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和香港、澳門回歸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一國兩制」和香港、澳門回歸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2-12    [

列印

] [

關閉

]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改革開放以來,為促進臺灣問題的解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鄧小平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從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發展戰略全局出發,在毛澤東、周恩來關於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思想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一國兩制」的構想首先是針對臺灣問題提出來的,是黨中央經過長期醞釀,認識逐步深化的結果。早在1955年,黨中央就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設想,接著又提出準備同國民党進行第三次合作,並為此做了大量工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為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1978年12月16日,中國政府就中美建交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臺灣是我國的神聖領土。臺灣人民是我們的骨肉同胞。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是包括臺灣同胞和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我們的一貫政策是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我們希望臺灣同胞和全國人民包括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一起為祖國統一大業繼續作出貢獻。這是黨和政府第一次在正式公開場合沒有使用「解放臺灣」的提法,反映了中國政府的對臺政策將作出重大調整。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表達了大陸人民對臺灣同胞的思念之情,宣布了尊重臺灣現狀,爭取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並建議兩岸實行通航、通郵、通商,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進行交流。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在會見臺灣、香港知名人士時進一步指出:「我們要力求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種情況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臺灣的現狀也可以不變。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一個區,還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這是鄧小平關於「一國兩制」的最初構想。9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談話,就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問題提出九條方針政策。其中包括:建議舉行國共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合作;國家實現統一後,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並可保留軍隊等等。這些都表明,「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已經形成。

    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在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滋時說:「九條方針是以葉劍英副主席的名義提出來的,實際上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是他第一次明確提出「一國兩制」的概念,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正確道路。

    「一國兩制」的構想首先被成功地運用於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香港和澳門問題是殖民主義國家侵略中國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中國人民一直強烈地期盼能收回這兩塊領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成功實現了香港、澳門的回歸。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在會見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時,明確闡述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隨後,經過兩年的正式談判,1984年12月19日,雙方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英國政府將在當日把香港交還中國。隨後,經過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等一系列工作,香港回歸的各項準備陸續完成。1997年7月1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香港升起,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在解決香港問題的過程中,澳門回歸的問題也提上日程。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經過談判,1987年4月13日,中葡雙方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此後,經過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等一系列工作,澳門回歸的各項準備順利完成。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澳門升起,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開創了港澳兩地和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進步事業作出的新貢獻。

    實踐證明,我們黨制定的「一國兩制」方針,順應了時代潮流和歷史趨勢,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體現了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人民願望的精神,不僅使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順利實現,而且推動了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與祖國統一大業的歷史進程。

    

相關焦點

  • [視頻][三十年檔案] 香港澳門回歸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成功實踐
    進入[晚間新聞]>> 專題:新聞頻道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特別節目    央視網消息(晚間新聞):今天是澳門回歸祖國九周年紀念日。
  • 香港回歸,「一國兩制」的世界意義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29日至7月1日赴香港,出席這兩個活動,並視察香港特區。此時的香港,世界矚目,中國期待,港人興奮。彈指一揮20年。香港回歸所創造的「一國兩制」模式,是中國的成功,也是香港的成功。香港回歸為中國打開了一個窗口,香港回歸為世界樹立了一個榜樣。香港回歸為中國打開了一個窗口。
  • 我駐加大使:「一國兩制」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
    人民網渥太華12月13日電(記者吳雲)我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今天在渥太華舉行的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招待會上表示,「一國兩制」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叢培武在致辭中說,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回到祖國懷抱。20年來,澳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居民安居樂業,對外影響日益彰顯。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 香港政界人士贊「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
    香港社會各界日前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令特區政府施政更具高效率和高效益,亦令澳門社會民心更加和諧穩定。港媒評論紛紛指出,「愛國愛澳」成為澳門全社會的核心價值,澳門用發展實踐有力揭示「國家好,澳門就好;澳門好,國家更好」。
  • 澳門回歸二十年,「一國兩制」彰成效
    12月12日,肖建國大使在東當地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帝汶郵報》發表題為《澳門回歸二十年,「一國兩制」彰成效》的英文署名文章,介紹「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並就香港問題、澳東合作等闡明立場。全文譯文如下:
  • 澳門回歸20年:推進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
    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當代中國研究所「一國兩制」史研究中心、《當代中國史研究》編輯部、中國人民大學臺港澳研究中心在北京聯合舉辦主題為「澳門回歸20周年歷史經驗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展開熱烈討論,以總結澳門回歸20年來的歷史經驗,為進一步推進「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行穩致遠提供智力支撐。
  • 同樣是「一國兩制」,看看澳門和香港驚人差距!
    17年過去,這座被時光雕刻下深深印跡的南海古城如重獲新生般煥發著生機,「一國兩制」的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抽枝,綻放出絢麗的花朵。昔日澳門荷影稀疏,如今正在成為名副其實的「蓮花寶地」,一派繁榮、進步、和諧的景象展現於世……  澳門比香港晚回歸兩年,回歸前,其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發展水平遠不及香港。澳門回歸十五周年後,各方面發展水平都已超越香港。
  •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香港和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後被英國和葡萄牙殖民主義者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佔。中國人民一直強烈地期盼能收回這兩塊國土。進入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以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更成為中國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和鄧小平從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尊重歷史和現實,以偉大的遠見卓識,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創造性構想。「一國兩制」構想首先被成功地運用於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中國政府按照「一國兩制」方針,通過艱難的外交談判,終於成功解決了香港回歸問題。
  • 香港澳門回歸時間 香港澳門回歸是哪一年
    導語:對於我們的祖國來說,香港和澳門一直是而別的兩個地區,因為他們曾經被分離,後來幾經周折才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在每年的香港回歸紀念日裡我們都會一直慶祝一番,那麼香港澳門回歸是哪一年呢?下面來看看香港澳門回歸時間吧!
  • ...社評: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意義非凡——慶祝澳門回歸...
    澳門特別行政區歲至弱冠,步入成年。從回歸前百業凋敝、治安不靖、人心浮動,到新生後煟然勃興、物阜民豐、政通人和,昔日黯淡的南海小城華麗轉身,祖國的美麗蓮花綻放迷人光彩。20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澳門特區和社會各界攜手開創了史上最好發展局面,社會和諧穩定,民主政制穩步發展,對外交往不斷擴大,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民生福利明顯改善,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 澳門回歸二十年,鑄就「一國兩制」典範
    請叫我兒時的乳名,澳門!我想回歸,母親!」1553年,葡萄牙人在澳門取得居住權,在此建立殖民地443年。1999年12月,澳門回歸祖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澳門回歸二十年,鑄就「一國兩制」典範,南海明珠,璀璨奪目。
  • 同樣是一國兩制,香港與澳門的差距如此驚人!
    澳門比香港晚回歸兩年,回歸前,其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發展水平遠不及香港。澳門回歸十幾年後,各方面發展水平都已超越香港。這是為什麼?不妨做一簡單對比:香港1997年回歸時人均GDP是2.7萬美元(遠高於兩年後回歸的澳門),到2013年香港人均GDP才勉強達到3.8萬美元。17年積累增幅不到四成。香港回歸那年GDP總量是大陸的18%,到2013年已下滑到不足大陸的3%。1997年,北京、上海、廣州的GDP之和都遠不及香港。
  •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一國兩制」   (1)提出者: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2)含義:「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 「一國兩制」創造「澳門奇蹟」
    國際媒體20日紛紛就澳門回歸5周年發表評論,關注胡錦濤主席參加5周年慶典和強調澳門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的政策是完全正確。評論認為,澳門回歸後,經濟飛速發展,社會超級穩定  發揮示範作用  時事社報導說,1999年從葡萄牙回歸中國的澳門,20日迎來回歸5周年。
  • 政治關鍵詞·一國兩制|中國收回香港、澳門是怎樣實現的?
    「一國兩制」內容雖然是針對解決臺灣問題提出的,但在實踐中首先被運用到解決香港、澳門回歸問題上,並取得成功。中國收回香港和澳門是怎麼談成的?英國殖民主義者通過三個不平等條約割佔了香港。新界佔整個香港地區面積的92%,香港的能源和主要工業都在這裡,離開新界,香港島和九龍無法獨立存在。英國極不願意把香港歸還給中國;但面對強大的中國,英國沒有其他選擇。中國堅持收回香港,但同時希望保持香港繁榮穩定。1981年12月,中共中央做出收回香港的決定,並確定了兩條原則:一是一定要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不能再晚;二是在恢復主權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穩定和繁榮。
  • 回歸四年政通人和 澳門傳媒盛讚「一國兩制」
    回歸四年政通人和 澳門傳媒盛讚「一國兩制」 今天出版的澳門報章也紛紛發表文章,高度評價「一國兩制」方針在澳門的成功實踐。  《澳門日報》文章指出,澳門一派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的景象,彰顯「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文章說,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四年來,戰勝了一個又一個挑戰,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就,一步一個腳印,為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添磚加瓦。
  • 在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的局面使我國存在下列哪
    在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的局面使我國存在下列哪些法律衝突?( ) A.人際法律衝突 B.中央和地方的法律衝突 C.時際法律衝突 D.區際法律衝突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區際法律衝突是一國內部不同地區的法律制度之間的衝突,如「一國兩制」。
  • [新聞資料]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神聖領土,近代以來,相繼被英國和葡萄牙殖民者霸佔。中國歷屆政府都對收回香港和澳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隨著新中國國力的強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香港和澳門的回歸終於提上議事日程。
  • 「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澳門回歸20年,南海明珠綻放璀璨光芒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後,祖國統一大業進程中又一歷史豐碑!澳門的回歸,標誌著外國人佔領和統治中國領土的歷史徹底終結。用「一國兩制」方式和平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是鄧小平創造性提出的科學構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
  • 澳門繁榮進步體現「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海外人士盛讚澳門回歸...
    原標題:綜合消息:澳門繁榮進步體現「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海外人士盛讚澳門回歸20年發展成就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連日來,海外各界人士積極評價澳門回歸中國20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認為澳門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治理體系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