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上海金融科技股權投資基金成立籤約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胡金華 上海攝影報導
上海建金融科技中心再迎重磅利好!
12月7日,在由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下稱「上海金科聯盟)主辦的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上,《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上海金科聯盟牽頭方上海國際集團旗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浙江嘉善縣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市黃浦區政府、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橫店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錚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金浦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6家機構設立的上海金融科技產業基金正式成立。與此同時,在當日以「開放與創新,審慎與監管」為主題論壇上,上海國際集團與華為科技進行戰略合作籤約;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與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也進行了合作籤約。
據記者了解,此次7家機構共同設立金融科技股權投資基金,是繼今年1月15日,上海發布《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推出一系列金融科技企業培育、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等措施,爭取在5年內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今年5月17日,由上海國際集團倡議發起的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也正式成立,並形成了「8+49」的聯盟格局後,上海推出的又一大助力建設金融科技中心的措施。
「今年以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落地,成為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融合的關鍵點。上海的金融科技產業每年都在快速發展融合,為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上海大力推進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應用,一方面推動金融與科技更加融合;另一方面將堅持創新與安全並重。」對於建設上海金融科技中心,12月7日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在致辭中表示。
上海金科中心建設加速
由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公司牽頭設立的上海金融科技股權投資資金成為業內首個專門聚焦金融科技產業投資的基金。
「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以及此次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的設立,是貫徹落實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等任務,聚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推動上海金融科技產業集聚區的落地和實施,構建金融要素市場、持牌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協同創新的產業促進平臺,助力上海金融科技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此,上海金科聯盟理事長、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受訪時表示。
同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劉興亞則在論壇致辭中指出,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在包容審慎、富有彈性的金融科技創新試錯容錯機制下,充分發揮創新監管工具的引領、護航、孵化作用,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快速打造既滿足市場需求、又符合監管要求的優質產品供給。與此同時,人民銀行總行將支持上海建設國家級金融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金融市場交易報告庫等基礎設施,積極配合上海市政府積極推進國家級金融科技中心研究中心在滬籌建工作,做好中國金融交易報告庫建設工作,助力上海走出獨具特色的金融科技發展之路。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開始實現「內外聯動」的局面。
「近年來,上海與新加坡在金融科技學術人才培養、金融科技企業深化市場布局、行業協會緊密合作等方面深化不同層面的合作。未來,上海和新加坡可以利用雙邊監管沙盒做更多探索,思考如何利用沙盒讓兩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在保護金融體系完整性的同時,支持金融科技的跨界合作、項目落地與產業化應用。」12月7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 Mohanty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視頻專訪時透露。
產業聯盟初顯溢出效應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年全球各個發達經濟體都在大力發展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正在成為新一輪國際金融中心競爭的焦點,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加快推進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是新一輪國際金融中心競爭的必然要求,上海發展金融科技產業具有顯著優勢。
《華夏時報》記者也了解到,上海金科聯盟自今年5月成立後,已形成指導單位、聯合發起單位、成員單位「8+49」格局,實現了上海金融科技領域要素全覆蓋。8家監管機構和政府部門出任聯盟指導單位,包括央行上海總部、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市金融局、市國資委、市經信委、市科委和虹口區政府等。49家聯盟成員單位,包括1家倡議發起單位、14家金融要素市場單位、10家持牌金融機構、8家金融科技公司、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4家新金融及金融科技子公司、5家功能性機構、1家秘書長單位。聯盟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打造產業園區、建立聯合實驗室、成立創新中心、創新成果展示、發布金融科技白皮書、舉辦行業峰會和高峰論壇等多種方式,加速新興技術與應用場景的緊密結合,推動金融科技策源性創新,打造金融科技的交流平臺、展示平臺和創新基地。
而作為上海金融科技聯盟的發布的重要成果之一,國內頭部券商國泰君安證券也在論壇上發布了「開放證券」理念,成為證券行業提出的首個平臺化、生態化發展理念。
「開放證券是一種促進能力整合、構建價值共同體的平臺化、生態化發展,提倡資本市場參與者提煉核心能力後對外開放;通過開展跨行業的業務場景融合、數據價值共享、技術能力互補等合作相互賦能,打造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全新產品和服務體驗;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的平臺生態,實現1+1>2的商業價值。將會帶來資本市場各參與方,零售、機構和企業客戶群體多方受益、合作共贏的新局面;並通過機制創新、生態共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對此,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受訪時介紹稱。
俞楓表示,為踐行「開放證券」理念,國泰君安證券將保持高強度IT投入,建立科技與業務融合的創新機制;打造業務開放載體——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平臺,在合規的前提下標準化公司業務、技術能力和服務,並與生態合作夥伴對接;探索共建行業雲鏈基礎設施,賦能證券行業數位化轉型,積極構建與金融同業的開放合作新模式,以科技為橋梁拓展跨界產業與生態合作。
另外一面,上海推進金融科技發展開始進一步輻射和融入到長三角區域,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
「上海正依託自身在金融科技領域完備的應用場景和深厚的技術積累,促進金融行業在更高起點和更高水平上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對此,上海金科聯盟秘書長鄧偉利12月7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鄧偉利透露,上海金科聯盟與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密切合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包括與蘇州市金融科技協會、蘇州工業園區、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聯合會等機構做了初步交流,探討聯盟的區域合作交流的方向與方式,推動長三角地區的金融科技信息共享,並在金融資源配置、金融設施互聯互通、金融信息共享、金融監管協調、金融風險防範等方面加強合作,探索建立長三角地區的跨區域金融合作平臺。
「未來,聯盟還將以建設 上海國際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為工作抓手,推動上海市與江浙皖三省深度合作,加強與長三角其他城市的創新合作,完善各方金融科技載體建設與產業培育的雙向通道與互動機制,主動在各自載體的規劃布局中,為長三角金融科技產業鏈上的頭部機構、領軍企業、成長期公司做好空間預留,提供相適應的產業政策配套,同時依託股權基金增強對科技企業的助力,提升長三角地區整體金融科技服務水平。」鄧偉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