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說歷史,茶餘飯後話三國。
喜歡三國的朋友都知道,關於《三國演義》中的武將武力值有很多種排行榜。其中以「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夏九姜維。」的排法比較深入人心。
當然無論哪一種排法都不能得到所有三國迷的認可。關於三國武將的武力值排行歷來都有爭議,而且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武力值排名第一的呂布好像質疑聲最少,無論誰來排好像呂布的武力值總能排到第一。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從正史的角度,依據《三國志》排名,呂布的武力值還能排第一嗎?
我的觀點是根據正史來給三國武將進行武力值排名呂布仍然能排第一。
以下我依據史書文獻《三國志》和《英雄記》的相關記載,給大家詳細說明我的觀點。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九原)人。
一、驍勇過人
《三國志》記:【呂布以驍武給并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
這兩條史料,都說明呂布是正規軍。不是像曹操打仗過程中編收的那些流民、投降的黃巾軍等,也不是像劉備、關羽、張飛那樣遇到有人招兵,報名參加而被選中。
呂布是通過察舉制以武選官,而且是特招。
因為漢朝並沒有開武舉選仕的制度,從隋朝才開始科舉制度,到唐朝武則天時期才開設武舉科。
這種特招有多難,有必要特別地說明一下。
察舉制的舉薦對象是孝廉和茂才。
孝廉指來源於民間的孝子和郡縣系統內部的廉吏官員(多以文官為主)。
茂才原本稱秀才,因避諱漢光武帝劉秀的秀字,而改成了茂才。茂才的來源絕大多數是州部的官員,表現優秀的,有特殊才幹的,綜合能力比廉吏還要優異的,才會被舉為茂才,也是多以有政績的文官為主。
呂布雖然不是文官,但因為茂才中有一條特殊才幹,所以呂布的「驍武給并州」是特例中的特例,足見呂布的武藝在當時確實高人數等。
另外漢末時期,宦官擅權,朝綱不振,察舉制已經淪為了當世權貴網羅裙帶的手段,沒有關係很難做官。
能不走關係而以驍武做官,也可以看出呂布的武功確實非常高。
二、身手敏捷
《三國志》記:【卓自以遇人無禮,恐人謀己,行止常以布自衛。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
董卓因為對待別人很無禮,害怕別人謀害他,於是讓呂布做他的貼身保鏢。
然而董卓性格火爆偏執,一發怒就不顧後果。一次因為一點小事,董卓發怒,拔出手邊的戟就砸向呂布,呂布眼疾身快,非常敏捷地躲開了。
近身閃躲如此迅捷,可見呂布輾轉騰挪的功夫非同一般。
三、善於單挑
《英雄記》:【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郭汜帶軍隊攻打呂布,呂布開城門說不打群架要單挑,郭汜是董卓手下的一員悍將,想必也是武藝高強,就同意了,最後被呂布用矛刺中,郭汜的部下衛隊趕緊跑過來救他,可見呂布單挑的實力很強。
依此條史料來看,呂布兩軍對壘的時候常用的兵器很可能是矛而不是戟,這個沒有定論,因為正史中還記載了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
但是小說或者戲劇裡說呂布使用的兵器是方天畫戟則純屬杜撰。
因為漢代陣前打仗基本都是群毆,沒有多少主將單打的案例,這條史料充分體現了呂布單打獨鬥的能力。
四、箭法出神
《三國志》記:【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
這個是正史中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也是小說《三國演義》故事的來源。
五、騎術出眾
騎射本領是三國武將的必備技能,呂布的箭法已經獨步三國武林,騎術更是稱雄一時。
《三國志》記:【紹與布擊張燕於常山。燕精兵萬餘,騎數千。布有良馬曰赤兔。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
呂布在帶領騎兵打仗的時候,經常親自衝鋒陷陣,而不是坐鎮指揮,可見呂布對自己的馬上功夫相當自信,也享受馬上殺敵的快感和勝利的成就感。
【《三國志》記: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
呂布本來要和袁術進行政治聯姻,把女兒許配給了袁術,後來因為袁術稱帝,怨恨袁術,把婚配在路的女兒給追了回來。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依此「追女絕婚」的史料,演繹出了另一段「送女聯姻」的故事。描述更為精彩,言呂布為解下邳城曹操鏖兵,親騎『赤兔』寶馬,將女兒用棉布纏住身體,外面用鐵甲包住,背在身上突圍,送女聯姻。
正史中所記載的這個追還絕婚,也只能是用馬追,可見呂布騎術出眾,馬上功夫一流。
六、戾如猛虎
「夜讀三分傳,堪嗟呂奉先。背恩誅董卓,忘義殺丁原。倚恃英雄氣,不從忠直言。白門身死日,猶自望哀憐!」,這是羅貫中的一首讀史詩,說呂布身上有英雄氣,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呂布是一隻猛虎,他身上沒有英雄氣,倒是有一股殺氣,一股猛虎的戾氣。
【《三國志》記: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
呂原先的手下陳登,對呂布非常了解,跟曹操說呂布是一隻老虎,吃不飽就要吃人。
【《三國志》記:紹恐還為己害,遣壯士夜掩殺布,不獲。事露,布走河內,與張楊合。紹令眾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袁紹陰謀刺殺呂布,結果事情敗露,呂布逃脫,袁紹趕緊又派人追殺,追殺呂布的人追上呂布後,看著呂布而不敢靠近。
這也說明呂布身上有股子瘮人的殺氣,像吃人的老虎那樣,讓人害怕。
七、總結
因為真正的對陣打仗都是群毆,主要考察一個人軍事戰術的運用,沒有單打獨鬥這一項,所以其他三國英雄和呂布武力值的對比排名,通過正史資料是無法比對的。
但是從以上呂布個人武力值的不同維度側面反映來看,我認為呂布的武力值按正史角度來排名依然可以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