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農村的規矩和講究是比較多的,從人生大事到生活瑣事都是有很多的講究的,比如像蓋房這樣的人生大事,農民都要再三挑選房屋的位置,分析周圍的風水,蓋房的日期也得是良辰吉日。而生活小事,就是今天要給大家說的一個講究,在春節吃團圓飯的那一天,已經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夠回娘家吃飯的,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是很久的農村流傳下的一個講究,這些講究在今天很多農民眼中看來,可能也並不明白究竟是為了什麼,但是經過一代一代的流傳,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世代遵守。女兒出嫁不能回娘家也是根據一個傳統的講究,女兒嫁給丈夫後,就已經是丈夫家裡的一份子,而過年又是一個團聚的大日子,這樣的日子當然要一家人好好坐在一起吃飯。
畢竟在過往的農村,有著重視男孩的思想,很多人不願意生女兒就是因為女兒不能為家裡傳宗接代,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不屬於自己家庭的一分子。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女兒就是娘家的「外人」,團圓飯這麼重要的日子,當然是要自己家裡人在一起,沒有外人的份。
另外,女兒嫁給丈夫就要居住在丈夫家中,一般沒有什麼特殊情況是不回娘家的,若是一個人獨自跑回娘家,會被外人看來這是在婆家受了欺負,來娘家尋找安慰了,尤其是在過年這樣重要的日子中,若是出嫁的女兒又跑回了娘家,難免會被人誤解和丈夫產生了什麼矛盾或是爭執,被人一評說,對婆家和娘家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吃團圓飯的時候,也是一家人凝聚力最為穩固的時候,預示著好運和財運,若是妻子在這個時候回娘家過節,會將丈夫家的好運和財氣都隨之帶走,在意這個講究的婆家人肯定是不願意兒子的媳婦在吃團圓飯這天離席的,畢竟誰希望自家的好運被帶走呢?
不過,現在很多人的思想都更開放了,不管在哪裡過年,只要一家人能開心都是無所謂的,無論女兒是否出嫁,都是自己的一家人,只要家裡人能團聚就是最重要的。要是有些老人還重視這些細節,那做兒女的就遵從一下,畢竟老人也是希望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能好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