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月工資1萬多一點,如何選擇一些理財產品?

2020-12-11 騰訊網

稅後一萬,沒結婚沒小孩,家長暫時不需要贍養的職場小白,想要求一些建議,比如房租每個月大概佔多少的比例為宜,大概有多少比例可以用於娛樂或買買買的消費?如何選擇一些理財產品會更好?

其實,我想說:你的月收入已經算是中上水平了,理財的關鍵就是要懂得節制自己。

很多人月薪4000元都開始理財,如果你能解決這問題,每個月慢慢攢錢,第一個月1000,第二個月1500,以此類推,長期以來,就會形成自己的理財資本。

理財不只是對錢的打理,更是對自我的管理和貫穿整個人生的規劃,接下來談談我對月薪過萬理財的思考。

一、管理好你月薪的「收支帳」,算出你每月的理財目標

對於月薪過萬的人,並不代表你就可以過上比別人更加奢靡的生活。

按照二線城市的標準,你的每月支出明細預計如下:

房租水電費1800元/月(非長租公寓類型的)

每天吃飯:早餐5+午餐20+晚餐15=40元,每月的夥食費大概1200元

大餐費:每個月至少犒勞自己一次吃頓好的,預計大概200元

購衣等:按照目前網購的性價比,平均每月預算300元就不錯的,這個滿足你偶爾的剁手,並非每個月都花300,這是個平均數

交通費:乘坐地鐵每天8元,周末暫定宅家學習,每個月大概要180元

手機話費:30元,目前社交工具便利,基本都不用手機通話,已經用不了多少錢了

日常用品:比如護膚品和洗簌用品等,當然這也不是每個月都要買的,算個平均數,大概每個月300元

家居用品:基本是按照年來做的計劃,按照一年花費1200元算,平均每個月要100元

如此算下來,你總共每個月gud支出大概是4200元/月。如果外算上一些人情支出,這個是因人而異的,每年當作預留8000元,用於人情、旅遊和買書學習等不固定的支出項。

也就說,按照你的月薪10000算,平均每個月支出是5000元,那你就可以用剩餘5000元作為理財資金。

這就是你的理財目標,當然並非一定就是這個數字,關鍵是給你定目標的方法思路。

二、理財規劃學一學,把你月薪的可支配收入劃分出出4份

理財這件事,除了考慮每個月的收入外,更為關鍵的就是要考慮自己的規劃,比如何時買車,承擔本金損失的程度以及期望收益等。

學習理財規劃,我建議你可以把可支配的收入劃出如下的四份:

第一份就是屬於短期支出項,也就說一定時間內的生活成本,正常來說會佔到你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

第二份是屬於需要安全保本的資產,可用於家庭應急開支的備用,一般佔可支配收入的20%左右,可用於銀行存款或者部分購買意外保險或者重疾險等來配置。

第三份是可以根據自己風險承受力考慮風險稍高的投資,一般可以佔到可支配收入的30%左右,可以不追求保本,建議用基金、股票等配置為主,如果承受不了高的風險,可以適當減少配置,換成相對風險低的理財產品。

第四份就是保本的錢,用於為自己的未來準備的長期安全穩定的錢,比如買房或養老錢等,這個部分一般佔可支配收入的40%左右,如果沒有嚴重經濟危機,基本只要追求保本,略能有收益即可,比如配置國債、貨幣基金和銀行結構性存款等。

三、從中長期行深一步看,根據家庭生命周期,也需要對理財規劃不斷調整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5個家庭的生命周期,分別是單身期、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老期。

一是單身期就是參加工作到結婚前,主要是為家庭積累資金,負擔較輕,也是可承受較高的投資風險。

這個時候年紀較輕,但是資產絕對數量少,需要將資產快速增值能力提升,可以適當提高對風險資產投資比例來達到快速增值的目的。

建議這個時候可以拿出70%比例用於投資風險大,長期回報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等,固定收益投資10%,比如銀行理財和債券產品等,現金管理類20%用於投資貨幣基金。

二是家庭形成期是建立家庭並生養子女階段,這個階段有夫妻雙薪,家庭可追求較高的收入成長率。

這是家庭消費的高峰期,重點要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設的費用支出上,可以選擇大概60%用於風險大的投資,固定收益收益變成30%,現金管理類投資降低為10%即可。

三是家庭成長期是從子女長大到完成學業為止的階段,家庭支出會隨著家庭成員固定而趨於穩定,但是子女上大學的學費雜費負擔重,可積累資產逐年增加,要開始控制風險投資。

此時抗風險能力減弱,建議要用50%用於股票或成長型基金,固定收益投資提升到40%,可以選擇債券等作為子女教育費用,現金管理類繼續保持10%。

四是家庭成熟期是子女完成學業到夫妻退休的階段,家庭成員數因為子女獨立而減少,該期間是儲備退休金的黃金時期,可積累資產達到巔峰,要逐步降低投資風險。

此時理財目標要側重存儲養老金,選擇較穩健型的投資組合。其中保持50%用於股票和成長型基金為主,另外的40%固定投資收益可以選擇銀行理財、債券等穩健投資以保障養老金存儲,剩餘10%現金管理不變。

五是衰老期是指退休到終老的階段,此時的收入以理財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為主,休閒醫療費用提高,其它費用降低,家庭會逐年變現資產,應付生活開銷,投資以固定收益產品為主。

此時只要有20%用於股票或成長型基金投資即可,固定收益投資要達到60%,現金管理部分也要提高到20%。

總之,不管你的收入是否破萬,你都要終身保持學習,投資自己,擴展人脈等,但是它與每天不斷的持續理財是不衝突的,你依然要每月設定出你的結餘資金分成四份用於理財,還要能夠根據自己家庭生命周期採取不同的理財投資策略,如果運用得當,說不定哪天就實現財務自由了。

相關焦點

  • 每月5000元工資,可以這樣理財?
    每個月只有5000工資,有什麼理財的方案? 每個月5000元工資,說高不算高,說低也不算低,可運用的理財方案有很多,關鍵還得看你每個月能餘下多少錢,大概能拿出多少錢來作為理財投資;再者就是你的投資偏好和目標,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等多方面來進行結合。
  • 理財收益每月10000元,比工資高多了,還需要上班嗎?
    不過,如果有非常好的存錢習慣,加上自身本金數量較多的話,則完全有可能不用操心工資收入高與低的問題。一切,正如某位網友在社區所提的那般:理財收益如今每月10000塊錢,比自己的工資高多了,還有必要上班嗎?那麼,當每月有10000塊錢收益的時候,還有必要上班嗎?
  • 手裡有5萬存款,想每月10%收益,理財如何操作?
    不過,有些人的理財思維卻並非那么正確,他們所想的不是緩慢增值,而是暴富。例如,近日某網友提問那般:自己是普通上班族,手裡有5萬存款,想要每月做到10%的增長,該如何理財才行?那麼,5萬存款的年輕人,如今是算多還是算少呢?每月增長10%的理財收益,這種目標算高嗎?
  • 月薪1萬的工薪族,應該如何理財?
    小張去年畢業,在某網際網路企業上班,目前月薪1萬元,扣除生活費和房租後,每月還能剩5000元,一年能存6萬元,在理財方面,周圍朋友有炒股的,也有存銀行定期的,對於小張而言,該如何理財。  1、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理財與錢多錢少沒關係,錢少更要理財。理財不僅僅是投資賺錢,而是通過一定的規劃,建議一個獨立、安全、自由的財務生活體系,滿足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實現人生各階段的目標。  理財也需要學習,通過學習一定的理財經驗,了解理財市場,逐漸提高理財技能,獲取更多的回報,所以理財越早越好。
  • P2P平臺上,工資理財產品化方案是怎樣的?
    最近研究了市面上比較多的場景理財的產品形式,其中以工資理財/工資定存的場景最多,結合了我們平臺的場景化理財的方案,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工資理財的產品方案:市場上有哪些平臺哪些形式的場景理財產品?場景理財的市場現狀以及發展空間如何?(1)目前調研市場主流的理財平臺大約100家,其中共有8家上線了場景理財的產品,比例在8%左右(2)絕大多數場景理財集中在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資產底層邏輯以貨幣基金和零錢為主。
  • 女生八年理財成長路 存款如何從1000到20萬
    5、理財產品  湊夠了5萬,我就開始買理財產品了,當時大概是5.25%吧,記不得了,反正是比銀行定期要高一些的,而且雖然說不保本,但從來沒聽說誰的虧了,所以從此一直都在買。12年底結婚的時候收到的份子錢也立刻湊夠五萬買了理財,準備蜜月用。
  • 老年人70萬存款如何投資理財?
    每月都有穩定的退休金,又有醫保,加上子女們每月也都孝敬一些,生活算是很安逸的。手頭現有存款70萬元,一直存在銀行。老許打算把手頭存款預留30萬元出來,作為應急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另外40萬元打算用來投資理財,希望理財專家給個建議,讓資金在保值的基礎上增點值。
  • 理財有風險,在收益與風險之間,普通人該如何選擇?
    對於時下的年輕人來說,理財二字肯定大家都聽說過,畢竟,有句話叫做「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也就是說,通過合理的理財方式,可以讓我們賺取工資之外的一些錢,未來說不定通過錢生錢,光是收益都能超過我們自身的工資,這,不正是很多普通人一直幻想的事情嗎?
  • 月薪不到1萬,該如何理財?
    對於一些上班族來說,收入並不算太高,平時還有各方面開支,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理財呢?1、理財從加法與減法開始理財較好的方式,其實就是通過學習來增加知識,並根據個人的經驗不斷的豐富管理學問,當然學習的時候還是應該有重點的。
  • 負債100W,該如何理財?
    幾乎每次上課,都有幾個學員向班班訴苦:班班,我現在欠了XX萬的外債,我該怎麼辦?班班,我失業了,我還能理財嗎?班班,我工資3千,欠債2萬,我該怎麼理財呢?外債的問題終歸要解決,那應該如何進行理財規劃,才能改善欠債的困境呢?今天塘塘就和大家分享我一個朋友的故事(不一定所有人都是如此),只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稍許感悟。先說一下她的背景:她現在背負車貸和2套房貸,小孩在私立學校上幼兒園,家庭一個月支出差不多在1萬,總計欠親友的借款100W。
  • 「理財第2年,我的收入是同事工資的10倍」
    工作黨:工資明明在漲,但存款一點也不見漲,月光卡奴天天當,啥也沒幹錢就不見了…… 你有想過嗎,之所以讓睡後收入吞噬了你的睡前收入,不是因為你笨,而是因為你用錯了方法。 他跟我們說,還好在低谷時有科學的工具,幫我清除雜念,做好判斷。 今年,他自己的收入秒殺身邊的同齡人,光是他收益的29萬,就相當於同事10倍工資。
  • 50萬如何穩健理財
    很多菜友總喜歡問我們:「菜導,我手上有5萬、10萬、50萬的閒錢,到底應如何投資呢?」其實呀,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資產情況、實際需求各不相同。投資理財,本身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只有明晰自己的目標,再逐一分解步驟,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不過,今天菜導我呀,又為大家豁出去了。怎麼說呢?我將依據家庭生命周期理論,結合單身家庭、新婚家庭以及退休家庭最重要的理財目標,為大家展示具體的「50萬理財方案」。
  • 95後白領,月薪1萬,存款30萬,做什麼理財比較好?
    有網友提問——「95後白領,月薪1萬,存款30萬,做什麼理財比較好?」,95後能夠達到月薪1萬,並且還有30萬的存款,已經跑贏大部分同齡人了,同時還具備著良好的理財意識,因此,相信題主一定是未來可期,下面來談談如何將這筆資金進行規劃理財。
  • 10萬元如何理財收益更高?15種方案送給你照搬!
    畢竟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面對的生活壓力也不同,所需要的理財方案也可能都會有差別。今天,她姐就給大家送上10萬閒錢究竟如何理財的15種具體方案,總有一款是適合你的!稍微激進一些的資金分散方案@abbie酸酸我覺得10萬塊錢是一個裡程碑似的存在。因為我的年齡不大(臭不要臉),所以,我會選擇一些稍微激進一點的方式,而不是偏保守理財方式。所以,我會這樣配置。
  • 年輕人理財指南:每月存1000元,多久能賺到100萬
    這裡是企業信息網,每日為大家分享熱門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年輕人理財指南:每月存1000元,多久能賺到100萬。 前幾日朋友跟我埋怨,房主又價格上漲了,租不起提前準備再次找房子搬新家。說多了全是淚啊,想來很多人都經歷過此場景,交了租金後,就只有喝西北風了。
  • 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沒錢如何開始理財呢?
    在人們的想像中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從理財產品來看年化收益率也只不過3%~5%而已,沒有上百萬資金就是理財也沒用,錢太少靠理財收益還不夠塞牙縫。正是這種「我沒錢理財」的觀念造就了很多人一直都沒有錢。我的觀念就是,沒錢也要理財,就是因為越沒錢才越要理財。
  • 月入1.2萬但要「倒三班」 工作太忙該如何投資理財?
    小郭今年29歲,從實習起就開始做護士,已有6年的工作經驗,目前在一家合資的婦產科醫院做護士長,每月到手薪資有1.2萬。雖然薪資不少,但作為一名護士,小郭平時工作非常忙。她自己也表示,有的時候忙起來連飯都趕不上吃。另外,由於護士要倒三班,所以小郭往往下班後會選擇回家補覺。
  • 我投資理財的收入,是普通人工資的10倍!
    緊接著我把證券從業資格和期貨從業資格證書全部都考了下來。 來到一家投資公司,做股票分析師,為客戶篩選優質股票。 一個月的試用期,我PK掉另外一位從業多年的股票分析師,轉正當月我的月收入就達到了8千多元,相當於現在的3萬多。
  • 美甲師月入6000如何理財開一家自己的美甲店
    【理財案例】  陳芳,今年28歲,是一名美甲師,目前在為別人打工,每月收入8000元,有時還有一些提成,1000元不等,每月還有300元的飯補。每月房租費1000元(與別人群租),每月生活開支2500元左右,包括通話費、交通費、買衣服鞋子,生活用品、娛樂等。工作了幾年存了10萬元。
  • 有50萬的家庭要做理財,保證本金安全,每月收益2000元,有可能嗎
    有網友提問——「有50萬的家庭要做理財,保證本金安全,每月收益2000元,有可能嗎」,理財,就是管理資產,通過合理的規劃和配置,來提高資金擁有量,進行財富的積累。因此對於每個家庭來說,理財都是相當的關鍵和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