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兒子們都有「永」字,為何十五阿哥名字不一樣?看完漲知識了
在很多影視劇當中,都是圍繞著乾隆時期的故事,進行了改編和創作。為什麼會集中到乾隆時期呢?首先就是因為了乾隆時期距離現在比較近,而且乾隆帝也是個比較受女人歡迎的皇上。那麼,在乾隆的兒子們當中都有「永」字,為何十五阿哥名字不一樣?看完漲知識了。
古代的乾隆皇上非常喜歡玉器,從他收藏的物品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在故宮當中博物館裡面有3萬多件玉器。很多都是乾隆收藏的,還喜歡寫詩,一生寫詩有將近800首,裡面很多都是寫給父母的,還有是給他最愛的女人富察皇后的。並且乾隆皇上兒子們時候,也會帶有「玉」字旁。
在古代的漢語當中,是有玉字旁的,之後漸漸的就把「玉」這一點變成了斜玉旁,之後玉字旁就和王字旁一樣了。像「琅」「瓔」「珍」等,那時候的皇上就給孩子們起名字,都是用的王字旁。可見當時漢字起名的時候,皇上還是比較重視的。
乾隆的長子叫永璜,二兒子叫次子名叫永璉,三兒子永璋等,可見他對於玉器的那種喜愛。為什麼十五阿哥不同,名叫顒琰。其實在當時乾隆為了方便,就給他改了名字,十五阿哥原名叫永琰,為什麼要改他的名字?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
在中國曆朝歷代,大部分的情況下,皇帝在繼位之後,別的皇子都是需要避諱他的名字。在大清時期,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就像是康熙本來的名字叫玄燁,為了避開他名字裡面的那個「玄」,還將玄武門改成了神武門。雍正皇上原名叫胤禛,其他的皇子們就把胤字,改為了「允」,這些其實都不會衝撞皇上的名諱,永琰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當時乾隆就是考慮到了和這個「永」字是個常用字,改起來比較麻煩,就是把永琰的名字改成了「顒」,這個字是不太常用。改了一個人的名字,就省去了改掉所有人的名字,也省去了很多時間和麻煩,所以十五阿哥的名字才會不一樣。網友看完紛紛表示這下真的是漲知識了,網友們對此還有什麼不不同的想法嗎?歡迎下放評論說出你的想法,小編感謝各位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