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全文)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3日電 北京時間3日中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闡述中國對進一步促進中印尼關係和中國-東協關係發展的構想,以及中國的和平發展理念。演講全文如下:

  尊敬的印尼國會馬爾祖基議長及各位副議長,尊敬的印尼人協希達多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尊敬的印尼地方代表理事會伊爾曼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各位議員朋友,各位部長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阿巴嘎壩!大家好!今天,有機會來到印度尼西亞國會,同各位朋友見面,我感到格外的高興和親切。

  我是應蘇希洛總統的邀請,對素有「千島之國」美稱的印度尼西亞進行訪問。這是我這次東南亞之行的第一站,是傳承友好關係之旅,也是規劃合作之旅。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在座各位朋友,向兄弟的印度尼西亞人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20年前,我曾訪問過貴國,親身體驗了印度尼西亞發展情況以及豐富多彩的自然和文化。20年彈指一揮間,但那時的情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依然歷歷在目。再次踏上這片美麗的大地,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兩國關係的旺盛活力,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近年來,在蘇希洛總統領導下,印度尼西亞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努力,開創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力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我衷心祝願印度尼西亞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兩國友好關係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長期交往的過程中,兩國人民共同譜寫了一曲曲交流交融的華彩樂章。正如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印度尼西亞民歌《美麗的梭羅河》所描述的那樣:「你的源泉來自梭羅,萬重山送你一路前往,滾滾的波濤流向遠方,一直流入海洋」。中國和印尼關係發展,如同美麗的梭羅河一樣,越過重重山巒奔流向海,走過了很不平凡的歷程。

  早在2000多前的中國漢代,兩國人民就克服大海的阻隔,打開了往來的大門。15世紀初,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每次都到訪印尼群島,足跡遍及爪哇、蘇門答臘、加裡曼丹等地,留下了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佳話,許多都傳誦至今。幾百年來,遙遠浩瀚的大海沒有成為兩國人民交往的阻礙,反而成為連接兩國人民的友好紐帶。滿載著兩國商品和旅客的船隊往來其間,互通有無,傳遞情誼。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對來自爪哇的奇珍異寶有著形象描述,而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則陳列了大量中國古代瓷器。這是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動例證,是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實詮釋。

  在上世紀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歷史進程中,兩國人民始終相互同情、相互支持。新中國成立後,印度尼西亞是最早同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1955年,中國和印尼兩國同其他亞非國家攜手合作,在萬隆會議上共同倡導了以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為核心的萬隆精神。萬隆精神至今仍是國與國相處的重要準則,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中國和印尼兩國1990年實現復交、2005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關係由此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這次訪問期間,我同蘇希洛總統共同宣布將中國和印尼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的是讓兩國關係繼往開來、全面深入發展。現在,我們兩國互信不斷加深,雙邊關係政治基礎更加牢固。兩國務實合作領域更加廣泛,既有經貿、金融、基礎設施、能源資源、製造業等傳統領域,還拓展到航天、海上等新興領域,可謂「上天」、「入海」,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和印尼共同建設的泗水—馬都拉大橋,是目前東南亞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合作完成的加蒂格迪大壩灌溉面積達9萬公頃,將給當地民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中國和印尼在重大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不斷加強,兩國關係越來越具有地區和全球影響,對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具有積極意義。這些都堪稱新時期中國和印尼友好關係的重要標誌。

  印度尼西亞人民常講:「金錢易得,朋友難求。」我們兩國人民的真摯情誼,就是這種千金難求的寶貴財富。2004年12月26日,平靜的印度洋驟然發生9級強震,並引發了大規模海嘯,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遭受重大生命財產損失,世界為之震驚。海嘯發生後,中國政府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當天就宣布向包括印尼在內的受災國提供援助,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對外救援行動。在中國,從工廠到機場,救援物資一路綠燈,一架架飛機滿載著中國人民的愛心飛往亞齊等災區。中國國際救援隊是第一支抵達亞齊的國際救援隊,他們在短短13天裡救治了1萬多名受災群眾。當地群眾見到他們,不少人學會了用漢語說:「中國,北京,我愛你。」中國民眾也自發以各種方式對印尼災區人民表達慰問、提供捐助。杭州市有一位老人,自身家境並不富裕,老伴患病長期住院,他本人也剛做完手術,但為了讓印尼災區孩子繼續讀書,他捐出了辛苦積攢下來的1000多元人民幣。錢雖不多,但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印尼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誼。

  同樣,在中國人民遇到嚴重自然災害時,印尼人民也向中國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區人民急需救援。印尼第一時間向中國人民伸出了援手,派出醫療隊趕赴災區。印尼醫療隊抵達災區後,不顧災後餘震的危險,夜以繼日工作,診治了260名災民,為844名居民和120名學生提供了義診。印尼醫療隊隊員在回國前把身上所有錢物全部捐給了災區。印尼人民也自發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有的專程來到中國駐印尼大使館,表達他們的祈願和祝福。印尼民眾的舉動讓中國人民深受感動。這樣的故事,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中數不勝數,充分印證了中國和印尼都有的一句成語,叫做「患難與共」。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中國和東協國家山水相連、血脈相親。今年是中國和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中國和東協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方高度重視印尼在東協的地位和影響,願同印尼和其他東協國家共同努力,使雙方成為興衰相伴、安危與共、同舟共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為雙方和本地區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為此,我們要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堅持講信修睦。人與人交往在於言而有信,國與國相處講究誠信為本。中國願同東協國家真誠相待、友好相處,不斷鞏固政治和戰略互信。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中國和東協國家人民勇於變革創新,不斷開拓進取,探索和開闢順應時代潮流、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開了廣闊前景。我們應該尊重彼此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尊重各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和實踐,堅定對對方戰略走向的信心,在對方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牢牢把握中國—東協戰略合作的大方向。中國願同東協國家商談締結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共同繪就睦鄰友好的美好藍圖。中國將一如既往支持東協發展壯大,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區域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

  第二,堅持合作共贏。「計利當計天下利。」中國願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擴大對東協國家開放,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東協國家。中國願提高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水平,爭取使2020年雙方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中國致力於加強同東協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中國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願支持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包括東協國家開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願同東協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協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願通過擴大同東協國家各領域務實合作,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同東協國家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第三,堅持守望相助。中國和東協國家唇齒相依,肩負著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責任。歷史上,中國和東協國家人民在掌握民族命運的鬥爭中曾經並肩戰鬥、風雨同舟。近年來,從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從抗擊印度洋海嘯到抗擊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我們各國人民肩並著肩、手挽著手,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應該摒棄冷戰思維,堅持倡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共同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我們應該深化在防災救災、網絡安全、打擊跨國犯罪、聯合執法等方面的合作,為本地區人民營造更加和平、更加安寧、更加溫馨的地區家園。中國願同東協國家進一步完善中國—東協防長會議機制,就地區安全問題定期舉行對話。對中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方面存在的分歧和爭議,雙方要始終堅持以和平方式,通過平等對話和友好協商妥善處理,維護雙方關係和地區穩定大局。

  第四,堅持心心相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保持中國—東協友誼之樹常青,必須夯實雙方關係的社會土壤。去年,中國和東協國家人員往來達1500萬人次,每周有1000多個航班往返於中國和東協國家之間。交往多了,感情深了,心與心才能貼得更近。我們要促進青年、智庫、議會、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等的友好交流,為中國—東協關係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撐,增進人民了解和友誼。中國願向東協派出更多志願者,支持東協國家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等領域事業發展。中國倡議將2014年確定為中國—東協文化交流年。今後3到5年,中國將向東協國家提供1.5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

  第五,堅持開放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漫長歷史進程中,中國和東協國家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享譽世界的輝煌文明。這裡是充滿多樣性的區域,各種文明在相互影響中融合演進,為中國和東協國家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相互促進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礎。我們要積極借鑑其他地區發展經驗,歡迎域外國家為本地區發展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域外國家也應該尊重本地區的多樣性,多做有利於本地區發展穩定的事情。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和東協共同體、東亞共同體息息相關,應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多元共生、包容共進,共同造福於本地區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一個更加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符合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時代潮流,符合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和巨大發展潛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對未來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明確了奮鬥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百年夙願,也是中國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必要條件。「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前進道路上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要使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美好生活,需要付出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們將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推進現代化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是傳遞友誼的正能量,為亞洲和世界帶來的是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中國願繼續同東協、同亞洲、同世界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當前,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印尼人民也在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總體規劃、謀求民族崛起。為實現我們各自的夢想,雙方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攜手合作,更需要兩國有識之士參與其中,腳踏實地去耕耘、去努力。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蘇希洛總統創作的一首歌,名字叫《寧靜》。那是2006年10月,蘇希洛總統來到中國廣西出席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會議間隙,他在灕江上產生了創作靈感,提筆寫下了一首優美的歌詞:「快樂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斷循環,我與夥伴,共同度過那美好時光。」蘇希洛總統在中國的山水之間觸景生情,想起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家鄉,說明我們兩國人民是心相通、情相近的。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個友好使者,架起了一座座友誼橋梁,打開了一扇扇心靈之窗,我們兩國人民友誼才得以穿過歷史長河、跨越浩瀚大海,歷久彌堅,歷久彌新。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代表著兩國交往的未來和希望。我和蘇希洛總統一致同意,兩國將擴大並深化人文交流,今後5年,雙方將每年互派100名青年訪問對方國家,中國將向印尼提供1000個獎學金名額。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中國和印尼友好的大潮當中,兩國友好交往事業一定會薪火相傳、興旺發達。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中國和印尼兩國有16億人口,只要我們兩國人民手拉手、心連心,就將匯聚起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巨大力量,就可以創造人類發展史上新的奇蹟。中國人民和印尼人民要攜手努力,共同譜寫兩國關係發展的嶄新篇章,開創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共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貢獻。德裡馬嘎西!(謝謝!)

相關焦點

  •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
    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時強調共同譜寫中印尼關係新篇章攜手開創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美好未來    10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
  • 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全文)
    新華社雅加達10月3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攜手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    (2013年10月3日,雅加達)
  • 習近平在雅加達會見印度尼西亞國會議長馬祖基
    10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雅加達會見印度尼西亞國會議長馬祖基。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新華社雅加達10月3日電(記者 金晶 孟娜)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在雅加達會見印度尼西亞國會議長馬祖基。    習近平表示,我同蘇西洛總統一致決定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方願同印尼方加強戰略溝通,推動經貿、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中國全國人大和印尼國會有著良好合作關係。
  • 習近平在秘魯國會的演講(全文)
    1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國會發表題為《同舟共濟、揚帆遠航,共創中拉關係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新華社利馬11月21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秘魯國會發表題為《同舟共濟、揚帆遠航,共創中拉關係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 習近平印尼演講談古代交往 釋放和平發展信號
    昨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昨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國會發表了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印度尼西亞民歌《美麗的梭羅河》)●快樂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斷循環,我與夥伴,共同度過那美好時光。(蘇希洛總統在灕江創作的歌曲《寧靜》)■ 釋疑演講地點是如何選擇的?習近平主席是印尼國會建成以來,首位在此發表演講的外國國家元首。他在建築群的4號廳內演講,為何選擇這裡?
  • 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
    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新華社阿斯塔納9月7日電(記者魏建華 周良)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盛讚中哈傳統友好,全面闡述中國對中亞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政策,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其作為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
  • 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印度尼西亞副總統布迪奧諾
    10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雅加達會見印度尼西亞副總統布迪奧諾。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新華社雅加達10月3日電(記者孟娜 周檬)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在雅加達會見印度尼西亞副總統布迪奧諾。    習近平表示,中印尼關係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兩國合作互補性強。我同蘇西洛總統對中國印尼各自地位及兩國合作的戰略意義有深刻認識和高度共識,我們一致決定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這為兩國合作開闢了新的更廣闊前景。
  • 習近平用印尼語向觀眾問好:阿巴嘎壩!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3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以下為演講摘要:  北京時間10月3日11時,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攝影:蔡靖驫  尊敬的印尼國會馬爾祖基議長及各位副議長,尊敬的印尼人協希達多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尊敬的印尼地方代表理事會伊爾曼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各位議員朋友,各位部長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阿巴嘎壩!大家好!今天,有機會來到印度尼西亞國會,同各位朋友見面,我感到格外的高興和親切。  我是應蘇西洛總統的邀請,對素有「千島之國」美稱的印度尼西亞進行訪問。
  • 習近平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
    尊敬的印尼國會馬爾祖基議長及各位副議長,尊敬的印尼人協希達多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尊敬的印尼地方代表理事會伊爾曼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各位議員朋友,各位部長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阿巴嘎壩!大家好!今天,有機會來到印度尼西亞國會,同各位朋友見面,我感到格外的高興和親切。
  • 習近平在比利時演講: 談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全文)
    國家主席習近平1日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 4月1日,在歐洲之行最後一站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往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談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習近平強調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註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指出為了把中歐關係推向前進,中歐雙方需要加深相互了解,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 當地時間上午11點35分許,習近平在比利時國王菲利普陪同下步入演講大廳。在熱烈掌聲中,習近平發表演講。
  • ...會5日上午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2018.11.05 10:09【習近平: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5日上午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表示,各國應該堅持包容普惠,推動各國共同發展。「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國人民共同願望。人類社會要持續進步,各國就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佔。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是一條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
  • 習近平用印尼語向現場觀眾問好:「阿巴嘎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3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以下為演講摘要:尊敬的印尼國會馬爾祖基議長及各位副議長,尊敬的印尼人協希達多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尊敬的印尼地方代表理事會伊爾曼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各位議員朋友,各位部長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阿巴嘎壩!大家好!今天,有機會來到印度尼西亞國會,同各位朋友見面,我感到格外的高興和親切。
  • 習近平主席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赴印度尼西亞出席亞非領導人...
    共譜中巴新篇章 同繪亞非新願景——習近平主席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赴印度尼西亞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全掃描  新華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劉莉莉 閆亮)春暖時節,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今年首次出訪。
  • 吳邦國在巴西國會大廈發表重要演講(全文)
    新華社巴西利亞9月1日電 正在巴西訪問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當地時間8月31日在巴西國會大廈發表了題為《加強友好合作 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加強友好合作 實現共同發展——在巴西國會的演講
  • 24小時國際要聞TOP10:習近平主席在英國倫敦金融城發表重要演講
    【要聞一】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發表重要演講    當地時間10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市政廳發表題為《共倡開放包容共促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強調中英要堅持以長遠和戰略眼光,開放包容的心態,合作共贏的理念,開拓進取的精神,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
  • 盤點習近平主席首訪演講中的詩章與典故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31日電(通訊員 李晗 )3月22日至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坦尚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了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在圓滿完成上述行程後,國家主席習近平31日上午乘專機回到北京。本次訪問,是我國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外交的開局之旅。
  • 胡錦濤主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演講(全文)
    5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重要演講。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專題: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新華網東京5月8日電 國家主席胡錦濤8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了重要演講。演講全文如下: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演講(2008年5月8日,日本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尊敬的白井克彥校長,尊敬的河野洋平先生,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首先,我感謝白井克彥校長的邀請。有機會來到著名學府早稻田大學,同青年朋友和老師們相聚一堂,我感到十分高興。
  • 【老外談】習近平主席達沃斯演講 倡導和平與共同繁榮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7日出席了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這是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出席這一論壇。習近平主席發表了主旨演講,他強調,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以及各國人民交往。這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第一次,中國國家主席出席在瑞士舉行的達沃斯論壇,這是論壇組織者數年來翹首以盼的,正因如此,2017年的達沃斯論壇也必將成為世界經濟論壇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無論是此次論壇的參與者還是各國記者都認真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的演講。近來,英國脫歐、川普贏得美國大選、法國極右勢力也不斷上升。
  • 習近平在哈發表演講 古今故事講述中哈友誼
    昨日,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昨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他以哈薩克斯坦諺語開篇,自2100多年前的張騫出使西域、成就絲綢之路,到現代各國協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哈關係與中國中亞政策問題娓娓道來,為中國與中亞各國描繪出美好願景,妙語連珠引來臺下陣陣掌聲。
  • 習近平主席博鰲演講引用多個典故,你知道來歷嗎?
    習近平主席博鰲演講引用多個典故,你知道來歷嗎? 央視新聞客戶端4月10日消息,今天(4月10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