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為什麼不叫「河」?
「江」這個字,在遙遠的中國古代,本身就是「長江」的專用詞,是專指長江的。
我們說「江漢」「河漢」,這裡頭的「漢」字,也是專門用於形容「漢水」「漢江」這條河的。中國古代每一條江河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說「溈」啦,「」啦,「瀟」啦,「湘」啦,「澠」啦。至於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其他的不解釋,只解釋「江」。
長江為什麼叫「江」?
「江」這個字,是一個水加一個「工」。而這個「工」,在先秦以前,和「巨」是同一個字。「巨」+「水」=宏大、巨大的水。
黃河為什麼不叫「江」?
和其他河流一樣,黃河有自己的名字,人家就叫「河」。「河」的本意就是特指「黃河」這條河,就跟「湘」就是特指「湘水」那條河一樣。
黃河為什麼叫「河」?
「河」,三點水自然不用多解釋,這個「可」,本意是呼喚,「吆呵」。兩邊加在一起,意思是呼喚船來要進行擺渡。
黃河擺渡是非常古老的一個事業,人們無法過河,走到這裡就得停下來吆喝船隻。故而這條橫亙在眼前的水,就叫「河」了。
江河的擴大化
這一方面是地域上的區別。長江在南方,黃河在北方。一般是南「江」北「河」。比如中國南方的河流多稱為「江」,例如:長江、珠江、錢塘江、怒江、金沙江、雅魯藏布江等,所以南方人一般喜歡把河流稱為江。而北方的河流人們大都習慣稱之為「河」。例如:黃河、淮河、汾河、洛河、塔裡木河等。但這些也不是絕對的,北方也有稱之為「江」的,如鴨綠江、黑龍江、松花江等。
另一方面是看規模,長度長,流量大,流域廣的一般被稱之為「江」,所以北方的鴨綠江、黑龍江、松花江才被稱為「江」。
還有一點,在我國境內,通常把注入內海或湖泊的河流叫做「河」。如黃河入渤海,塔裡木河入羅布泊。而注入外海或大洋的叫做「江」,如長江入黃海,珠江入南海等。
有人說大的叫「江」,小的叫「河」,這個印象是錯誤的。黃河要算小,真不知道其他哪條河能算大。
為什麼黑龍江、松花江在北方卻叫「江」?
黑龍江因為水色發黑,所以在古代叫做「黑水」。在一段歷史時期內,黑龍江叫「烏桓河」,到唐朝又叫「望建河」,金朝叫「石罕河」。「黑龍江」這個名字,是遼朝才第一次這麼叫,到清朝初年才定下來。松花江在中國古代被稱作「難水」「難河」,在唐朝被稱作「那水」,遼代叫「鴨子河」。遼金時期有「混同江」的說法,清代定名「松花江」。
可見,望建河和難河,是在遼代被稱作「江」的,而又在清朝定下了他們的新名字。這與中國先秦時期已經定名的河流,性質是不一樣的。
黃河為什麼是母親河?
因為華夏文明首先發於黃河流域,而不是其他流域。人只會聚集在有水的地方,人聚集多了,才會形成相當程度的文明。長江和黃河一樣,同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古文化的發祥地,所以都被稱為母親河。但一般大家都認為河南平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所以大部分人都認為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