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字雲長。短短五個字,道盡義本根。今時代,只要提起關羽關雲長,大多數人會瞬間感覺一股豪氣撲面而來,思緒剎那被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英雄與梟雄並起的時代
「這可是關羽啊、武聖、關公、蜀漢五虎將之首、漢壽亭侯、關二爺、青龍偃月刀、赤兔寶馬!」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 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 東漢末年名將。一生輝煌戰績無數,在那個名將輩出的年代,被他斬殺的大將數不勝數,亦為人津津樂道。溫酒斬華雄,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
三國志中記錄過關羽因戰被曹操留在營中,在他得知大哥劉備消息之後的一番反應。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曹孟德在關羽滯留魏營時,幾度想要以金錢財帛收服關二爺,最終卻也沒有成功,反倒是使得一代梟雄曹操都想要遷都來避關羽之鋒銳
三國演義中,在劉備表明自己漢室宗親身份和匡扶漢室的偉大志向之後,關羽當時發出了深刻的感慨。關羽:「關某雖一介武夫,亦頗知忠義二字,正所謂擇木之禽,得棲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即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為劉兄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張飛:「俺也一樣!」普通老百姓之所以如此尊崇關羽,義在其中佔了很大的原因,關雲長的義不必細說,自從桃園結義之後,哪怕千裡走單騎,也要把大嫂送回到大哥劉備的手中,這便是義氣!而義是中國古代下層民眾最為看重的品質
關羽的形象一直是手握半部春秋,身披綠袍鐵甲,座下赤兔寶馬,青龍偃月橫掃,威嚴無比的綠袍將形象。而哪怕是這樣一個無敵的綠袍將,卻也在麥城,送了豪氣雲幹的性命
在關羽去世之後,他漸漸地被神化了,歷代朝廷也是多有褒封,後來被人們尊稱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而綠袍將的傳說開端,始於那桃園裡的這一拜……
這樣英勇善戰,重感情,講義氣的關羽,你們覺得他被叫做武聖人,實至名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