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生、工作成功的3個關鍵要素

2020-12-11 遠見讀書會

世界知名企業家、「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人生歷經多次失敗、患病、公司倒閉等重重難關,跨越挫折與苦惱後,不僅創立了「京瓷」、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更重建瀕臨倒閉的日本航空!

回顧自己的一生,他感謝那些生命中幫助過自己的貴人,提出了決定人生、工作成功的3個關鍵要素。

01受挫的少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稻盛和夫才13歲。他的家鄉鹿兒島因為空襲而燒成一片灰燼,家裡的房子也全都燒光了。

他們家開設印刷廠,原本是相對寬裕的家庭,但是房子和工廠全都因為空襲燒光了,這下子是真的窮到連生活都有困難。

1944年春天,他從鹿兒島小學畢業,參加了中學考試。他從小就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王,聽到比自己還差勁的人都要去考中學,身為帶頭大哥的他怎麼可以不去?於是同樣也參加了當地最好的中學:「一中」的考試。當時他根本沒有用心讀書,輕率地想著,沒事、拼一下就行了。

結果他真沒考上。

每當見到過去那些聽自己使喚的小嘍囉們,身穿一中制服在路上走著,心裡苦澀悲慘的感覺,到現在他都還記得。

02別放棄!還有路可走

就在那年的年底,他患了結核病。那時候的結核病,人家都說是不治之症。用持續發燒的身體,第二次參加了名校一中的考試,還是沒考上。他心裡想,自己生著病,乾脆就放棄讀中學了吧。那年頭,有很多人是小學畢業就去工作了,父母親也都表示:「沒辦法了。」

結果他的一位叫做土井的老師說:「你,無論如何都應該去讀中學。只有小學畢業是不行的。」老師幫他填了另一家私立中學(鹿兒島中學)的申請表,在空襲猛烈的情況下,頭戴防空頭巾去為他提出申請。

回程來到他家,「我已經幫你交出申請書了。就算身體微微發燒,也一定要去參加考試哦。」說完才離開。因為土井老師的熱誠,他去參加了考試,因此得以進入鹿兒島中學就讀。

正是那位老師,拯救了稻盛和夫陷入絕望谷底的心。

「別放棄!還有路可走。」

土井老師這麼說。他是在他的熱誠堅持下,參加了考試。如果不是土井老師,他恐怕就是小學畢業直接去工作了。

03曲折動蕩的學生時代

雖然父親一直期待他中學畢業後就去工作,不過他一再懇求父母讓他上高中。同時也是鹿兒島中學校長的辛島正雄老師,成了他的導師。他是一位優秀而且人品高尚的老師。同時稻盛和夫慢慢開始認真讀起書來,成績也跟著變好了。

入學當初的成績不過在中段水準,畢業的時候已經進步到前段左右,讓他因為「只要肯做也能辦得到」而建立了自信心,同時親身體驗到努力必有回報。

接著,原本打算高中畢業後就在當地銀行上班,幫忙家計,辛島老師卻建議他說:「你去讀大學吧。」

「請讓和夫去讀大學。他似乎具備了一些其他學生身上所沒有的特質。」老師幾次來到家裡,試圖說服他的父母。

老師說,只要拿了獎學金,不夠的去打個工,應該就足以應付自己的生活了。最後他父母終於讓步表示,因為家裡很窮,如果可以自己打理一切的話,就可以繼續讀書。

自從決定要考大學之後,稻盛和夫就老是叨念著:「因為自己的腦袋不靈光,所以要比別人加倍努力。如果人家加倍努力,他就要付出五倍的努力。」像句口頭禪似的,連晚上也不睡覺,拼命讀書。

然後他參加了大阪大學醫學院藥劑科的考試,還是沒考上。

由於中學考試已經有過兩次失敗的經驗,心想:「這次一定要成功!」拼了命用功準備才去應試,結果還是不行。因為實際狀況並不容許他再重考,所以後來選了考試日期比較晚的鹿兒島大學工學院,總算在最後關頭進了大學。

04生命中的貴人

在如此曲折動蕩的人生中,邂逅了這些伸手相助的人們,對稻盛和夫之後在工作上的態度、處事方法、還有想法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他認為,至今陸陸續續邂逅的這些了不起的貴人,多虧有他們的相助,才有今天的他。土井老師、辛島老師,是他們鼓勵與協助他繼續升學。在後來的工作上也不斷接受許多人的善意支持。

對於這些貴人不計較利害得失所給予的協助與善意,是否有心坦率地接受,或許將使人生有著不同的變化。

05決定人生的三要素

稻盛和夫先生相信:無論是誰,想要在人生、工作、以及學業表現上有好結果。都可以以下面這樣的方程式來決定:

人生、工作的結果=想法X熱忱X能力

這個方程式,解決了很多人覺得自己能力很普通,懷疑是否可以取得人生成功的疑問!因為,除了個人能力,還有其餘兩個更重要的要素。

這樣一個成功方程式,正是通過他自己的人生經歷所構思出來的。

首先第一個要素是「能力」。稻盛和夫在鄉下地方完成學習之後,進入到社會。雖然拼了命用功讀書,自認為還算優秀,但他認為自己在學識上的能力好像並不是那麼的傑出。

所以他認識到,人生不是單憑能力來決定,應該還有其他的要素才是。

因此,第二項要素就是「熱情」。自己究竟擁有多大的熱情,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

我的能力或許並不強,但是唯有熱情,我不想要輸給任何人。

所以他決定付出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他認為,雖然大家都說自己「在努力當中」,其實那種程度的努力是不夠的。「是不是真正付出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的熱情強度非常重要。

如果能力不足,就更要比他人燃燒更加倍的熱誠。

想法」改變人生。比起「能力」與「熱情」,更為重要的要素是「想法」。這是個人所持有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內心所抱持的思考方式。

對於事情是否進展順利,有人會非常擔心,帶著悲觀的想法。但是另一方面,有人則是態度樂觀,認為一切都會安好。全都因人而異。

像是有些人會因為自己的環境惡劣,因此而變得自卑。但也有些人即使現在貧苦艱困,卻為了養活家人而正面積極地努力奮鬥。

換句話說,想法這種東西,可以從負數一百到正數一百。相對於能力與熱情只有從零到一百的正數,想法卻連負數都有。

單憑一個想法,人生就會為之一變。

當初稻盛和夫在找工作的時候,因為失意差點走入黑道。突然轉了念頭,才在緊要關頭站穩了腳步。後來經由老師的引薦進入京都某公司任職,開創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

始終正向積極,擁有開朗的心境。持續抱持這樣的想法,即使身處運氣不好的環境下,也能跨越難關。

稻盛和夫將自己一生的心得,特別是如何度過逆境和失敗經歷寫進自己的書裡!

稻盛和夫《心:一生的囑託》,匯集稻盛和夫畢生最發人深省的箴言和思想精華。讀書讓人明智,一套好的書籍能讓你提高自己的人生智慧,實現「人生逆襲」。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人生不過一條公式,懂得套用的人,絕對不會差!
    如果你希望把未來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走向成功的人生,建議你看看《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為啥要看這本書?稻盛和夫耄耋之年,復盤超過半個世紀的經營經驗,他不斷追問、思考和拼盡全力的努力行動,成就了波瀾壯闊的一生,也構成了他一心想要寫下《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的核心內容。
  • 稻盛和夫: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成敗
    人的「能力」只是其中的一個要素,而且需要和「思維方式」及「熱情」相乘(而不是相加)才能得出最後結果。也就是說,後天的努力可以極大地開拓和改變人生,這和稻盛和夫六項精進中的「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一致的。如果擁有的是負面的思維方式,那麼即便擁有能力和熱情,結果也會變為負值。
  • 《心》: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
    被譽為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是很多企業家們追逐的榜樣。他用自己的人生哲學經營出京瓷,KDDI 兩家世界 500 強企業。另外,他在危難之際受任日本航空會長,並且帶領日航轉危為安,重回行業寶座。
  • 人生艱難時!稻盛和夫給年輕人忠告,給了現在的馬雲3大啟發
    幾乎每一次,稻盛和夫都非常熱心地,向馬雲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經驗。第一次稻盛和夫給馬雲的建議是: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那樣的工作才靠得住。第二次稻盛和夫告訴馬雲,要樹立更高遠的目標,自己的定位決定了自己的地位。
  • 「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給我一個破產公司,我還你3個世界第一
    中國著名企業家馬雲和任正非都是稻盛和夫的粉絲,馬雲創辦阿里巴巴初期就對稻盛和夫很仰慕,曾經專門3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還成為了好朋友。2008年馬雲的公司發展遭遇了瓶頸,馬雲心急如焚,專門去求助稻盛和夫,希望能從稻盛和夫身上學到一些秘而不宣的經營秘訣,幫助阿里渡過難關。
  • 《稻盛和夫》出版
    《稻盛和夫》 曹岫雲著 東方出版社 2010年3月出版 (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內容簡介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事業成功之餘,稻盛和夫在1984年創立「稻盛財團」,同年創設「京都賞」,以表彰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卓越貢獻的人士。他的主要著作有《活法(修訂版)》、《活法貳——超級[企業人]的活法》、《稻盛和夫的哲學》、《企業家成功之道》、《敬天愛人》、《愣頭青的自傳》、《稻盛和夫的應用哲學》、《你的願望一定能夠實現》等。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4個人生忠告,讓你遠超同齡人
    稻盛和夫一生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又在78歲高齡出山助日航「起死回生」,被稱作日本「經營之聖」。晚年時他創辦「盛和塾」,專門培養經營人才,許多亞洲企業家奔赴日本希望能從他身上得到成功經驗。馬雲曾3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向他請教經營之道。
  • 稻盛和夫:成大事的人有3個特徵,看似不起眼,關鍵時卻有大作用
    27歲創辦京瓷,52歲創辦KDDI,65歲出家將自己的股份全部送給員工,78歲還俗出任破產日航CEO,這就是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人生。華為總裁任正非曾說:我們都不如稻盛先生,只有追隨的份。稻盛和夫之所以這麼受人敬佩,不僅是因為他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行為,令眾多企業家,學者嘆服。從平民子弟到經營之聖,88歲的稻盛和夫將自己一生的所學所思都寫在了自己的書裡,想讓社會上的年輕人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彎路,獲得人生的幸福。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稻盛和夫給年輕人這些忠告!
    近日,稻盛和夫塾長又一力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正式對外出版發行,本書是稻盛先生復盤自己一生的經營哲學、人生智慧的凝結升華,從「道」的層面鼓勵人們培育美好心根,從而穿越逆境,收穫事業的成功以及幸福的人生。
  • 稻盛和夫: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稻盛和夫說:「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心中所描繪的夢想必須用人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去實現。這是我一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稻盛哲學: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稻盛和夫,世界兩大500強企業的創辦人,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
  • 稻盛和夫:人生不過是一條簡單的公式,就看你會不會套用!
    如果你希望把未來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走向成功的人生,小編建議你看看《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稻盛和夫是誰?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出身農村,沒錢沒背景,卻能經營出兩家500強公司:一家是在他27歲時創辦的京瓷;另一家是他在52歲時創辦的第二電信。
  • 稻盛和夫收官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新書發布會成功舉辦
    5月27日,由人民郵電出版社與中國盛和塾共同主辦的「在逆境中開闢未來——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新書發布會」成功舉辦。書名:《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作者:【日】稻盛和夫出版日期:2020年5月定價:59.00
  • 人生真正的意義在哪裡?稻盛和夫:其實很多人都弄錯了
    稻盛和夫並不是很在意,他繼續之前的工作,任何人在不知道真實情況的前提下,根本看出來這個和別人喝酒聊天,開講座的人是個剛剛得知自己患癌的病人。稻盛和夫在醫院做了胃部切除手術,幾個月後,稻盛和夫出院,馬上就去了寺廟出家,法號「大和」。出家後的稻盛和夫和普通僧人一樣,穿著樸素,粗茶淡飯,念經化緣。
  • 稻盛和夫《心》:人生精進之格言
    稻盛和夫的《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2020年6月出版,這本書是稻盛和夫回首近90年的人生跨度,復盤超過半個世紀的經營理念,總結出「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要達到利他之心這樣的境界,正如稻盛和夫所說,凡人要達到開悟的境界,是不可能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磨練自己的心靈,哪怕是一小步,也要向開悟的狀態靠近,這種持續的努力,可以說就是人生本身。
  • 稻盛和夫: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磨練自己的靈魂
    稻盛和夫說:不管你多麼富有,多麼有名,死亡到來時,只有靈魂可以走向那個世界。這時候,你一生的辛苦,在多大程度上磨練了你的靈魂,淨化了你的靈魂,這才是最重要的。為了提升心性、豐富心靈,就必須努力工作。稻盛和夫認為,只有這麼做,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 稻盛和夫:我人生最大的財富,就在於一句話
    「任正非也曾:「稻盛和夫的京瓷擁有全球一流的化學家與物理學家,我們趕不上他。我自愧不如,只能追隨。」稻盛和夫有句話值得所有企業經營者學習:」動機至善,私心了無「這八字真言,可以貫徹我們的一生。當時的稻盛和夫已經取得非凡的成就了,獲得很高的地位和權力。在這時選擇接受日航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如果沒有拯救成功,他可能面臨的是失去所有。所以,聰明和智慧的 分界線在於此,聰明人只會趨利避害,利用自身聰明的天賦去投機取巧,是走捷徑,是賺快錢。
  • 《稻盛和夫自傳》:經營之聖給年輕人的人生哲學
    當時就想,這麼厲害的人物,那他的人生一定有很多經歷和經驗。在量化生產以前,大家都是日復一日的熬夜加班,有人對稻盛和夫說:這就像是馬拉松,應該合理的配合節奏。但是對於稻盛和夫而言,作為新人,本就是處在馬拉松的末尾,如果還不在開始的時候百米衝刺,怎麼會有勝算呢。其實這對於我們自己而言,也是這樣的,你以為人生的起點都是一樣的嗎?當然不會,每個人想要努力得到的,就得在起步的時候全力奔跑。
  • 稻盛和夫: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通往成功的路
    他認為,努力地工作其實意味著,不要把別人分配的工作當成一種任務,而應該完全地投入進去,這樣你才能盡情地享受與每一項工作交互,然後完成它的過程。 人們常說:經營戰略最重要,經營戰術不可少。但是稻盛和夫認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通往成功的路。
  • 稻盛和夫:我人生中的巨大財富,就來自這一句話
    他進入到這家企業時,這家企業就已經危機四伏,時常發不出工資,工人還經常組織罷工,工作環境也很惡劣。一段時間後,跟他一同進入企業的同事都紛紛辭職。當時稻盛和夫所在的部門,正在研發一種新型材料,雖然條件艱苦,但至少還有努力的方向,所以稻盛和夫決定留下來拼一把。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工作?為什麼而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答
    人活著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就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78歲高齡挽救日航於危難中早在2010年,已經78歲的稻盛和夫受到日本首相的邀請,想讓他出山拯救有著半個世紀歷史的日航。當時,所有的人都為稻盛和夫捏了一把汗,怕他「晚節不保」。但是,稻盛和夫還是答應了,不過他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以零薪水出任日航CEO;二是他將不帶團隊去日航,因為他公司內部沒有人懂航空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