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入園後,良好的師生關係要靠老師、小朋友及家長三方來維護,家長的行為舉止同樣影響孩子在幼兒園老師心目中的印象。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送孩子邁進幼兒園的大門之後,心中難過惶恐的不止是寶寶,家長的心中同樣充滿擔憂。
但是家長再擔心,也是有心無力,進了幼兒園的「一畝三分地」,就是幼兒園老師的管轄範圍了。有些家長關心則亂,在接送孩子時有些不妥的舉動,卻不知這給老師帶來諸多不便。
家長的不當行為,老師不好意思說,家長一定要自覺
晴晴今年剛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兒子在幼兒園裡哭,晴晴偷偷在外面抹淚,但是晴晴硬著心腸堅持送了幾天以後,兒子慢慢適應了上學的節奏,老師也說不像一開始總哭著找媽媽了。
但是好景不長,這幾天晴晴接孩子比之前稍晚一些,但也趕在了正常放學的時間,兒子卻表現得特別委屈,白天玩得很開心,一到接他放學的時候就控制不住想媽媽。
慢慢地晴晴琢磨明白了,有兩個總是提前接孩子的家長,每次來的時候都要在幼兒園門口和窗戶等處來回晃,惹得小朋友們「軍心大亂」,對此幼兒園老師也頗有微詞,但這兩個家長卻不以為然。
不恰當的接送方式,可能為幼兒園老師增加了工作難度
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是對3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
與正常九年義務教育不同,幼兒園對上學時間及紀律的管理相對寬鬆,孩子們以遊戲為主要活動,教學環境較寬鬆,這也讓家長們的接送時間有較大彈性。
在接送孩子時,在家長看來自己只是把自己的寶寶接走,但卻不知這簡單一個行為,也有可能對老師們的教學工作產生影響,時間長了,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可是會大打折扣。
接娃時最讓老師反感的三種家長,裡面有你嗎?
1. 晚接孩子
有些家長有工作或是忙於其他事務,不能及時來接孩子也是情有可原,但是既然選擇把孩子送來幼兒園,也要遵守規定的接送時間。
偶爾一次兩次接得遲了大家都會理解,但是老師們也有正常的下班時間,晚接孩子會影響老師的正常工作規律,換了誰心裡都會不悅。
2. 喧譁探看
我在接送小糖果時,就遇到過一些家長,要麼忍不住探頭探腦觀察其他小朋友,要麼旁若無人大聲喧譁,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來接孩子了。
這種行為無疑為老師的工作增加難度,擾亂正常教學秩序,原本就「定力不強」的寶寶們看到有其他家長來接,卻不見自己的爸媽,難免會委屈哭鬧,重新勾起厭學情緒。
3. 不和老師說明
家長們大多在同一時間段集中接孩子,這是老師們最忙的時候,為保證每個小朋友的人身安全,老師們會「嚴防死守」,保證是孩子的直系親屬來接。
但有些家長接孩子時十分莽撞,不和老師說明便一聲不吭地接走,為老師工作帶來很大難度,這樣的家長難免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送孩子上幼兒園,做個「印象滿分」的好家長
◆ 接送時打招呼
不論是有禮貌的孩子還是有禮貌的家長,都會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一個善意的微笑也許能讓老師開心一整天,同時也可以給孩子言傳身教,培養孩子對老師的尊敬。
◆ 有誤會及時溝通
小朋友有時表述不清,家長和老師之間很容易發生誤會,一旦覺得老師有不妥的做法,不可莽撞行事。
正確處理幼兒園糾紛的步驟:第一反覆詢問孩子,確認事實,第二詢問其他家長是否有小朋友見證,第三上門與老師溝通,必要時要求查看錄像。
有時不是孩子說謊,而是家長關心則亂,引導孩子做出錯誤描述,一旦覺得自家孩子「吃了虧」首先要弄清事實真相,然後再要說法,不放過壞人的前提是不冤枉好人。
◆ 配合老師工作
幼兒園老師對家長的某些要求基本上都是為了培養孩子的一些能力,對於能夠做到的事,儘量配合老師工作。
糖果媽媽叮囑:通過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方式讓孩子開心成長的同時,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起到正面示範的作用。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