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劉秀劇照
漢光武帝劉秀被稱為最仁慈的開國之君,因為他在建國後沒有「狡兔死,走狗烹」,善待了開國功臣們,一句「娶妻當得陰麗華」引出的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故事更是為光武帝加分不少。但皇帝哪有單純的愛情,在劉秀愛情故事的背後是勾心鬥角的政治博弈,是一位叫郭聖通的女人的黯然離場。
王莽
西漢後期,皇權衰微,因為商業壟斷、土地兼併、官商勾結等原因形成了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豪強地主勢力。豪強地主上欺朝廷,下壓百姓,以至於貧富差距懸殊,「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西漢的社會矛盾空前激烈,仿佛坐在火山口上一樣,統治階級中的部分開明人士展開自救。公元9年,王莽代漢開始一系列改革,意圖解決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但一方面王莽急於求成,很多措施脫離實際,難以執行;另一方面改革損害了豪強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抵制,王莽新政反而激化了各種矛盾,再加上天災頻發,一時間天下皆反,形成了赤眉、綠林等數十夥義軍,導致王莽新朝滅亡。
豪強地主作為西漢政權的既得利益者,天下大亂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特別是義軍大多由社會底層的破產者組成,打土豪分田地是常規操作,因此豪強地主們紛紛選出代言人爭奪天下。經過西漢的長時間發展,黃河以北各州郡人口眾多、經濟發達,這一地區的歸屬可以決定天下大勢,當時有句童謠「得不得,在河北」,可見這一地區的重要性,而河北地區的豪強地主勢力最終押注在劉秀身上。
漢光武帝劉秀劇照
劉秀能夠獲得河北豪強地主的青睞,主要是因為兩點。一是劉秀能力、品格都是出類拔萃,特別是公元23年的昆陽之戰,讓劉秀聞名天下。公元23年,綠林軍擁立西漢宗室劉玄稱帝,建立更始政權,公開打出恢復漢朝的旗號,震動天下。王莽為了殺猴駭雞,集結42萬精銳大軍,向昆陽方向進攻,誓要消滅更始政權。當時更始政權在昆陽地區僅有不到兩萬人的守軍,幾位主將主張棄城退守荊州,而僅是偏將軍的劉秀以「合兵尚能取勝、分散勢難保全」的理由拿過了戰事主導權,積極尋求援兵,主動出擊,親率3千精銳迂迴進攻敵軍大本營,斬殺王莽軍主將,42萬敵軍直接崩盤,覆滅於昆陽城下。王莽軍主力一戰盡喪,幾個月後王莽政權就垮臺了,劉秀「一戰摧大敵,頓使何宇平」。
二是劉秀前往經略河北的時候,幾乎一無所有,豪強地主都是精明人,雪中送炭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昆陽之戰讓劉秀名聲大噪,也使其遭到更始帝劉玄的猜忌打壓,劉秀的哥哥大司馬劉縯被殺,劉秀麾下的兵馬也都被剝奪了。劉秀為了消除更始帝的殺心,不但不為哥哥劉縯服喪,還整日吃喝玩樂,甚至大辦婚事迎娶了朝思暮想的陰麗華為妻;而新婚不到三個月,劉秀就重金賄賂更始帝的寵臣、左丞相曹竟,獲得前往河北的機會,脫離了更始帝的控制。更始帝說是讓劉秀鎮慰河北州郡,但沒給他任何兵馬,就給了個大司馬的名號,和一根代表更始政權的節杖;而當時的河北州郡屬於群雄割據,特別是西漢宗室趙繆王之子劉林、廣陽王之子劉接扶持的王郎政權,公開懸賞捉拿劉秀,弄得無兵無權的劉秀非常狼狽。這種情況下,以上谷太守耿況、耿弇(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位)父子為代表的一批河北豪強地主,自帶乾糧、兵馬、地盤,投靠劉秀,受到重用,成為東漢開國的肱股之臣。
漢光武帝劉秀和郭聖通劇照
公元24年,劉秀為了獲得更多河北豪強的支持,親赴在當地紮根百年,有巨大影響力的真定王府,迎娶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這就是一場政治聯姻,雙方各取所需,劉秀獲得了地盤、兵馬、政治影響力,真定王府的富貴得到了保障,郭聖通就是一個代表盟約的吉祥物,沒有自主權,至於劉秀迎娶不到一年的原配妻子陰麗華的意見更是無人在意。聯姻之後,河北豪強紛紛來投,大量城池不戰而降,劉秀勢力飛速壯大,從幾乎孑然一身的鎮慰河北,到「跨州據土,帶甲百萬」,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公元25年六月,劉秀公開稱帝,徹底和更始政權決裂。
劉秀稱帝後一件大事就是從陰麗華和郭聖通中選一個皇后,看似二選一,實際上皇后必須是郭聖通。從天下大勢來說,劉秀勢力當時群敵環伺,幽州、關中、南陽、淮陽等地多線作戰,而劉秀的依靠只有河北豪強,籠絡住河北勢力對劉秀至關重要。而就在劉秀稱帝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劉秀政權便發生了多起反叛,特別是真定王劉楊意圖謀反的事件更是說明河北內部不穩,為了安撫河北派勢力,劉秀冊立郭聖通為皇后,就連參與謀反的真定王府也沒遭到清算。
從陰麗華和郭聖通個人來說,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特別是大勢力繼承人問題至關重要,郭聖通為劉秀生下了健康的長子劉疆,而陰麗華當時沒有孩子,也沒有人敢賭她將來能不能生下男丁。另外當時劉秀手下的臣子除了幾個南陽老鄉之外,其他都是到河北之後投靠過來的,大多數人只認識郭聖通,對陰麗華根本沒有了解,在東漢建立過程中完全沒有陰麗華的身影,立陰麗華為皇后難以服眾。拼作用、拼功勞、拼資歷、拼子嗣,郭聖通都完勝陰麗華,劉秀也不能違逆眾人的意見。
漢光武帝劉秀劇照
劉秀依靠豪強地主支持建立了東漢,隨著天下一統,豪強地主勢力也隨之繼續壯大,但豪強地主兼併土地、壟斷地方、插手軍隊,對皇權是極大的威脅,因此公元36年消滅各方割據勢力,東漢統治深入人心之後,劉秀開始對內部出手。首先是公元37年收繳兵權,360多位開國功臣,特別是豪強地主出身的功臣,或主動,或被動的上交兵權,只擔任沒有實權的顧問虛職,軍隊由出身貧寒的劉秀南陽老鄉們統領;廢除西漢時的地方兵制,所有軍隊統一收歸中 央,地方官員不能掌兵。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劉秀將兵權牢牢握在手中,確保了此後一系列改革的順利實施。
公元39年,劉秀下令清查全國田地和人口數量,特別是豪強地主隱匿的土地、人口數量,以便國家收稅,一下捅了馬蜂窩。豪強地主的根基就是對於土地、人口的壟斷,自然不願意讓劉秀動他們的奶酪,各地官吏陽奉陰違,對於豪強地主的土地、人口瞞報、少報,對於升鬥小民的家產卻錙銖必較,弄得民怨沸騰。劉秀嚴懲欺上瞞下的官員,郡守一級的大官就殺了十多人,表明清查土地人口的決心,這激起了豪強地主更大規模的反抗,大規模動亂爆發,史書記載「郡國大姓及兵長、群盜處處並起,攻劫在所,害殺長吏。郡縣追討,到則解散,去復屯結」,特別是河北豪強的根據地青、徐、幽、冀四州更是動亂的根源,嚴重動搖了剛剛一統的東漢政權。
劉秀調動大軍,剿撫並用,平定叛亂,正巧這時候交趾郡徵側、徵貳姐妹起兵造反,劉秀和豪強勢力各退一步,相互妥協,合力消滅外敵。豪強地主放棄對於地方政權的壟斷、不再大規模兼併土地、按時繳納賦稅;而劉秀不再深入徹查豪強地主的財產,給與他們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
漢光武帝劉秀和陰麗華劇照
經過兩年的激烈博弈,劉秀打壓了豪強勢力,擺脫了被豪強勢力掣肘的局面,真正做到了「總攬朝綱」,終於在公元41年廢除皇后郭聖通,立陰麗華為後。雖然史書上各種描寫劉秀多麼愛陰麗華,但我真看不出來,首先劉秀娶陰麗華的時候正處在危險中,隨時可能被更始帝殺死,誰跟劉秀扯上關係都可能倒黴,結婚不是坑陰麗華呢麼?其次新婚不到三個月,劉秀就將陰麗華扔在更始帝統治下,自己前往河北了,後來自立稱帝之前也沒想著先將陰麗華接過來,他就不怕更始帝殺人麼?最後,結婚不到一年,劉秀就明媒正娶了一位新妻子郭聖通,兩人如膠似漆;而對於陰麗華,離家到稱帝這幾年時間,劉秀就一直沒聯繫過。
劉秀愛陰麗華也是有限的,特別是在江山社稷面前,公元41年廢立皇后的舉動也有政治考量。郭聖通本身就是個聯姻的工具,身上帶著河北豪強勢力的印記,而皇長子劉疆身邊的親信也大都是豪強出身,劉秀費了大勁才將豪強勢力打壓下去,自然不希望在下一代帝王的時候讓他們捲土重來,換皇后、換太子勢在必行。另外隨著劉秀對於豪強勢力的打壓,劉秀的同鄉南陽功臣集團慢慢壟斷朝堂,這幫朝臣天然更親近同樣南陽出身的陰麗華,郭聖通和皇長子劉疆在朝堂上的根基喪失,自然佔不住權位,只能退位讓賢。
帝王的美好愛情只會存在於電影、電視劇、小說等文藝創作中,在現實中永遠要為江山社稷讓路。漢高祖劉邦深愛戚夫人,但劉氏江山的穩固延續需要呂后,最終戚夫人母子慘死;漢武帝劉徹寵愛鉤弋夫人,但怕8歲的劉弗陵幼主登基,女主亂政,最終立子殺母。漢光武帝劉秀也是一樣的,比祖輩幸運的地方就是最終他愛的人有助於江山社稷,兩人才能終成佳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