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vs80年代,誰才是科幻電影元年

2020-12-05 言片兒

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科幻電影的質量呈指數級增長。

在這二十年裡,人們不再懼怕浩瀚的宇宙,而是選擇擁抱太空的神秘主義和存在於數光年之外的美麗。

60年代的觀眾關注的是人類在地球上力量的未來,而70年代隨著《星球大戰》的加入,科幻電影再度復興。

70年代一結束,80年代就徹底打開了科幻電影的大門。

這些電影大多以機器人、精神能量和友好的外星人為特色。

結果,老少皆宜的科幻電影紛紛開始在影院上映。

著名導演如史蒂文·史匹柏和詹姆斯·卡梅隆不斷完善他們的製作工藝,製作出了一些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電影。

80年代的大部分科幻電影都起源於70年代,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70年代和80年代的科幻電影誰更好?

70年代的科幻電影有些陰暗

70年代的科幻電影的核心始於人們對太空探索的迷戀。毫無疑問,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是那個年代的榜眼。它催生出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系列,在我們心中停留了40多年。而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則以其標誌性的美學為這十年畫上了句號,也為80年代的科幻電影鋪平了道路。然而,這一時期上映的大多數科幻電影對未來的看法都是負面的。

例如,斯坦利·庫布裡克改編自安東尼·伯吉斯1962年的同名小說《發條橙》探討了社會中的自由意志;喬治·米勒的《瘋狂的麥克斯》加入了《500年後》、《孩子與狗》和《瘋狂輪滑》等反烏託邦科幻的行列;理察·弗萊徹於1973年執導的電影《綠色食品》以2022年為背景,講述了人們對人口過剩和氣候災難造成的大規模饑荒的恐懼。由此可見,70年代的科幻電影達成的更大共識是:未來很暗淡,戰爭隨時會爆發,氣候災難不可避免。

80年代的科幻電影具有多面性

雖然70年代的科幻電影對未來的看法有些陰暗,但隨著《星球大戰》系列的繼續,80年代的科幻電影把太空探索變成了逃避現實。比如史蒂文·史匹柏1982年的電影《E.T. 外星人》特別強調了他為任何年齡的孩子打開科幻世界的能力。當然,除了《沙丘》和《2010》等幾部令人失望但知名度頗高的影片外,80年代也有面向成人的科幻電影。

《異形2》是《異性》的第一部續集,也是雷德利·斯科特根據菲利普·K·迪克1968年的小說《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改編的續集;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開創了一個大受歡迎的系列電影;大衛·柯南伯格的《奪命兇靈》和《變蠅人》通過引入恐怖元素,來激發科幻電影的最大潛力。雖然這些電影都有自己的特點,但都無法與日本科幻電影《阿基拉》相比。80年代展現了科幻電影可以有多面性,它可能包括反烏託邦,衷心的外星人,並使阿諾德·施瓦辛格成為了一線電影明星。

70年代是開創,80年代是進取

總的來說,80年代是科幻電影的黃金年代。80年代的科幻電影打破了70年代對科幻的負面氛圍,在美學、情節、世界觀方面都有了新的認知,甚至還加入了一些恐怖元素,為我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70年代的系列電影發展到了80年代,而80年代則完善了它們。例如,《星球大戰1》是一部受人喜愛的傑作,而它的續集一次又一次地在口碑上超越前作。80年代各種類型電影之間的界限開始模糊並相互融合,這也給了科幻電影蓬勃發展的時間。

80年代還大力發展CG技術,從迪士尼第一部CG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上映開始,CG技術現在已經主導了科幻電影市場。時至今日,科幻電影仍然算得上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電影類型。當現代電影製作人重溫過去的科幻電影時,他們會把目光投向80年代,而不是70年代,這也從側面證明20世紀80年代才是科幻電影的最佳年代。

相關焦點

  • 科幻電影的盛世:20世紀70年代就是一場完美風暴
    (這樣的設定在 20世紀  60年代屢見不鮮。)1969年出版的續集《沙丘救世主》(Dune  Messiah)表現出了阿特雷德斯黑暗的一面,這時正好趕上了查爾斯·曼森謀殺案。好萊塢花了好長時間才趕上了像《異鄉異客》或《沙丘》這樣富有想像力的科幻文學品牌的腳步。「科幻電影大約落後於科幻小說20至25年。」盧卡斯的朋友、電影工作者愛德華·薩默說。
  • 追尋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但在中國本土硬科幻幾乎一片荒蕪的情況下,它引發了觀眾對中國本土科幻電影的空前關注。很多人甚至因該片的出現,稱2019年是「中國科幻元年」。實際上,雖然近20年來中國科幻電影幾乎一片空白,但更早的時候,科幻片在中國其實有過漫長而曲折的歷史。
  • 七部值得一看的上世紀50-70年代美國經典科幻電影
    二戰後美國科幻電影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商業上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小格電影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七部上世紀50-70年代的科幻影片,一起來了解下早年的美國科幻電影。1.該片為五十年代經典科幻電影,在1995年被納入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名單。2.《禁忌星球》 Forbidden Planet (1956)《禁忌星球》由弗雷德·威爾科克斯執導,沃爾特·皮金、安妮·弗朗西絲、萊斯利·尼爾森、沃倫·斯蒂文斯主演。
  • 說了多年的「科幻元年」終於要來了?科幻元年是什麼意思
    然而,近十年來,國產科幻電影卻成為稀缺類型,項目開拍的消息時有耳聞,但大多拍著拍著就「失蹤」了。如今《流浪地球》終於要上映,說了多年的「科幻元年」終於要來了嗎?四位中科院科學家參與探討《流浪地球》能否開啟新風潮?這幾部科幻電影近在眼前, 哪部是你的心頭好?
  • 致敬50年代科幻電影的遊戲,居然是飛行射擊題材
    畫面追求50年代科幻電影的風格,老電影的黑白「濾鏡」和一堆來自設定在未來的科幻元素相結合,再配上那個年代的獨有味道的音樂,就變成了一款可以玩的50年代科幻老電影——這就是當時看到《勁爆51飛行隊》宣傳片時給我的第一印象。
  • 每一年都是國產科幻電影的元年,為什麼卻沒有一部真正的科幻大片
    要過年了,在這喜大普奔的日子裡,恭喜你即將進入又一個嶄新的中國國產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說又呢?我記得從2014年開始,當劉慈欣在中影電影項目推介會上介紹自己的幾個作品都會拍成大電影,就那一刻媒體開始斷言,「明年將是華語電影的科幻元年。」
  •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後,次年在哪裡?
    而中國的科幻電影之路,有據可考的第一部自1938年由楊小仲執導、韓蘭根主演的《六十年後上海灘》始,到十七年電影時期鮮為人知的、由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少兒科幻電影《小太陽》以及大躍進背景下的《十三陵水庫暢想曲》,再到八九十年代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珊瑚島上的死光》、《霹靂貝貝》等,每一部電影的出現都多少帶有「裡程碑」的意味而名留古早中國科幻史。
  • 革命年代的科幻世界 | 故事FM
    這一次,他把目光放在了革命年代的科幻世界,準備給我們講一個,生活在革命年代的父輩,暢想未來科幻世界的故事。同樣在微信公眾號對話框回復關鍵詞「104」,你會收到故事中提及的革命年代的科幻電影——《十三陵水庫暢想曲》的觀看連結。
  • 80年代的國產科幻電影《錯位》竟能讓《流浪地球》俯首稱臣為什麼
    觀一部電影,品百態人生,今天老白給大家嘮嘮一部國產科幻電影,一提到國產科幻大家肯定想到《流浪地球》,但在《流浪地球》以前真有一部電影霸佔國產科幻題材榜首,它就是《錯位》,各位看官請細看老白給大家分析這部神仙電影。
  •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到底是哪一年?來看看科幻界大咖們的詳細解讀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火」了時間回到9個月前,主演吳京在電影《流浪地球》宣傳時說的一句話,讓熱議的「口水」足足「飛」了大半年——「今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三豐表示,之所以這麼劃分,是因為那一年遊族影業購買版權並拍攝的電影《三體》傳出了確切的拍攝消息,並且「我記得當年說是有十多部科幻電影備案。」三豐說,但隨後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電影《三體》至今仍無下文,其他拍出來的科幻電影更是屈指可數。「我覺得『元年』應該是不僅僅有爆款,還需要有後續作品跟上形成爆發才算。」
  • 西方都信了,中國海軍70年代最神秘戰艦居然是電影道具
    在中國國產艦艇發展歷史上,有一個型號撲朔迷離,有人說它真實存在,有人說它只不過是一次利用電影的「戰略忽悠」,這型艦艇就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的所謂028型「海島」級飛彈艇。電影中的海鷹號在《第二個春天》中,這艘「海鷹」號實在太過拉風,猶如穿越到70年代的未來產品。
  • 20世紀80年代最好的十五部科幻電影你看過了嗎
    【每日科技網】  雖然20世紀80年代並不是電影發展史上最好的年代,但它卻是科幻電影的黃金年代。從《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到《星際迷航2:可汗的憤怒》,這些都是80年代出品的電影。下面飄雪為你順序排列80年代最好的十五部科幻電影。
  • 中國科幻電影新元年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到底有沒有真正到來?在其後的歲月裡,中國電影工業又到底能打造出多少部讓觀眾震撼的科幻電影?早在20世紀80年代,一大批題材各異、主題超前的國產科幻片就陸續出現,包括1980年拍攝的講述科學家防止雷射武器導致世界毀滅的《珊瑚島上的死光》和1990年拍攝的環保題材的《大氣層消失》等。而1988年拍攝的兒童科幻片《霹靂貝貝》更完成了對整個70後、80後一代的科幻啟蒙,其中當然也包括77年生人的寧浩和80年生人的郭帆。
  • 20世紀70年代後蘇聯電影的發展
    1972年,蘇共中央重新思考了發展電影事業的鄭策,並頒布了 關於進一步發展蘇聯電影事業的措施 的決議,對電影的社會功能進行了定位:即從單一的教育功能轉為承認它的娛樂功能,要求電影在製作過程中重視它的商業效益,還要生產符合大眾口味又具有票房影響力的影片。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小說《銀河帝國》引爆科幻熱潮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元年」
    原標題:小說《銀河帝國》引爆科幻熱潮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元年」    阿西莫夫  4月6日,是「科幻教父」阿西莫夫逝世23周年紀念日,國內眾多粉絲在微博留言緬懷這位大師。套裝一經推出,就登上了噹噹科幻小說榜的TOP1。在這一年,越來越多的讀者成為科幻小說的粉絲。直至2014年,電影《星際穿越》的走紅給科幻市場投了一枚炸彈。「《銀河帝國》以一天接近2000套的訂單量在瘋漲。」許姍姍向記者透露,現在科幻類作品的版權越來越難拿了,近一年,版稅更是翻了4~6倍,有的作品甚至翻了10倍以上。
  • 80年代最經典的4部國產科幻電影,尤其是最後一部!
    1、《錯位》;80年代神片太牛了,竟然看到了曾經有如此超前意識的國產科幻片。雖然劇情還帶有明顯的社會主義陣營色調,但又無法忽略那一系列歐式的環境和道具設計。智能IT的角色甚至被設計具有覺醒意識,思考人類的無意義重複、愛情、甚至思考自己的存在,與人形服裝模特對視的橋段甚為創意。
  • 借《流浪地球》東風:推薦一下戰後到1980年代的日本科幻電影
    日本科幻電影起步於1926年,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達到高峰,因1990年一部日美合資大片《從太陽出擊》的失敗而一度休克。《緯度0大作戰》(1960,日美合拍)  1961年,日本國內科幻雜誌刊出科幻電影特輯。電影導演、特效工作者、評論家、雜誌編輯們共同得出結論:「近兩年科幻終於在日本紮根了」。圓谷英二的弟子中野昭慶在受訪時表示,為了讓觀眾更好地接受太空科幻片,東寶的科幻大製作電影《妖星格拉斯》將插入一首歌謠曲《我們這些太空人》。
  • 《小丑》2019電影故事背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小丑》2019電影故事背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9月18日,在金獅獎大放異彩的影片《小丑》發布全新IMAX海報。由傑昆·菲尼克斯扮演的小丑穿著紅色西裝在城市街頭洋洋自得,背景中一輛被點燃起火的汽車照亮整個夜晚。在8月底威尼斯短暫亮相後,10月4日,全球觀眾將會一睹這部電影的風採。
  • 6部歐美電影選了44首70年代金曲
    電影還未上映,以復古為賣點的原聲音樂好評就已漂洋過海。滿滿當當的30首歌,讓人不免跟《銀河護衛隊》系列的兩張Mix Tapes暗自比較一番。事實上,兩位熱愛老歌的導演早就私下溝通好了,避免彼此電影的歌曲有重複。這次,我們研究了《銀河護衛隊》第1、2部,《極盜車神》《火星救援》《猜火車2》《極寒之城》6部電影的原聲大碟共97首歌曲,為大家揭秘電影原聲的「復古風」究竟是股什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