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換句話說命運和一個人的性格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就像膽子大、做事果敢的人,才有可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但是懦弱,自卑的人,很難獲得成功。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父母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長大之後才更加的容易成功。
6歲前孩子如果有這些表現,說明已在自卑邊緣
1. 做事畏畏縮縮
孩子一般做事情不會太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初生牛犢不怕虎」。
所以孩子是不會像大人一樣那麼會察言觀色,看別人的臉色辦事情,如果孩子在6歲之前做事情畏畏縮縮 ,看到別人的臉色不對,就不敢繼續做下去了,這樣的孩子很開始有些不自信了。
2. 沒有主見
情商高的孩子不但做事情有主見,而且不會總是依賴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一定會有出息。
而那些對自己不自信的孩子,往往不敢實行或發表自己的意見,久而久之就變得越來越沒主見,做事情總是依賴他人。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有主見,首先就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多鼓勵孩子,不要總是非否定孩子的一些你不能理解的行為。
3. 喜歡發脾氣
好奇嗎?喜歡發脾氣的孩子怎麼能和自卑扯上關係?
發脾氣說明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調節心情,是遇到挫折和失敗時發洩的一種手段。脾氣越大的孩子說明,內心被挫敗感佔據的,長此以往就會發展成「自卑」感。
父母如何幫孩子走出困境?
1. 陪伴孩子
治癒孩子「自卑」最好的良藥就是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最親近的人,多抱一抱孩子會讓孩子很有安全感,感覺到非父母的愛,讓孩子存在感慢慢提升,漸漸地也就會增強孩子的自信。
2. 時常鼓勵孩子
對於那些自卑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經常鼓勵他們,增強自信心,不要讓孩子覺得「我不行」。
孩子自卑的大部分原因,都與父母日常經常否定孩子有關係,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多的鼓勵孩子,即使是管教,也不要總是「不能這麼幹,不能那麼幹」,而要耐心的跟孩子解釋原因,不然孩子可能會把「不能」的原因歸咎於自己身上。
3. 培養孩子的主見
從小就要教育孩子要有自己的主見,遇到事情要多問問孩子的想法,多與孩子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事情完成的時候,表揚孩子,誇誇他哪裡做的好,這樣下去孩子一定能成為有主見的少年。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6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