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兒騎馬迎親 八抬大轎接媳婦

2020-11-21 天中晚報

天中晚報訊 全媒體記者 趙紅梅

1月14日,在新蔡縣餘店鎮後李莊出現一隊傳統古裝迎親隊伍,吸引了不少村民駐足觀看。他們舉辦的傳統婚禮熱鬧非凡,嗩吶齊奏,鑼鼓同響,男騎高馬,女坐花轎,新郎、新娘穿著傳統服飾……

據了解,在鄉村每到臘月是到外務工的農民回來過年的日子,而這時候也是鄉村集中結婚的的好日子,而這對小夫妻也常年在外打工,在大城市見多了西方式的結婚也就不新鮮了,於是小倆口回到家鄉,想到舉辦傳統婚禮結婚方式,真是太棒了!

現在結婚還是以西式婚禮居多,像這家特色花轎娶親,在鄉村是難得一見,所以也是引發周圍百姓圍觀。八抬大轎更是格外顯眼、迎親隊伍等都很有民俗特色。駐足的村民高興地說:「古時講究八抬大轎,明媒正娶,如此用心的婚禮真的太棒啦!祝這對新人百年好合,一生甜蜜!」

天中晚報原創文圖(視頻)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迎親遭遇山洪 八抬大轎娶她回家
    洪水沒能阻擋迎親,八抬大轎迎娶新娘子。 視頻截圖連續兩天的暴雨衝毀了迎親路, 門前的必經之路變成了一條河。迎 親車輛被阻隔,眼看著婚禮無法繼續 進行,新郎喊出了要背新娘子過河。鄉親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緊急製作 了一頂轎子,八個年輕人抬著新娘子 先過河,再進門。雖然歷經波折,但 新娘子意外獲得八抬大轎迎親的禮 遇,也收到祝福無數。昨日中午,新 郎高世貴仍然沉浸在新婚喜悅當中, " 沒想到視頻被熱傳,感謝網友的關 心和祝福。"
  • 迎親為什麼要趕早,還非得用八抬大轎呢?
    不過,雖說古人婚禮都是在黃昏時刻舉行,但接親卻要趕早,不僅要趕著太陽初升的時候,有些地方甚至還趕著凌晨時分就將媳婦兒接回了家。今兒我們就來聊聊,古人接親那點事兒。首先是接親的時間。而在有些地方甚至更早些,如秦皇島、煙臺、東莞、潮汕等地,新郎和他的伴郎團凌晨就得出門接親了,還得趕在太陽升起前將新娘接回家。接親時間為什麼非得大早上,甚至凌晨時分就要接親呢?
  • 浮橋復古婚禮八抬大轎娶娘子!
    從鯉城浮橋到新塘社區,不斷有路人駐足觀看  閩南網9月26日訊 鑼鼓咚咚響,嗩吶不停吹,身穿大紅古代禮服的新郎官騎上高頭大馬,在四十餘名迎親人員的護送下,新郎官用八抬大轎把新娘娶回家。十幾米長的迎親隊伍從鯉城浮橋走到新塘社區,有人拿大紅燈籠,有人舉著迎親牌,路人紛紛駐足觀看。  新娘乘坐的花轎分前、中、後,由8人同抬,八抬大轎在古時婚禮中是指夫家明媒正娶新娘之意。老丁在整個迎親隊伍中扮演婚禮主事公的角色,他笑稱,八抬大轎把新娘子娶進門,以後要是吵架,女方都敢說,她是八抬大轎娶回來的。  婚禮的籌辦者是新郎官的父親吳先生。
  • 不是只有新娘才能坐「八抬大轎」,還有哪些人可以坐?
    八抬大轎花轎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認為八抬大轎就是娶親用的,只能新娘才能坐。但這種想法其實是錯的,這裡講到的八抬大轎實際上是指八個人抬的娶親大花轎。過去只能由明媒正娶的新娘使用,由夫家用轎迎娶象徵著身份、地位。並且只能使用在迎親這麼一個特殊的場合,而像平時使用的八抬大轎,那可不是有錢就能用的。那麼除此之外,還有人什麼能坐呢?
  • 重慶:鳳冠霞帔八抬大轎 傳統婚禮亮相古鎮
    人民網重慶4月3日電 身穿紅袍,腳踩馬鞍,伴著喜慶的鑼鼓奏樂,一頂八抬大轎抬著鳳冠霞帔的新娘,迎親隊伍在古鎮「走」了一圈。近日,重慶磁器口小夥子陳鵬亮和新娘熱鬧地完成了兩人一生最重要的儀式。   媒婆帶路、八抬大轎、雙獅開道、鑼鼓喧天……當天大早,一隊特殊的迎親隊伍從磁器口古鎮橫街出發,拉開了一場傳統中式婚禮的序幕。
  • 情深深雨濛濛文佩八抬大轎出嫁,為何雪姨卻走路?
    那麼,同樣是嫁給陸振華當夫人,為何文佩是八抬大轎,而雪姨卻是走路?   在結婚的那天,陸振華親自抬著八抬大轎來到文佩家接文佩
  • 古代女子結婚接親時一定要八抬大轎嗎,有何講究?
    古代女子結婚只要有花轎來抬就行了,未必是八抬大轎,女子也未必都鍾情於八抬大轎,這是對古代民俗的一種錯誤理解。其實古時「用八抬大轎來抬」這句話在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嘴裡,並非褒獎之詞,而多是含有貶義,意思是請人不動,擺架子,像大官員一樣。
  • 娶親用「八抬大轎」是什麼規格的待遇?
    八抬大轎,指八個人抬的娶親大花轎,舊時的結婚講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轎迎娶是其主要內容。現在多用來指請的態度誠懇,儀式隆重。那麼古代的八抬大轎只有新人能坐嗎?除此之外,還有人什麼能坐呢?古代的轎子,大致有兩種形制或類型,一種是不上帷子的涼轎,也叫亮轎或顯轎,一種是上帷子的暖轎,又稱暗轎。不同的官品,在轎子的形制類型、帷子的用料顏色等方面都有嚴格的區分。
  • 接媳婦(圖) - 恩施新聞網
    這是故鄉鏗鏘的行架號子,讓我一次次地回想起老家接媳婦時那壯觀熱鬧的場面。打發接親客的早飯一結束,押禮先生就已經在擺滿各式陪奩的堂屋香火前說完了那套文縐縐的四言八句,鞭炮聲響,嗩吶聲起,抬行架的棒小夥兒就已經三三兩兩站在自己負責要抬的箱箱櫃櫃前面。一聲「發親」,新媳婦就從閨房裡面哭哭啼啼地奔出來,掩一方手帕,撐一把洋傘,紅彤彤的傘影把一身簇新的打扮罩得分外妖嬈。
  • 閩侯喜娘世家婚禮開眼界 新娘全程都坐八抬大轎
    迎親現場「格格」們  昨天早晨,一場純粹的仿古式婚禮在福州閩侯上街沙堤后街舉行,婚禮現場新郎騎著高頭大馬,新娘坐八抬大轎,後面跟著化了妝的十個「格格」,穿著清朝的格格服,還有眾多旗袍美女,吸引了周圍無數居民前來圍觀
  • 左宗棠進京前可以乘坐八抬大轎 為何進京後不可以?
    八抬大轎作為最高等級的官轎,所有在京的文武官員均不能使用。三品以上的京官,使用四抬大轎;三品以下的京官,使用兩抬大轎。 後來,朝廷考慮到京官出京的情形,規定三品以上的京官出京辦事時,能夠使用八抬大轎。
  • 夜讀| 新郎八抬大轎迎親 新娘從轎子裡滾落 | 城管為修鎖匠撐傘...
    【最尷尬】新郎八抬大轎迎親 新娘從轎子裡滾落看看新聞Knews消息,這可真是最尷尬迎親現場,前不久河南汝州,這新郎官動用八抬大轎浩浩蕩蕩的去迎親,敲鑼打鼓從街道上走過,沒走幾步,新娘卻突然從花轎上摔下來了,所幸新娘並無大礙。看來以後坐花轎也得繫上安全帶啊。
  • 在古代,誰才有資格乘坐「八抬大轎」?估計很多人不知道!
    前面有差役鳴鑼開道,後面是八抬大轎。一時間行人急著閃避,當官的耀武揚威而去。「轎子」是中國古代官員或貴族必備的交通工具,產生的年代非常早。古代的轎子,大致有兩種形制或類型,一種是不上帷子的涼轎,也叫亮轎或顯轎,一種是上帷子的暖轎,又稱暗轎。不同的官品,在轎子的形制類型、帷子的用料顏色等方面都有嚴格的區分。
  • 八抬大轎竟然不能隨便坐?看完後你不得不服
    今天,小顏給大家說說八抬大轎。八抬大轎,聽起來很是威風,事實上,是不是真如我們所想呢?在播放的古代影視劇中,官員們出行都是乘轎而來,乘轎而去,看起來威風極了。不少觀眾甚至想穿越回古代,體驗一番坐轎子的感覺。
  • "古代迎親隊伍"現身瀋陽 騎馬抬花轎娶媳婦[圖]
    目睹迎親的劉大娘告訴記者,新郎官身穿一件紅色長袍,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後面的一個男子舉著一面「楊府娶親」的旗幟,引導著10餘男女組成的「儀仗隊」,他們分別舉著彩旗和「囍」字招牌,走在隊伍中央的是一頂火紅的大花轎,由前後各4名穿著古代迎親服飾的男子抬著,「新娘子也覺著特別新鮮,掀開紅布簾往外看,後來乾脆就把帘子拉開看風景了!」
  • 清朝官員要想坐「八抬大轎」,得是什麼級別的官職?
    唐朝的時候,朝廷則規定百官騎馬代步,但是到了明清的時候,基本上就開始流行坐轎子了,尤其是在清朝的時候,就更加的普遍了。皇帝作為最高的統治者,自然他的規格肯定是最高的,不僅是明黃色,帶龍紋,而且他的轎子都是由16人抬的。至於京城的官員規格自然要低於皇帝了,那是不是他們就可以坐「八抬大轎」呢?
  • 八抬大轎娶親驚現台州 秒殺千萬級豪華婚禮
    她的版本是「我的意中人,是個帥氣男生,總有一天,他會騎著高頭大馬,領著八抬大轎來迎娶我」。5月18日是季媛媛結婚的日子,當頗為壯觀的中式迎親隊伍穿城而過,坐在八抬大轎中的她望著前方騎著高頭大馬的丈夫洪建,「就像吃了蜜一樣甜。」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場中式婚禮,經過溫嶺日報微信公眾號推送後,引發全城轟動。「一夜之間,我們火了,有太多太多人發來消息祝福。」
  • 八抬大轎算什麼?古時候還有32抬大轎,堪稱轎子中的「勞斯萊斯」
    八抬大轎算什麼?古時候還有32抬大轎,堪稱轎子中的「勞斯萊斯」 2018-05-30 11:44 來源: 歷史雜貨鋪 現在的人們都追求有一輛好車,有人拿它當代步工具,有人拿它彰顯身份,不可否認的是,一輛好的車在辦很多事情上可以事半功倍
  • 為什麼說「八抬大轎」而不說九抬呢?
    還有花轎、官轎等,抬轎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間多為二人抬便轎,官員所乘的轎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在清朝,凡是三品以上的官,在京城用「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撫乘「八人抬」,督撫部屬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欽差大臣乘「八人抬」等。
  • 在中國古代社會,官員達到什麼級別,才有資格坐八抬大轎?
    後來娶親時,人們也常用「花轎」來接新娘。在一些影視劇中,也常常出現女子要求男方用「八抬大轎」來娶她的場景。殊不知,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並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坐「八抬大轎」。那到了什麼級別才能坐八抬大轎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