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後一萬,沒結婚沒小孩,家長暫時不需要贍養的職場小白,想要求一些建議,比如房租每個月大概佔多少的比例為宜,大概有多少比例可以用於娛樂或買買買的消費?如何選擇一些理財產品會更好?
其實,我想說:你的月收入已經算是中上水平了,理財的關鍵就是要懂得節制自己。
很多人月薪4000元都開始理財,如果你能解決這問題,每個月慢慢攢錢,第一個月1000,第二個月1500,以此類推,長期以來,就會形成自己的理財資本。
理財不只是對錢的打理,更是對自我的管理和貫穿整個人生的規劃,接下來談談我對月薪過萬理財的思考。
一、管理好你月薪的「收支帳」,算出你每月的理財目標
對於月薪過萬的人,並不代表你就可以過上比別人更加奢靡的生活。
按照二線城市的標準,你的每月支出明細預計如下:
房租水電費1800元/月(非長租公寓類型的)
每天吃飯:早餐5+午餐20+晚餐15=40元,每月的夥食費大概1200元
大餐費:每個月至少犒勞自己一次吃頓好的,預計大概200元
購衣等:按照目前網購的性價比,平均每月預算300元就不錯的,這個滿足你偶爾的剁手,並非每個月都花300,這是個平均數
交通費:乘坐地鐵每天8元,周末暫定宅家學習,每個月大概要180元
手機話費:30元,目前社交工具便利,基本都不用手機通話,已經用不了多少錢了
日常用品:比如護膚品和洗簌用品等,當然這也不是每個月都要買的,算個平均數,大概每個月300元
家居用品:基本是按照年來做的計劃,按照一年花費1200元算,平均每個月要100元
如此算下來,你總共每個月gud支出大概是4200元/月。如果外算上一些人情支出,這個是因人而異的,每年當作預留8000元,用於人情、旅遊和買書學習等不固定的支出項。
也就說,按照你的月薪10000算,平均每個月支出是5000元,那你就可以用剩餘5000元作為理財資金。
這就是你的理財目標,當然並非一定就是這個數字,關鍵是給你定目標的方法思路。
二、理財規劃學一學,把你月薪的可支配收入劃分出出4份
理財這件事,除了考慮每個月的收入外,更為關鍵的就是要考慮自己的規劃,比如何時買車,承擔本金損失的程度以及期望收益等。
學習理財規劃,我建議你可以把可支配的收入劃出如下的四份:
第一份就是屬於短期支出項,也就說一定時間內的生活成本,正常來說會佔到你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
第二份是屬於需要安全保本的資產,可用於家庭應急開支的備用,一般佔可支配收入的20%左右,可用於銀行存款或者部分購買意外保險或者重疾險等來配置。
第三份是可以根據自己風險承受力考慮風險稍高的投資,一般可以佔到可支配收入的30%左右,可以不追求保本,建議用基金、股票等配置為主,如果承受不了高的風險,可以適當減少配置,換成相對風險低的理財產品。
第四份就是保本的錢,用於為自己的未來準備的長期安全穩定的錢,比如買房或養老錢等,這個部分一般佔可支配收入的40%左右,如果沒有嚴重經濟危機,基本只要追求保本,略能有收益即可,比如配置國債、貨幣基金和銀行結構性存款等。
三、從中長期行深一步看,根據家庭生命周期,也需要對理財規劃不斷調整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5個家庭的生命周期,分別是單身期、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老期。
一是單身期就是參加工作到結婚前,主要是為家庭積累資金,負擔較輕,也是可承受較高的投資風險。
這個時候年紀較輕,但是資產絕對數量少,需要將資產快速增值能力提升,可以適當提高對風險資產投資比例來達到快速增值的目的。
建議這個時候可以拿出70%比例用於投資風險大,長期回報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等,固定收益投資10%,比如銀行理財和債券產品等,現金管理類20%用於投資貨幣基金。
二是家庭形成期是建立家庭並生養子女階段,這個階段有夫妻雙薪,家庭可追求較高的收入成長率。
這是家庭消費的高峰期,重點要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設的費用支出上,可以選擇大概60%用於風險大的投資,固定收益收益變成30%,現金管理類投資降低為10%即可。
三是家庭成長期是從子女長大到完成學業為止的階段,家庭支出會隨著家庭成員固定而趨於穩定,但是子女上大學的學費雜費負擔重,可積累資產逐年增加,要開始控制風險投資。
此時抗風險能力減弱,建議要用50%用於股票或成長型基金,固定收益投資提升到40%,可以選擇債券等作為子女教育費用,現金管理類繼續保持10%。
四是家庭成熟期是子女完成學業到夫妻退休的階段,家庭成員數因為子女獨立而減少,該期間是儲備退休金的黃金時期,可積累資產達到巔峰,要逐步降低投資風險。
此時理財目標要側重存儲養老金,選擇較穩健型的投資組合。其中保持50%用於股票和成長型基金為主,另外的40%固定投資收益可以選擇銀行理財、債券等穩健投資以保障養老金存儲,剩餘10%現金管理不變。
五是衰老期是指退休到終老的階段,此時的收入以理財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為主,休閒醫療費用提高,其它費用降低,家庭會逐年變現資產,應付生活開銷,投資以固定收益產品為主。
此時只要有20%用於股票或成長型基金投資即可,固定收益投資要達到60%,現金管理部分也要提高到20%。
總之,不管你的收入是否破萬,你都要終身保持學習,投資自己,擴展人脈等,但是它與每天不斷的持續理財是不衝突的,你依然要每月設定出你的結餘資金分成四份用於理財,還要能夠根據自己家庭生命周期採取不同的理財投資策略,如果運用得當,說不定哪天就實現財務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