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了馬鞍山這座城市,作為安徽第三大城市,的確潛力無限,但安徽還有些城市GDP沒有過千億,比如銅陵、池州、黃山這三座城市,GDP總量只有八九百億。
但要說最窮的城市,那肯定是非黃山莫屬了,2019年黃山的GDP總量只有818億,實在是太低了。
但讓人意外的是,黃山知名度一直不錯呀,為什麼黃山發展不起來,以至於現在還是四線城市呢,接下來我們來聊聊黃山這座城市。
一、地理位置不好
黃山是安徽地級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在安徽、江西、浙江三個省份的交界處,之前我們就討論過這個問題,這樣的地理位置,基本上不可能發展起來,太偏了,省會一般也不太願意優先發展這些邊界城市。
除非像滁州、馬鞍山這種城市,隔壁就是南京,而黃山基本哪個省會都不靠,南昌、杭州、合肥都隔著幾百公裡。
就拿省會合肥來說,就有320多公裡,從黃山到合肥,開車的話要四個多小時,黃山發展不起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第二,沒有穩定的工業
黃山我們知道這座城市,純屬是因為黃山風景區,被譽為天下奇山,五嶽之首,享譽全球。
雖然黃山風景區在黃山市,但黃山自身的根基實在是太弱了。
根據黃山的GDP分布來看,第三產業佔比57%,高達470多億,一大半的GDP都來自於旅遊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
而黃山第二產業增加值不過才280多億,可以說黃山是沒有什麼穩定的工業的,基本上長期依賴於黃山風景區、徽文化帶來的旅遊行業。
但旅遊行業顯然很難撐起一座城市的發展,我們可以看一下黃山的風景區,清一色的999+,旅遊業相當不錯,但也就收個門票、住宿費用。
去年黃山市一共接待了7400萬的遊客,但旅遊收入只有660億,而合肥接待1.28億遊客,旅遊收入就有1700億了,同等條件下,黃山市的旅遊業也遠不如合肥。
當然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黃山市的人口只有140萬,是全省人口最少的地級市,如果算人均GDP的話,黃山能以5.8萬位居全省第八的位置。
黃山註定只能成為一個小而美的城市,沒有辦法往更高發展,地理位置不行,本地除了旅遊業,也幾乎沒有其他穩定工業,人口就不可能淨流入,未來黃山的GDP可能依舊長期墊底。
但超越池州、銅陵、淮北幾座城市問題應該是不大的,畢竟旅遊資源擺著呢。
你看好黃山未來的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