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拍到月球上的嫦娥五號:1個微小的閃光點

2020-12-11 灌裝機械資訊

嫦娥五號日常任務已經在取得成功實行中,軌返組合體已於12月6日12時35分與上升器取得成功分離準備返回地球,上升器也不久受控斷軌撞月。

在這以前在這一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在這一月球打火升空在我國進行初次地外天體升空,而進行「挖土」日常任務的登月艙則永遠永遠留到了月球。

今日,NASA公布了月球路軌勘察飛行器(LRO)在12月2日拍攝的一張月球圖片,上面便有嫦娥五號登月艙的倩影:

在這一張圖片中,嫦娥五號登月艙只是1個微小的閃光點。

它所處的「風暴洋」地區在這一月球歷史上曾有過活躍性的火山活動記錄,大約20億年之前,大量熔巖從這裡噴發到月球,而嫦娥五號數據採集的就是這些「年輕」的巖石、土壤的樣版。

假如順順利利,嫦娥五號數據採集的樣板將在12月中下旬被帶到地球上。

在這以前,LRO還以前拍下過嫦娥四號登月艙,2019年則拍下過以色列失事在這一月球的Beresheet宇宙飛船。

月球儘管比較於地球上並不大,可是微小的1個登月艙或者宇宙飛船更為「微不足道」,要拍下必須極為敏銳性的「眼光」,這也再一次證實了NASALRO的超清顯像工作能力。

嫦娥四號

LRO

相關焦點

  • 美國NASA拍到了月球上的嫦娥五號:一個亮點
    嫦娥五號任務正在順利執行中,軌返組合體已於12月6日12時35分與上升器成功分離準備返回地球,上升器也剛剛受控脫軌撞月。此前在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在月面點火起飛 我國實現首次地外天體起飛,而完成「挖土」任務的著陸器則永遠留在了月球表面。
  • NASA拍到了月球上的嫦娥五號:一個小小的亮點
    嫦娥五號任務正在順利執行中,軌返組合體已於12月6日12時35分與上升器成功分離準備返回地球,上升器也剛剛受控脫軌撞月。
  • NASA月球探測器拍攝到嫦娥五號 照片可見輪廓
    (觀察者網訊)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第二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拍攝到了剛剛抵達月球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 NASA月球探測器拍攝到月面的嫦娥五號
    (觀察者網訊)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第二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拍攝到了剛剛抵達月球的嫦娥五號探測器。NASA拍攝到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圖自LRO網站(點擊圖片看大圖)根據NASA公布的照片顯示,嫦娥五號探測器位於一個三角形的隕石坑中心,照片可以明顯辨認出著陸器的輪廓。
  • 嫦娥五號開啟月球「挖土」之旅
    奔月之旅步步創新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大部分共15個分系統組成,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後,嫦娥五號將經過11個飛行階段,共計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我們的月球夢
    1978年,中美建交的時候,尼克森總統拍特別代表送給中國1克月球土壤。這是非常珍貴的禮物,見證了中美關係蜜月期的開始。其中,有0.5克給了一個研究天體物理學的年輕人,其餘的0.5克保存在北京天文館。2004年,國務院批准了歐陽自遠1994年提出的「嫦娥一號」計劃。69歲的歐陽自遠擔任首席科學家。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半,海南文昌,嫦娥五號被長徵五號送入預定軌道。
  •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看看月球長什麼樣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題:穩穩落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胡喆、彭韻佳  經過約38萬公裡、一周左右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12月1日晚間,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
  •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的這次探測,或能改寫月球歷史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本次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 嫦娥五號著陸點為何是月球風暴洋 嫦娥五號幾號到月球
    北京時間 11 月 30 日凌晨 4 時 40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嫦娥五號將擇機月面軟著陸,為什麼著陸點是月球風暴洋?據介紹,人類已獲得的月球樣品大約有 380 公斤左右,分別來自於月球東南部的靜海和豐富海。風暴洋是月球最大的月海,在此之前,沒有其他探測器曾經到達這裡。
  • NASA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到嫦娥五號,這一行為說明了什麼?
    你看,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剛一著陸。第二天,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就前去拍攝嫦娥五號了。下午我寫了嫦娥上升器的情況時,有條友問為啥美國人啥都知道?你看,這就是原因,人家在哪裡有臺飛行器,本為就是用來負責拍攝全月影像的,這不正好就用來打聽下嫦娥的情況了。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去月球「挖土」意義重大
    :我們派嫦娥五號去月球出了個差,並請它帶回一些「土特產」——月球的土壤(月壤)回來,以便科學研究。當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將開展為期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園。 ——首次月面起飛上升。當嫦娥五號完成月面工作後,它就要踏上「回娘家」的旅程,這就是涉及到突破中國航天史上另一個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上熱搜!盤點經典「月球高清大片」
    中國小康網訊 12月1日晚,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著陸過程中,著陸器上的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網友們都為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所震撼。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 「挖土」之旅或可改寫月球歷史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本次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一起探訪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之旅
    嫦娥五號,歡迎回家!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一起探訪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之旅自從11月24日搭乘「胖五」開始探月旅程以來,嫦娥五號跨越38萬公裡,闖過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央視直播報導,凌晨1時53分左右,地面搜索隊伍拿到了嫦娥五號返回器落地的大致位置,開始出發進行搜索。據專家介紹,科研人員會對嫦娥五號返回器進行6次返點的精確預報,以確保搜索順利開展。2時21分左右,空中搜索回收分隊已找到嫦娥五號返回器,並通過直升機上的紅外吊艙傳出返回器著陸畫面。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科學家通過對月球樣品的分析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這些顆粒一般富含鋁、硫和鋅,是在月幔部分融化過程中形成於月球表面下約300千米深處,後因火山活動而被噴射到月球表面。月壤和月巖中氧化鐵含量很高,從中可製取水和氧,未來可利用月面物質支持月球基地的運行,並為登月飛行器補充燃料。更重要的是,科學家還在採集回來的樣品中發現了核聚變的理想原料氦-3。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科學家通過對月球樣品的分析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這些顆粒一般富含鋁、硫和鋅,是在月幔部分融化過程中形成於月球表面下約300千米深處,後因火山活動而被噴射到月球表面。月壤和月巖中氧化鐵含量很高,從中可製取水和氧,未來可利用月面物質支持月球基地的運行,並為登月飛行器補充燃料。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12月1日, 「嫦娥五號」實施月面軟著陸。 經過一周的旅行,「嫦娥五號」再迎關鍵一步——安全軟著陸到月球表面,這不僅是「嫦娥」家族和月球小別兩年後的再次見面,更意味著「嫦娥五號」距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創舉,又近了一步。 據悉,此次軟著陸的地點, 在月球風暴洋西北部地區的呂姆克山附近,雖然是月球正面,但是確實以前未曾探索過的區域。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通過對樣品的分析與實驗證實,月壤和月巖中氧化鐵的含量很高,從中可以製取水和氧,未來可利用月面物質支持月球科研站的運行,並為登月飛行器補充燃料。更重要的是,科學家還在採集回來的樣品中發現了核聚變的理想原料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