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日常任務已經在取得成功實行中,軌返組合體已於12月6日12時35分與上升器取得成功分離準備返回地球,上升器也不久受控斷軌撞月。
在這以前在這一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在這一月球打火升空在我國進行初次地外天體升空,而進行「挖土」日常任務的登月艙則永遠永遠留到了月球。
今日,NASA公布了月球路軌勘察飛行器(LRO)在12月2日拍攝的一張月球圖片,上面便有嫦娥五號登月艙的倩影:
在這一張圖片中,嫦娥五號登月艙只是1個微小的閃光點。
它所處的「風暴洋」地區在這一月球歷史上曾有過活躍性的火山活動記錄,大約20億年之前,大量熔巖從這裡噴發到月球,而嫦娥五號數據採集的就是這些「年輕」的巖石、土壤的樣版。
假如順順利利,嫦娥五號數據採集的樣板將在12月中下旬被帶到地球上。
在這以前,LRO還以前拍下過嫦娥四號登月艙,2019年則拍下過以色列失事在這一月球的Beresheet宇宙飛船。
月球儘管比較於地球上並不大,可是微小的1個登月艙或者宇宙飛船更為「微不足道」,要拍下必須極為敏銳性的「眼光」,這也再一次證實了NASALRO的超清顯像工作能力。
嫦娥四號
L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