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鏡頭|哪裡有需要 我就出現在哪裡

2020-12-17 湖北之聲FM1046

持續45天連軸轉熬湯劑 ,為醫院籌集近500件防護服、4000餘個N95口罩,每天往返80公裡接送同事上下班……這些數字記錄著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中藥劑師蔡澤浩戰"疫"以來的成果。

板寸頭,黑框眼鏡,操一口純正恩施口音,衣服溼漉,遠處都能聞到其身上的藥香。這是同事們對蔡澤浩的第一印象。蔡澤浩說,"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此次疫情期間中醫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自1月25日,醫院被設為集中收治發熱患者定點醫院後,中醫部根據國家衛健委中醫診療指南,組織院內中醫專家聯合選定5大協定方劑,針對性滿足輕、中、重、危重、出院患者康復需要,實現住院患者全覆蓋。雖然整個湯劑熬製量相當大,但是整個團隊頂著巨大壓力,在各自崗位上堅守。

蔡澤浩正在清除藥渣,每袋藥渣重達40斤

浸泡、煎煮、合併、包裝、分裝,在醫院的煎藥房,蔡澤浩和同事們每天都會依承古法為全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職工熬製湯劑,人均一天2袋藥量,日熬製袋裝湯劑千餘份,熬藥工作從早8點持續到晚8點甚至更晚。除需注意火候、時間、放水量等經驗技術外,除藥渣也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據蔡澤浩介紹,每天要和同事們清除中藥渣800餘斤,來回取除藥渣20多趟,一天下來,衣服一直被汗水浸溼,從未乾過 。

同時,為了緩解醫院防護物資緊缺的局面,蔡澤浩利用下班和休息時間,多方籌措求援。在實習帶教老師的幫助下,蔡澤浩第一時間聯繫到愛心企業,向醫院定向捐贈N95口罩近千個,防護服數百件、移動紫外線消毒機、消毒液等物資。蔡澤浩說,自己因工作需要,抽調至發熱門診發藥,深知防護物資對戰疫一線的重要性,只有保護好醫務人員,才能更好抗擊疫情。非常感謝愛心人士在危難之際,伸出援助之手。

蔡澤浩利用休息時間,為醫院籌措物資

武漢公共運輸全面停運後,醫務人員上下班成了難題。家住漢陽陶家嶺的蔡澤浩考慮到同事出行不便,主動開啟了互助接送模式,每天主動接送家住姑嫂樹、後湖、七裡廟等地的醫務人員上下班,往返公裡數從原先的30公裡飆升至80公裡。蔡澤浩說,戰"疫"疫期間,哪裡有需要,我就出現在哪裡。

湖北之聲記者 羅冰 通訊員 劉望

相關焦點

  • 「輔警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一名駐村輔警的戰「疫」故事
    「輔警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一名駐村輔警的戰「疫」故事 「請鄉親們注意!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李根義無反顧地衝到了抗『疫』一線,用責任和擔當護佑一村人的安康。坨院街道新街村位於城鄉結合部,有 19個村民小組,外來人口多,民情複雜,1萬多的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是外地人口。疫情防控像一座大山,壓得村支「兩委」透不過氣來。「我熟悉村裡的情況,我來!」
  • 「老師在哪裡,課堂就在哪裡!」——援甘教師的戰「疫」故事
    新華社天津4月5日電題:「老師在哪裡,課堂就在哪裡!」——援甘教師的戰「疫」故事新華社記者周潤健「安老師,您不回來,我們的學習怎麼辦啊?」援甘教師安娜,原計劃在2月24日左右返回甘肅清水縣繼續自己的支教工作,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她的計劃。「孩子們,別擔心,老師在哪裡,課堂就在哪裡!」
  • 戰「疫」有我!聽閔行少年的戰「疫」故事(2)
    戰「疫」小先鋒 我有行動力 君蓮學校 陶以諾 君蓮學校四(2)班的陶以諾,在居家戰「疫」的日子裡,用滿滿行動力,詮釋新時代「美德少年」的戰「疫」行動力。
  • 醫師葉星明: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受訪者供圖 今天是我在大別山區域中心上班的第3天,根據工作安排我們這一組接管20多個新冠肺炎患者。經過幾天的溝通,我們與患者很快「熟絡」起來。在下午例行查房時,58床患者周阿姨的一番話,讓我感動許久。 周阿姨激動地說:「葉醫生,等我康復,我要帶著我的家人去湖南、去長沙,感謝你們這些救命恩人。」
  • 中國發布丨北京西城紅會的抗疫先鋒:哪裡有需要 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
    疫情發生後,按照北京市西城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北京市西城區紅十字會黨組迅速行動,動員和組織全體班子成員、黨員幹部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戰「疫」爆發恰逢春節長假,黨組成員停休,迅速成立防疫領導小組、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各項防疫工作制度、細化每個環節,積極為北京市西城區委區政府狙擊疫情做好服務保障;每天安排一名幹部值班,確保上情下達、下情上報,信息暢通,為戰「疫」爭取時間,力爭第一時間將北京市西城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傳達到位、落實到位、反饋到位。
  • 江西萬安:聞「疫」而動 群眾哪裡需要我 就去哪裡
    舍小家為大家,協助社區防疫防控  「各位鄉親聽我一言,突如其來新肺炎,黨和政府發號令,黨員幹部戰一線。防控疫情是大事,如今我再勸一勸……」戴著口罩,身穿紅馬甲,手提音響的萬安縣水利局疫情巡防小分隊正在責任片區內的小區裡轉悠,音響裡循環播放著近日一段萬安方言版的疫情防控知識快板。疫情巡防隊伍一共有32人8支小分隊,都是由該局黨員幹部自發成立的,每天1-2支隊伍在指定區域巡防,宣傳當前疫情防控知識,勸阻居民串門、聚會等群體活動。「現在疫情形勢這麼嚴峻,我是黨員,群眾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
  • 「徐聞縣許姐志願者協會」會長許程聰—— 「我不怕,哪裡有需要,我...
    「有困難我們一起扛,我們永遠都是一家人!」在忙碌中抽時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許姐語氣堅定。連日來,許姐都在賓館忙活,1月27日晚上,她乾脆住到了賓館裡,這樣一來可以更方便提供志願服務。以下是記者根據許姐口述整理而成的「戰『疫』日記」,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冬日中的一抹溫暖,與湖北同胞們一道,心連心肩並肩,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戰「疫」:黨旗在冰鳥「疫」線高高飄揚
    「把黨旗扛在戰『疫』一線,共產黨員跟我上」!帶著監獄黨委的重託,支部書記、公司經理蹇繼村,立即向公司黨員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冰鳥公司全體黨員火速集結,面向黨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莊嚴宣誓:「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穩產保供應,戰『疫』保安全」!
  • 【身邊好人】郴州李春平:哪裡需要哪裡上
    截止2月4日,李春平共勸阻關停洗浴中心60餘家,KTV20餘家、網吧20餘家,清查賓館60餘家,發放宣傳資料數千份,「我是兵,我是警,哪裡需要哪裡上!病痛可以折磨我的身體,但絕對磨滅不了我抗「疫」的決心和信心。」李春平有力地說道。
  • 同樣是抗疫劇,《在一起》比《最美逆行者》高在哪裡?
    自這部抗疫劇播出之後,風評就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邊紛紛稱讚這部劇讓人感動;另一邊瘋狂吐槽這部劇讓人尷尬。於是在這部劇播出的三天後,豆瓣評分低達2.4,甚至還有下滑趨勢。由於該劇屬於抗疫劇,讚美的是在抗疫中無私奉獻的最美逆行者,所以豆瓣直接關閉了評分通道。
  • 不忍卒讀的一則戰「疫」筆記
    這是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發來的一則戰「疫」筆記。筆記的作者鈕霞是該局一級主辦、機關黨總支副書記,她的愛人為火神山醫院專家組副組長、重症二科主任李維勤。讀完這則戰「疫」筆記,記者淚水模糊了雙眼。下面就是鈕霞的這則戰「疫」筆記:等春暖花開,等你戰勝歸來這段日子,是我這一生中難忘的經歷,混亂、疲憊、焦灼,但也勇敢、堅定、溫暖。我從沒有像此刻這樣,懷念往日平凡的生活。
  • 陳新:「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
    陳新:「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他笑笑:「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我是黨員,理應衝在群眾前面,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草草吃了幾口飯,就迅速驅車趕到了值守現場。當晚,陳新一人頂著冷冽的寒風,在鐘山花園小區門口負責進出人員和車輛的體溫測量、信息登記及勸返等工作,平時工作細緻的他耐心地幫居民解答各種疑問。
  • 「警營記者」:疫「戰」前線用鏡頭記錄初心
    新年伊始,一場疫情突如其來,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位50多歲的宣傳員,他舍小家,顧大家,投入到戰「疫」當中,他和遵義公安全體民警、輔警全力以赴,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團結一致,奮力戰「疫」。戰「疫」中陪伴他最多的是鏡頭和筆頭,他將鏡頭對準了身邊那些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最可愛的人」,他一直在宣傳別人,卻很少提及自己,他就是貴州省餘慶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宣傳工作者羅勝謨。
  • 黨徽閃耀 凝聚起「戰『疫』,我在」的稅務力量
    【原標題】黨徽閃耀 凝聚起「戰『疫』,我在」的稅務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西稅務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主動擔責盡職,積極投身戰「疫」抗疫戰場,啟動「非接觸式」網上服務「加速鍵」,從出臺「五落實、五辦好」十項措施到以大數據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從發揮職能到聯防聯控
  • 鄭輝才:黨員和醫生的雙重身份讓我義無反顧加入這場戰「疫」
    鄭輝才告訴記者,籤下請戰書的那一刻,他不禁聯想到了以前看的武俠小說,「心中湧上壯志豪情,我覺得這時候該是我們上了。」 鄭輝才2002年參加工作,作為一名工作了十多年的呼吸科醫生,他臨床經驗豐富,「這次抗擊新冠肺炎,我們呼吸科醫生有很多可以做的。(戰「疫」)是我們的專業,更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
  • 【戰「疫」進行時】「疫」無返顧打造敦城「安全港」
    【戰「疫」進行時】「疫」無返顧打造敦城「安全港」 2020-02-19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衣戰士」湖北戰「疫」日記:「我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交匯點訊 目前,揚中市已有三批醫療隊赴鄂支援,他們有的已經在戰「疫」一線緊張有序地開展救治工作,有的正在接受上崗前的培訓考核,隨時準備投入戰鬥。2月12日晚上,他們從湖北武漢最前線發回了戰「疫」日記,有的輕鬆描摹卻真摯鮮活、有的落筆莊重且飽含深情……  桑寧的戰「疫」日記:「我做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今天(12日),我做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 「疫」不容辭——福清市醫院骨科護士們的戰「疫」故事
    培訓結束後,護士長何秀珠向2名未下班的護士問起:現在醫院需要大家支援一線,你們能上嗎? 「我未婚,沒負擔,讓我上!」 「我剛結婚,沒負擔,我也能上!」 大家深知一線戰場在召喚。隨後,何秀珠便在科室群裡看見「護士長,我報名!」「護士長我來,我可以的!」等無數句湧現。
  • 豆瓣青年,為「疫」而戰!
    豆瓣青年,為「疫」而戰!而戰的 青年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我是「青春郫都」,讓我們一起攜手同行!還有學生幹部們青年朋友們放下學習和工作積極投身、勇擔使命「國家養我長大,現在到我報恩。」
  • 「巾幗不讓鬚眉」,她們用手中的筆和話筒戰「疫」!
    新聞工作者雖然沒有披上白色戰袍, 沒有穿著綠色軍裝 卻也毅然決然地衝在了一線 同樣表現出「哪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