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系列紀錄片《雲南人物影像志》,由雲南省委宣傳部策劃、出品。
《雲南人物影像志》
人是歷史的創造者,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那些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是中華文明的脊梁和支柱。
百年來,地處邊疆的雲南,誕生了一大批傑出優秀的棟梁之才、仁人志士,他們情操高尚,德才兼具,敢於拼搏奮鬥,見證了數百年以來雲南的風雲歷史,是雲嶺精神的最有力代表。
《雲南人物影像志》
↓↓↓
錢王義商——王熾
1899年歲末,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泰晤士報》公布了「19世紀世界百位富豪」評選結果,其中排名第四的,就是當時唯一上榜的中國人——王熾。
王熾,雲南彌勒虹溪人,被稱為「錢王」,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的三代一品紅頂商人。
(照片為1899年法國駐雲南總領事方舒雅拍攝 王熾唯一的全家福)
1836年5月26日,王熾出生在一個清貧的「世襲屯田軍戶」家庭。他16歲時拿著20兩銀子,開始做起了小生意,幾年之後,成為有40匹馬的馬鍋頭, 並打出了「滇南王四」的馬幫旗號,來往於雲南、廣西、廣東、四川等地。
1856年,雲南各地起義,為了自衛,年僅20歲的王熾,以馬幫貿易賺來的資金召集鄉勇,率眾多次擊潰了圍攻。
1866年,隨著生意的擴展和資本的大量積累,30歲的王熾有了開辦錢莊票號的資本,在重慶創辦了「天順祥」錢莊。六年之後,又在昆明開設了「同慶豐」票號。率先在雲南建立了早期的金融機構,成為雲南工商業和金融業的傑出代表。
中法戰爭期間,王熾墊資60萬兩白銀,為官方解決燃眉之急。戰後,雲南巡撫岑毓英送匾稱讚他「急公好義」。
光緒三年,晉陝兩省大旱,黃河斷流,王熾捐銀數百萬兩給工部興修水利,被李鴻章稱為「猶如清廷之國庫也」。
王熾一生重德、重義,處處顯現出儒商的胸襟和仁義,大到對全國的賑災募捐,小到為家鄉的教育、公益事業,王熾無不慷慨捐贈。
1903年12月25日,王熾在昆明去世,時年68歲。他臨終前,曾告訴兒子,興建電站,功在千秋,利在當代,同慶豐要傾全力投入。在王熾離世九年之後,1912年,石龍壩水電站,中國第一座水電站,落成發電。
雲南衛視
今晚21:35
《雲南人物影像志》
《錢王義商——王熾》
敬請收看
編輯:Selina
責任編輯:宋力錦
監製:沐利芸
頻道總監:朵 翔
總編審:李曉風
總編輯:李 茜
出品人/總監製:和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