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
如何讓兒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生的不凡故事?疫情過後如何對兒童開展生命教育?這些問題的答案在6月6日舉行的「2020中國出版協會兒童閱讀好書榜——生命教育主題」書單發布活動上一一揭曉。
「這場疫情給我們帶來了教育和啟示,我們要尊重科學、敬畏自然、珍愛生命。」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鄔書林表示,「我們要把這種認知傳給下一代,用古今中外的知識來哺育孩子,讓他們的身體是健康的,知識是健全的,境界是高尚的。」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野霏表示,「本次活動是『北京書市』的主場活動。兒童是未來,在疫情過程中有一個關於兒童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全面閱讀要從兒童抓起,培養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記者了解到,「2020北京書市」於6月5日開幕,是北京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的前提下,首個開啟的群眾性大型文化活動。6月6日舉行的「2020中國出版協會兒童閱讀好書榜——生命教育主題」書單發布童書47本,其中多部書籍內容與抗擊疫情有關。
在活動現場,一本名為《人民戰疫》的連環畫引起記者注意,全書30幅畫全部以國畫工筆寫意的形式呈現,描繪了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畫面,建設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場景,以及疫情期間人們日常生活的瞬間。
「1月23日從新聞中看到武漢封城,隨後北京也取消了廟會,才真正感覺到疫情形勢的嚴峻。國家珍視每個人的生命,全國各地的醫生紛紛報名馳援武漢,對我們觸動很大。」談起策劃《人民戰疫》的初衷,北京錦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原創連環畫故事作者劉恩東向記者表示,「我還為這本書寫了主題曲《戰疫》,配有音頻和二維動畫。」
劉恩東告訴記者,在翻閱百萬字資料和圖片後,他在2月14日完成了2500餘字的書稿,並請74歲高齡的連環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羅希賢先生進行圖畫創作,「原本這些畫需要4個月左右時間完成,但羅先生被全民抗疫精神感動,每天工作18個小時,歷時一個月時間高質量地完成了創作,繪畫人物形態近千人,各種運輸車輛近百輛,飛機幾十架……」
對於《人民戰疫》上榜,「是對我們的激勵和鞭策,今後會出版更多關於兒童教育、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好書。在新時代,新的連環畫應當而且必須是時代精神的記錄者、表達者、傳播者。」劉恩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