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導演:現在定義「國產科幻電影元年」為時尚早

2020-12-18 中國日報網

2019年春節檔期電影票房冠軍非《流浪地球》莫屬。而在春節前,導演郭帆曾表示:「(對《流浪地球》)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不賠錢。」那時候的郭帆,可能沒有料到,他的作品即將引爆這個春節最火爆的話題。不過有些較真兒的網民也對涉及「硬核科技」的部分表達了質疑,認為《流浪地球》存在不少bug(話說較真兒的也是真愛啊)。

己亥年第一個工作日,新華網思客專訪了《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以下為專訪實錄。

您為何想拍這樣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

郭帆:最開始只是個人的夢想,我個人非常喜歡科幻,對未知的事物好奇。到2014年的時候,這種夢想多了一點使命感。

2014年國家電影局派我們幾位導演去好萊塢學習,在那裡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工業與美國電影工業的巨大差距。所以你發現(參加過學習的)幾位導演回國後做的幾乎都是一樣的事情,就是去做中國的工業電影的探索。

有網友指出《流浪地球》有一些科學硬傷,您如何看待這些質疑?

郭帆:這個要看在開始創作的時候,我們怎麼去定義科幻的寫實度。舉例說,寫實度比較高的如美國電影《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在創作初期就定義所有的文藝創作要遵循科學,那部電影完成後,甚至出了8篇相關的學術論文。

包括他們的執行製片人都是非常著名的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而《星球大戰》的科技現實度就相對低一些。

「行星發動機」,整個機器的底座就已經高聳入雲,像一座金屬高山佔據了半面天空。

我們做的《流浪地球》,最初對影片科技度的底線即定義在「不被證偽」。我們也找中科院的老師來指導我們儘量排除一些大的bug,但小的bug應該也會有,我們儘量去排除,並且我們在創作初期的經驗有缺失,也會導致有影片一些漏洞。

電影構建了五十年後的近未來世界,細節繁雜龐大,所以難免有紕漏,我們爭取在之後的創作中加以改正和改進。

現在電影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還是該歸功於觀眾的寬容。

有人認為《流浪地球》開啟了「國產科幻電影的元年」,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說法?

郭帆:「國產科幻電影元年」這樣的說法,可能得再過十年、二十年後,我們回過頭來看才能準確定義。

如果我們每年都有一部又一部好的科幻電影出現,如同好萊塢一樣,每年都能看到若干部好的科幻片,這樣十年二十年積累下來之後,我們再回頭看是哪一年爆發的,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元年了,現在去定義有點早。

跟好萊塢科幻片相比,中國科幻片有什麼不同?

郭帆:就是精神內核,《流浪地球》的內核就是我們中國人對土地和家園的深厚感情,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是親情。

其實,因為全球化的原因,我們穿的衣服、用的東西和西方也沒什麼區別,但我們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有自己很明顯的特徵,這是最大的區別。

拍一部好的科幻電影,最大的難度在哪裡?

郭帆:最重要的是信任。

所有新事物的出現都會受到人們的質疑,就像當年火車剛發明的時候不如馬車跑得快,但如果沒有當年笨重的蒸汽機也不會有今天的高鐵。我們的團隊也是從最初的兩個人,發展到一個七千人的團隊,前後用了四年時間。這麼長的時間裡,不僅別人對你有質疑,你也會對你自己的團隊產生質疑,甚至會自我懷疑。

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如果我們能夠解決信任的問題,就會有更多的投資商把資金投進來,就會有更多的導演有機會去嘗試拍科幻片,中國的電影工業才會越來越完善,我們才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優秀的科幻片。

對於《流浪地球》這部影片您有什麼遺憾嗎?

郭帆:現在看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這部電影拍了四年,如果以四年前的經驗去做的話,估計也不一定會做得更好,所以其實沒有什麼遺憾。

這四年,我和團隊竭盡全力,我們把能夠呈現出來最好的狀態展現給大家。我們沒法以現在的經驗再倒回去做四年前的事情,我們只能往後看,我們之後會做得更好,因為我們積累了更多的經驗。

策劃:劉娟

監製:唐心怡、冉曉寧

編輯:周佳苗、李林

校對:薛筆犁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劉慈欣原著小說中的科幻設定,成為電影的最大支撐——給地球裝上推進器與轉向器,把地球帶離太陽系,在宇宙中為人類尋找新家園,這確定了電影的「硬核」。  但凡好的科幻電影,必然缺少不了這樣一個「硬核」,此前國產科幻片並非找不到好的故事,而只是缺乏把設定與想像落實到畫面中的辦法。  從文本到影像的轉換,是一項非常專業而又系統的工作。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想法敢為人先,票房一飛沖天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想法敢為人先,票房一飛沖天春節檔上映了各類題材的電影,其中就有吳京特別出演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電影上映之後對此評價褒貶不一,可以用兩極分化來形容。但是對於中國科幻題材的開發而言,小編認為《流浪地球》無疑是好的榜樣。科幻題材類的電影往往是國外歐美大片的拿手好戲,國內的導演和演員鮮少觸碰,因此當有大陸演員進軍好萊塢參演一兩個角色客串的時候,在大家眼中已經十分厲害。《流浪地球》的誕生幾經波折。導演郭帆邀請吳京來出演,吳京到達劇組之後發現缺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隨後吳京不但進組拍戲,還自己帶了六千萬的資金來組。
  • 說了多年的「科幻元年」終於要來了?科幻元年是什麼意思
    近日,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宣布定檔,影片自公布開拍以來備受關注,更是被不少網友寄望為「國產硬科幻電影的突破之作」。  曾幾何時,國產科幻電影曾風靡一時。1928年,第一部中國科幻類電影《莊子夢蝶》已經誕生。隨後,很多科幻佳作頻頻登陸大銀幕。
  • 淘寶讓科幻元年板上釘釘!《流浪地球》眾籌創新紀錄
    票房是一部電影的生命線,而周邊衍生品則是這個IP持久生命力的最佳指標。今年春節檔,口口相傳、交相讚譽的《流浪地球》無疑是電影市場熱度最高影片。原著作者大劉的超強震撼腦洞、導演郭超的精心統籌與世界級科幻特效,無不讓《流浪地球》燃爆各大國內外媒體。可能是越火越會有檸檬精、越火越容易引起爭議的緣故吧!雖然影片熱賣,但這是否開啟2019年中國科幻元年卻引發了廣泛討論。部分網友表示,《流浪地球》電影確實是現象級的,但細究起來還是會發現bug與瑕疵,何況僅一部電影的成功就宣告開啟科幻元年,是不是略顯單薄了呢?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為科幻注入中式情感的表達
    1980年出生的郭帆導演此次憑《流浪地球》一戰成名。此前,他導演過《李獻計歷險記》和《同桌的你》兩部電影。聊起《流浪地球》,他說,早在2015年的年中,當時就有人找到他,希望合作拍攝劉慈欣的科幻電影,給出三個項目:《流浪地球》、《微紀元》和《超新星紀元》。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蹟。不少人將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很快一股科幻熱在中國影視圈瀰漫。以科幻為名的項目越來越多,都夢想它可以成為第二個《流浪地球》。
  • 每一年都是國產科幻電影的元年,為什麼卻沒有一部真正的科幻大片
    要過年了,在這喜大普奔的日子裡,恭喜你即將進入又一個嶄新的中國國產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說又呢?我記得從2014年開始,當劉慈欣在中影電影項目推介會上介紹自己的幾個作品都會拍成大電影,就那一刻媒體開始斷言,「明年將是華語電影的科幻元年。」
  • 中國科幻元年裡程碑《流浪地球2》確認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對於被譽為中國科幻元年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大家肯定至今仍記憶猶新。 因此太陽系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
  • 比《流浪地球》早80年!1938年上映的中國首部科幻電影腦洞大開!
    在黃渤、沈騰、周星馳、王寶強等多個喜劇大碗聚首爭奪觀眾的情況下,科幻片《流浪地球》後來居上,成功逆襲。如今,這部電影已經是一枝獨秀,成為最大贏家。,截至2月14日,《流浪地球》票房已經突破30億。已經連續超過《復仇者聯盟3》《捉妖記》和《西虹市首富》等電影,排在內地影史票房第6位,按照現在的票房增速,電影將繼續趕超《我不是藥神》《美人魚》《唐人街探案2》,甚至去年的票房冠軍《紅海行動》,直逼票房霸主《戰狼2》。《流浪地球》的成功,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國人終於拍出了一部像模像樣的科幻大片!
  • 中國科幻元年電影盤點分析,《尋秦記》壓軸!
    在一片荒蕪的國產科幻片領域,終於有開拓者建立了一個基地。接下來,這個基地需要進一步擴張,有期待,也有憂慮。《流浪地球》的成功極有可能吸引眾多「效仿者」,他們當中有真正想在這片土地大展宏圖的,勢必也有單純想趁著這個「風口」撈錢的。搞不好,「科幻元年」就會變成「科幻爛片元年」。
  • 中國科幻電影由《流浪地球》出發 卡梅隆送祝福
    「中國科幻元年」的誕生畫上了等號。卡梅隆寄語劉慈欣落淚 《流浪地球》有著濃濃的中國科幻味道2月5日,《流浪地球》上映首日,曾拍出《異形2》《終結者2》《阿凡達》等經典科幻電影的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也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為該片送出祝福:「祝《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好運,同時也祝福中國科幻電影的探索之旅好運。」
  • 80年代的國產科幻電影《錯位》竟能讓《流浪地球》俯首稱臣為什麼
    觀一部電影,品百態人生,今天老白給大家嘮嘮一部國產科幻電影,一提到國產科幻大家肯定想到《流浪地球》,但在《流浪地球》以前真有一部電影霸佔國產科幻題材榜首,它就是《錯位》,各位看官請細看老白給大家分析這部神仙電影。
  • 從珊瑚島上走來,科幻不再流浪
    2019年,科幻影片創作將迎來一個熱潮,或者說,熱潮已經到來。《流浪地球》與《瘋狂的外星人》是今年春節檔的冠亞軍,《流浪地球》還引起有關科幻影片創作的爭議,成為社會熱點話題——科幻影片如此受關注,很是罕見。並且由滕華濤執導,鹿晗、舒淇主演的另外幾部科幻片也將於今年上映,如此數量眾多的國產科幻片在同一年上映,之前從未出現。
  • 從珊瑚島上走來 科幻不再流浪
    從珊瑚島上走來,科幻不再流浪  2019年,科幻影片創作將迎來一個熱潮,或者說,熱潮已經到來。《流浪地球》與《瘋狂的外星人》是今年春節檔的冠亞軍,《流浪地球》還引起有關科幻影片創作的爭議,成為社會熱點話題——科幻影片如此受關注,很是罕見。
  • 《流浪地球》入淘眾籌創新紀錄,科幻元年在淘寶真正到來
    2019年真的能稱為「科幻元年」嗎?自從年初《流浪地球》上映以來,這個頗具爭議的標題就屢見報端。單單一部電影的成功,自然還無法擔起「元年」的稱號,但隨著3月14日《流浪地球》周邊衍生品在淘寶上的眾籌活動取得創紀錄的成功,一大批科幻、太空主題商品相繼掀起熱潮,淘寶上的科幻元年可以說是真正到來了。
  • 中國科幻電影新元年
    從電影《三體》石沉大海至今,每一次對「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呼喚,似乎都會被嚴峻現實打臉。然而《流浪地球》終於帶來了國產科幻片最需要的東西:希望。而《明日戰記》《上海堡壘》《拓星者》等多部國產科幻電影都將在2019年陸續登場,這一切可能將一個名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希望變成現實。在電影中,「流浪地球計劃」預計耗費2500年,需要100代人共同努力,而且不知道結果如何。不過國產科幻電影的命運,應該不必如此艱辛曲折。
  • 《流浪地球》影評: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
    搜流浪地球流浪地球      信息:中國/125分鐘 /2019年2月5日上映   導演: 搜郭帆郭帆   主演: 屈楚蕭 / 搜吳京吳京 / 李光潔 / 吳孟達 / 趙今麥   類型:科幻   在我看來這是具有標杆意義的國產科幻電影,無論是在特效、劇情還是在意義上都足以為後來者所學習。
  • 2015年或成國產科幻片元年 多部科幻小說將拍電影
    2015年或成國產科幻片元年 多部科幻小說將拍電影 2014-11-26 15:59:29,其中包括《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微紀元》三部科幻片,均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預計製作成本分別是6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4000萬美元。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之崛起
    《流浪地球》,講的就是以為是主演結果是龍套的吳京,在中國農曆新年這一天,率領著地球人開著地球拋棄太陽,然後教唆兒子在木星上點了個超級大炮仗的勵志親子故事!其實對於筆者而言,這部電影給中國電影,尤其是科幻題材的電影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已經遠超這部影片存在的本身。之前看國產的科幻電影,諸如《未來警察》《機器俠》之類,都是披著科幻電影的外衣取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噱頭來賺觀眾的眼球,結果那些粗製濫造的特效水平和無聊的劇情,將觀眾對於國產科幻電影的信心一次次擊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