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豬肉一年賣18億!你所謂的「體面」正在拖垮你

2020-12-04 決策心理貓

看到標題大家都知道我說的是陸步軒,當年的北大才子淪落到「豬肉佬」,他曾覺得是給母校抹黑,現如今年入18億!

也有人會說今年豬肉大漲,他掙到錢也很正常!

要知道,他第一次賣豬肉是在1999年,是賣豬肉在先,然後苦幹了很多年才掙到了錢,而不是知道了20年後豬肉價會飛上天才決定入行賣豬肉的!

一、艱難的決定

陸步軒曾經是西安市長安區的文科狀元,1985年考進了北京大學中文系。

按照我們的理解,一個文科狀元,從北大畢業,應該幹的工作是新聞記者、編輯、文學家、大學教授之類的,這才符合大家對「體面」的認知。但誰也沒料到畢業多年後的陸步軒竟然幹起了跟自己學歷、專業完全不匹配的賣豬肉的行當。

殺豬賣肉給人的印象就是髒兮兮的,尤其是夏天,蒼蠅圍著肉嗡嗡亂叫,肉鋪李瀰漫著一股子腐屍的氣味,如果前面再站一個北大的高材生在攤位上叫賣,給人的違和感很強,這事放在現在,我們都會說這是炒作無疑!

其實,賣豬肉是陸步軒迫不得已的決定!

他在大學畢業後先後做過裝修,開過小賣部,都以失敗告終,總共虧了20多萬,最窮的時候口袋裡拿不出100塊錢,中間想過要教書,混得沒辦法了,為了謀生才去賣豬肉。

他父親當時知道了這事後根本不相信他兒子賣豬肉的事實,在那裡默默地流淚嘆息;周圍人知道了都說賣豬肉還用上大學嗎,小學畢業都會賣!

那時候的他學歷有多高,面子就有多薄。二十年前的中國,只有3%的人能夠考上大學,更別說是從北大畢業了,從全國名校出來,你做得好,應該的!你做得不好,別人會說:「還北大的,就這水平」,當聽到周圍人這樣議論他的時候,他表面輕鬆,內心卻已有千斤重壓!

「北大」已然變成了他最沉重的標籤,但他撐過來了。

二、我開始有點喜歡了

他的轉機出現在2003年的一天中午,因為天氣熱,肉店半天都沒啥生意,他準備早早關店,於是胡亂扒拉了幾口飯,喝了兩瓶冰鎮啤酒,這時候有三男一女徑直走到他跟前,為首的一男的問他問他「你認識我嗎?」

他一看這個中年男人皮膚白皙,就知道是吃公家飯的,他言不由衷,臉上賠著笑顏,嘴裡抹著蜂蜜似的賠著小心說:「面熟,想不起來是在哪見過,國稅的還是地稅的?」

來人笑而不答,反問:「生意如何?」

「馬馬虎虎,混口飯吃」,他也不敢說生意好,怕稅務部門收他調節稅。

來人在這時也表明了身份,原來他是燕軍倉,是西安電視臺專題製片人,來長安辦事,曾聽人提起過他,順道前來看看。第二天,西安電視臺的專題部《關注》欄目組就對他進行了專題採訪,將他的事跡經過剪輯、整理,播出了《昔日北大生,今日賣肉郎》的專題報導,後經《華商報》的連續報導和發酵,將這個消息推向了全國!

他原已心如止水,再無奢求,卻沒想到一則報導讓他名聲大振,一時間他肉店門前,車水馬龍,門庭若市。

這聽起來有點像「流浪大師」沈巍一夜爆紅後,各種橄欖枝向他伸來,各種節目採訪都紛至沓來。

出了名之後,在2004年他被當地政府「招安」,做了12年的公務員。在期間他創辦了「屠夫學校」,直到2016年,他正式辭職,又全身心投入到了賣豬肉的事業當中。

三、它就是我的事業

現在他已經跟他北大校友合夥創立了品牌賣生鮮,去年銷售額18億,目前他正在通宵達旦地備戰雙十一,想必今年豐收年更是大賣特賣。

以前我們都認為體面人吃的都是唐僧肉,吃二師兄的肉就不算體面,現在已經反轉,能吃得起二師兄肉的那才是體面人。

所以,什麼是體面?什麼又是不體面?那些在油膩膩的環境中工作的人就不體面,而出入寫字樓,穿著名牌,吃著大餐,就算是體面了麼?

君不見有很多在髒兮兮的環境中工作完,轉頭開著豪車去吃大餐的人,也有很多平日裡乾乾淨淨地,看似體面的人下班後,在路邊為了幾塊錢的便宜跟攤主討價還價,白天風光,夜晚心酸的人比比皆是。

馮侖曾經說過:「凡是有成就的人,一開始總是背負道德的壓力,多數創業者一生都是在別人不理解,懷疑的眼光中度過,快樂程度會比外人想像的要低。所以偉大也是一種孤獨,這種孤獨不是因為沒人理他,而是由於別人的評價與自我評價不一致」。偉大時熬出來的,但凡有成就的人在初期都不會在意那些外在的體面。

電影東邪西毒裡有一句令人深刻的臺詞:

「你這種年輕人我見多了,懂一點武功就以為可以橫行天下,其實走江湖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會武功,有很多事情不能做。你不想耕田吧,有不齒於打劫,更不想在拋頭露面在街頭賣藝,你怎麼生活?武功高強也得吃飯啊」。

只要是讀了些書的文化人,像極了會一點武功的俠客,從你踏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起,甭管它是專科還是本科,是985還是211,你就很難再回去種地、養殖、開大車、擺地攤……你怕丟了你爸媽的臉,寧願在畢業後在乾淨的環境裡掙著微薄的工資,也不願弄髒自己的雙手。

雖然羅永浩現在落敗,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羅永浩說過的一句話:「未來仍然屬於我們當中那些仍然願意弄髒雙手的少數分子」。

賣豬肉的不一定就是屠夫,也有可能是一個獨一無二,風度翩翩的豬肉王子!

那些覺得在物質上體面就算體面的人,最終會將自己困在原地,踏步不前,而那些內心豐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堅持做下去的人才是真體面。

相關焦點

  • 「北大屠夫」賣豬肉,一年銷售額18億,曾說:給母校抹了黑!
    在16年前,有一個人引起了轟動,北大畢業賣豬肉,讓網友們震驚不已。當你了解了「北大屠夫」的故事,知道他去年一年銷售額18億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想法呢?陸步軒,被網友們成為「北大屠夫」,因為當年他可是西安長安區高考的文科狀元考入北大,但是他從北大畢業後,並未進入一些人們眼中熱門的行業,在經歷了一番挫折之後,選擇了做一名屠夫,賣豬肉。
  • 北大「豬肉才子」,一年靠賣豬肉掙18億,回校演講:給北大丟臉了
    你看,還畢業於名校呢,過得還不如我。"他們總會這樣說。而這些名校畢業者也便會成為這些人口中的反面教材,書呆子,被瘋狂譏諷到一文不值。我們今天所要提及的主人公也是這波被嘲諷者中的一員。他以區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北大,畢業後去賣豬肉,被人嘲笑了整整16年。他便是陸步軒。
  • 「北大屠夫」陸步軒:賣豬肉20年被前妻嘲諷,如今年入18億成傳奇
    這些都是每個人自己的想法,名牌大學畢業,就該做著很有體面的工作,否則就是浪費。什麼是體面的工作?人們很難去界定。陳步軒,北大畢業的高材生,畢業之後選擇了賣豬肉,被人議論紛紛,覺得他這麼做對不起這份學歷,事實真是如此嗎?
  • 北大狀元畢業賣豬肉,「忍辱負重」20年身價過億,一年賺了18億
    如今,「北大屠夫」陸步軒公司年產值已達到18億,而那些當年笑話他的人又在哪裡呢?壹陸步軒1966年生於陝西西安的一個農村家庭。正如陸步軒所言:「你做得好,人說你是北大的,應該的;你稍有差池,人就嘲笑你,北大的就這水平。」而「北大畢業還不是照樣賣豬肉?」這句話也成了陸步軒心頭的一根刺,讓他久久不能釋懷!
  • 北大才子畢業去賣豬肉,被嘲20年終翻盤,現年賺18億,捐母校9億
    任何人都會有低谷和失意之時,關鍵就看你是否能堅持走下去。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號稱"北大屠夫",他在職場和商場屢次失意,但他越挫越勇,最終逆風翻盤,為母校捐款9個億。在百姓眼裡,賣豬肉就是傳統的屠夫,是沒文化人幹的工作,而北大高材生陸步軒卻來賣豬肉,這就是"讀書無用論"。但陸步軒卻不以為然,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 雖然在案頭做著豬肉生意,但陸步軒依舊嚮往著"公家生活",他希望能坐在辦公室過著無憂無慮的清閒日子,而不是早出晚歸的為生活奔波。
  • 北大學子畢業賣豬肉年入18億,讀書無用論是否不攻自破?
    但是如今的陸步軒已經不再是那個僅僅靠賣豬肉維持生計的人了,截止2019年末,陸步軒靠賣豬肉賺了18個億,並且拿出9個億捐給了北大,讀書無用論的說法在他身上仿佛有雙面性的體現。妻子也為此和他離婚,並且說了一句很傷他心的一句話:"當初就是看你的北大文憑,才和你結的婚,誰知道這麼多年下來,只是一張廢紙罷了"。
  • 北大畢業賣豬肉被嘲諷20年,陸步軒年賺18億後,北大校長這樣說
    陸步軒的父親開了個賣豬肉的檔口,苦悶至極的陸步軒到父親的肉攤上幫忙。 去了幾次後,陸步軒發現,賣豬肉也有不少學問,他產生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於是,陸步軒決心擺個案子賣豬肉。
  • 賣豬肉沒什麼不好,兩位北大高材生賣豬肉現在身價百億!
    北大高材生畢業賣豬肉,賣出了北大的水準!2000年,北大中文系一個叫陸步軒的本科生畢業後「投筆從戎」,操起切刀去賣豬肉,經媒體熱炒後,在全社會引發了一場人生價值大討論,至今餘波未平。小陸可謂生逢其時,現如今他除了操起切刀砍人,恐怕賣多少豬肉也再難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一支學歷更高、數量驚人的賣豬肉大軍正在南中國悄然集結。
  • 市場上賣豬肉的檔口,一年能賺多少錢?看看賣豬肉的大姐怎麼說!
    你知道嗎,一些你看不起眼的工作,往往能使他們發家致富,買車買房。有些人就是靠在市場賣菜賣肉發家的,這個行業非常的辛苦,他們起早貪黑,幹著又髒又累的活,全年無休,但是非常賺錢,小編發現一位賣豬肉的大姐,沒幹幾年就買車買房了,那麼賣豬肉真的那麼賺錢嗎?
  • 北大才子當年賣豬肉被笑,現在年營業額18億,座駕卻出奇的便宜
    而當年有個北大的畢業生,卻因為跑去賣豬肉,被人嘲笑了非常多年。相信大家也知道是誰,他便是盧步軒。 這個錢在當年其實也是個不小的數目,最後沒辦法只能去賣豬肉了。
  • 「北大屠夫」又火了,賣豬肉20年身價過億:別說讀書沒用了,那是你沒用!
    但很少有人知道,董卿的第一學歷是浙江藝術學院(現浙江藝術職業技術學院)的表演專業(大專)。
  • 北大畢業去賣豬肉,如今50多歲的陸步軒,現在怎麼了?
    直到今年豬價大漲,他因為賣豬肉,年收入18億的事情再度上了新聞,當年的「北大屠夫」才被再度提起。2003年,一則《北大畢業生「淪落」街頭賣豬肉》的新聞報導,將陸步軒推到整個社會跟前。伴隨著嘲笑和蔑視,「北大畢業還不是照樣賣豬肉?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的言論甚囂塵上。有人開始喊陸步軒「北大屠夫」。
  • 20年過去了,當年那個賣豬肉的北大狀元陸步軒,如今怎麼樣了?
    20年前,他考上了北大後因為買豬肉而出名,後他的事跡傳遍了很多人的耳中,在這些人看來,這位買豬肉的北大生是不是有點「傻」?北大是很多人都嚮往的學校之一。這位賣豬肉的北大生就是陸步軒,20年過去了,當年那個賣豬肉的北大狀元陸步軒,如今怎麼樣了?
  • 你知道為啥牛肉羊肉是掛著賣,而豬肉是攤開來賣嗎?
    去過菜市場的朋友應該都有注意到這個現象:大部分賣牛肉、羊肉的都是掛著賣,而豬肉一般是直接放在案板上賣。這是職業習慣還是有何講究呢?先從一個故事講起,話說明朝正德皇帝被上天懲罰,要求他獨自遊途3000裡體驗民間疾苦,從而減輕罪責。
  • 「北大屠夫」陸步軒,憑什麼靠賣豬肉身家過億?
    #北大屠夫20年後還在賣豬肉#:年銷售額18億!】 陸步軒時隔二十年又一次進入大眾視野,今非昔比,現在的他已經擁有自己的品牌,開始做生鮮電商。對於「身家過億」評價,他卻仍謙虛的說,自己就是個「賣肉佬」而已。
  • 那個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陸步軒,實現了自己的追求了嗎?
    ——陸步軒《「北大」屠夫》還記得當年那個北大畢業後跑去賣豬肉的陸步軒嗎?近日一些關於陸步軒向北大捐款9億的報導將這個曾經受到社會廣泛批評的「殺豬匠」再次又拉回到大眾視野中。陸步軒,終於逆襲了?年邁的父親氣特地走幾十裡山路跑來,又氣又痛,自己苦心培養的文曲星兒子為何淪落到如此境地:「你上了大學幹這個,上大學有什麼用!」2003年,一篇名為《北大才子長安街頭賣豬肉》的報導將37歲的陸步軒窘迫地推到了鏡頭前,引發廣泛的社會討論:讀書是否真的無用?
  • 北大才子靠賣豬肉給母校捐9億,校長親自接待他,現在過得怎樣了
    ——佚名導語:說起北大和清華是很多人心儀的大學,他們為了可以考取這兩所大學,都會去努力學習,不過還是因為各種原因和這兩所學校是沒有緣分的,能成功考上這兩所學校的學生一定是學霸,北大才子去賣豬肉給母校捐9億,校長親自接待他,大家一定很好奇現在他過得怎麼樣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 北大賣豬肉畢業生:不賣豬肉我連房子都買不起
    4月15日晚,10年前曾採寫過「北大畢業生賣豬肉」報導的南都記者姜英爽,再次在長安與陸步軒面對面。一度拒絕記者採訪、反覆重申自己日子平平淡淡的陸步軒,再度與記者長談他在北大演講的酸甜苦辣,以及他畢業24年的跌宕人生。  旁白:2003年,因「北大畢業生賣豬肉」而名噪一時的陸步軒曾試過開豬肉連鎖店,但最終他成為長安區縣誌辦的一名編輯。
  • 美女因為賣豬肉而走紅,被稱之為「豬肉西施」,至今仍是單身
    不久之前在廣西了走紅了一個「豬肉西施」,聽說過很多種的西施,但是「豬肉西施」還是頭一回聽說,所謂西施就是形容長得特好看的人,所以說「豬肉西施」指的就是一個賣豬肉的而且還長得非常好看的人。而這位姑娘不僅是長得很好看,而且氣質、身材都是非常的好。很多網友很不理解,為什麼長得這麼漂亮的一個女子,要去賣豬肉呢?
  • 北大「豬肉哥」攜手回京賣豬肉
    原標題:北大「豬肉哥」攜手回京賣豬肉   京華時報訊(記者胡笑紅 張曉鴿)曾因賣豬肉而紅極一時的北大才子陳生和陸步軒重回曾經追夢之地——北京,這次他們帶來了全國最大的土豬連鎖品牌——壹號土豬,並在北京10家物美賣場以及兩家菜市場一口氣開出了12家豬肉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