全員索要紅包,或者主動給安全員紅包的事情並不少見,可我們下面要談到的這位奇葩男子給紅包給出了一個境界。
  • 鹹陽二號橋灃河段中年男子跳湖輕生死亡(圖)
    昨日,一位男子從二號橋灃河段橋面跳下 本報記者 候建勳 攝本報訊(記者卜亮實習記者張菲菲)昨日下午2時許,二號橋(渭城橋)灃河段一男子跳湖輕生死亡。「還沒來得及下車阻止,他就跳了下去。」橋上,目擊男子跳湖的李先生說,下午2時許,他和朋友開車送貨剛行至二號橋北,看到一位50多歲模樣的男子站在橋中間,雙腳站在欄杆上,意欲跳湖。灃河邊,正在釣魚的胡先生介紹,事發時間在下午2時許。目擊者秦女士稱,男子跳下去後,正在河邊釣魚的兩名年輕男子扔掉魚竿,跳下河救人。幾分鐘後,民警和消防人員趕到現場。
  • 男子公交車上突發腦梗昏迷 司售人員及時救助轉危為安
    幾天前,一名男子受哥哥去世打擊心情不好外出「亂走」,不料在公交車上突發腦梗,幸虧司售人員伸出援手,及時聯繫家屬並送他入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4月20日下午2時許,一輛961路公交車行駛至沔北路軍民路終點站後,乘客紛紛下車。駕駛員孫建忠發現,最後一排左側靠窗座椅上有一中年男子倚窗而睡。
  • 流沙河 前面是終點站,下車無遺憾了
    念高中時,他已經背下了《莊子》、《孟子》、《荀子》中的不少篇章,以及曾國藩、桐城派的文章。這個瘦小、聰慧的男娃娃(四川話)還有額外的「加餐」。念初中時,每天下午一放學,他就背著書包和兩個同學到一個前清老秀才家裡上課。老秀才本名黃捷三,家境貧寒,靠給十來歲的孩子講古文養家餬口。束脩也很微薄,他記得每年只收兩次,「一次端午,一次中秋。」
  • 流沙河:前面是終點站,下車無遺憾了
    念高中時,他已經背下了《莊子》、《孟子》、《荀子》中的不少篇章,以及曾國藩、桐城派的文章。  這個瘦小、聰慧的男娃娃(四川話)還有額外的「加餐」。念初中時,每天下午一放學,他就背著書包和兩個同學到一個前清老秀才家裡上課。老秀才本名黃捷三,家境貧寒,靠給十來歲的孩子講古文養家餬口。束脩也很微薄,他記得每年只收兩次,「一次端午,一次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