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朱逢博:丈夫去世後,她將丈夫的骨灰擺在了臥室裡12年

2020-12-10 騰訊網

你還相信愛情嗎?

在見多了各種各樣的愛情後,遇見了無數人之後,對於愛情還是一如既往的堅定嗎?

或許很多人都對愛情不再抱有期待,又或者依然幸福,相信愛情。

"與千萬人之中遇見你多喲啊遇見的人,與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呢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奧,你也在這裡嗎?'"

張愛玲在《愛》中描寫的愛情,大概就是朱逢博和施鴻鄂的愛情了。

於千萬人中,千萬年的時間裡,遇見那個對的人。

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也不需要其他的肢體語言,一個眼神就明白了對方的情意。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歌唱家李谷一老師 ,卻忘記了同樣著名的歌唱家朱逢博。

"南朱北李",朱逢博與李谷一有著同樣的地位。

她錄製過 的800多首歌曲,每一首都是經典,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道是誰演唱。

《劉三姐》、《山丹丹開花紅豔豔》、《橄欖樹》等都是她的成名曲。

說起來,朱逢博還是李谷一的偶像,只是如今兩人的名氣倒過來了。

李谷一成為了名氣極高的國民歌唱家,一首《難忘今宵》深入人心。

但在最初,朱逢博是影響力最高的女歌唱家。

而能有這樣高的成就,朱逢博的歌唱事業離不開一個叫施鴻鄂的男人。

他是朱逢博的老師,也是她的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愛人。

最一開始的朱逢博,學習的是建築專業,是同濟大學建築系的高材生。

但從小就有著一副好嗓子,在音樂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

一次偶然的機會,朱逢博被歌劇院的領導看中,陰差陽錯的成為了歌劇演員。

也是在上海歌劇院,朱逢博遇見了自己這一生的摯愛。

施鴻鄂進入歌劇院的時候,已經是小有名氣 的男高音歌手,而朱逢博不過是初出茅廬的新人。

雖然有著唱歌的天賦,但並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

而她在第一次見到施鴻鄂的時候,就已芳心暗許,海外留學回來更是一個無形的光環。

本著欣賞的態度前去請教,有著極高天賦的她一下就驚豔了施鴻鄂。

一來二去的,兩人漸漸熟悉起來,施鴻鄂也時常教她一些唱歌的技巧。

一次次的教學,讓朱逢博漸漸生出了不一樣的心思,看向施鴻鄂的眼神也不一樣了。

她知道,自己是愛上了這個才華橫溢的男子。

於是主動出擊,寫了一封信,大膽的將施鴻鄂約了出來。

而她開口的第一句話,就嚇住 了毫無準備的施鴻鄂。

"我今天約你到這裡來,是為了向你明確的表示,我已決定在八月一日和你結婚。"

說完她就激動的酷酷龍,或許是緊張,又或許是害怕自己的唐突,會遭到拒絕。

但幸運的是,她的感情得到了回應,施鴻鄂抱住了她,答應了她的求婚。

正式在一起的第六天,他們就舉辦了婚禮,在上海歌劇院。

成為了藝術界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

很多人都說,他們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生活上秉性相同,有著共同的藝術信仰。

相伴41年,沒有紅過臉,沒有鬧過矛盾,永遠都是恩愛的模樣。

他們就是彼此的靈魂之音,彼此契合。

然而命運卻和他們開了一個無情的玩笑,施鴻鄂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突然去世。

那段時間,朱逢博就像是失去了鍾子期的伯牙,巨大的打擊將她徹底擊潰了。

花了3年的時間,在兒子與兒媳的陪伴下走出了陰影。

然而她早已習慣了丈夫的陪伴,在丈夫死後,她捨不得將丈夫下葬。

而是將丈夫的骨灰擺放在臥室裡,和以前一樣,整日相伴,好像從來沒有分開過。

如今83歲的她,靠著對丈夫的思念,度過了12年。

相關焦點

  • 歌唱家朱逢博:相戀6天結婚,丈夫去世後,守其骨灰已生活12年
    大學畢業後,她在一處工地上做實習,恰逢上海歌劇團到此慰問演出,劇院領導看她長相清秀,並且聲音悅耳動聽,是個唱歌的好苗子,便邀請她來歌劇團工作。經過層層面試後,朱逢博以特殊人才的身份進入上海歌劇院。在劇團短短5年的時間,朱逢博就從一個半路出家的野路子變成了劇團裡的臺柱子,之後她又因出色的表現進入更高的藝術殿堂上海舞蹈學校。在這裡,她憑藉芭蕾舞劇《白毛女》聲名鵲起,溫潤甜美的音色迅速在歌唱界站穩腳跟。
  • 歌唱家朱逢博,一生零緋聞,丈夫去世後,守其骨灰已生活12年
    朱逢博1937年出生山東濟南,當時正逢「盧溝橋事變」,幸好她的家世還算不錯,雖然在大環境影響下略有辛酸,不過比大多數人好多了,大學時期她學的建築學,在一次實習過程中,她遇到了劇院演出被領導相中
  • 她是歌唱大家,一生唱800多首歌,丈夫去世後,她將骨灰擺放臥室
    朱逢博一生獲獎無數,她的一生中唱了800多首歌曲,其中的白毛女、請茶歌等歌曲至今在大街小巷所播放,她本人更是被譽為「中國夜鶯」,這項殊榮至今沒有第二個人獲得。朱逢博本人相當的痴情,在丈夫去世後,她將骨灰擺放在臥室。
  • 歌唱家朱逢博:相戀6天閃婚,丈夫因病去世,與其骨灰同住12年
    朱逢博:戀愛6天閃婚,丈夫因病離世,與其骨灰同住12年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如果很多人不相信這句話,那看完歌唱家朱逢博的人生之後,或許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 從前的車馬慢,一生只能容下一個人,這句話對於朱逢博夫婦而言是最為恰當的形容。
  • 認識第6天結婚,丈夫離世後,《白毛女》朱逢博與其骨灰同住12年
    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歌手,她可是資歷深的老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津貼的歌唱家,更是有中國夜鶯的美譽,她就是朱逢博,也是《白毛女》《橄欖樹》《瑪依拉》的演唱者。朱逢博一生演唱了近800多首歌曲,每一首都是影響了幾代人的青春記憶,就連李谷一都崇拜她"我是朱逢博的崇拜者,當年我還為朱逢博拉過大幕。
  • 歌唱大家朱逢博:丈夫毫無徵兆離世,她怎樣度晚年
    朱逢博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女歌唱家了,她音色甜美,圓潤,亮麗,吐字清晰,開創了一代歌風,在歌壇的地位更是非常的高。她唱過的歌曲有1000多首,《金梭和銀梭》《請茶歌》《滿山紅葉似彩霞》《那就是我》《雁南飛》等諸多的作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都對臺上朱逢博都十分的了解,可當我們談到她的家庭時,卻了解的十分少。
  • 和李谷一齊名,一生唱近1000首歌,丈夫去世後,她把骨灰擺放臥室
    朱逢博,1937年出生於山東濟南,從小生得甜美俊俏,非常喜歡唱歌跳舞,小時候的她和其他女孩一樣愛美,喜歡打扮自己。但父母卻對她家教極其嚴格,經常諄諄告誡朱逢博不應該每天把時間浪費在打扮上,而是要成為中國的"居裡夫人",在父母的鞭策之下,朱逢博的學習成績一路都非常優秀。
  • 歌手朱逢博:她丈夫無故去世,她是如何度過晚年的
    作為一名女歌手,我們都很熟悉朱逢博,她的聲音甜美、圓潤、明亮,吐字清晰,她創造了一代歌風,在歌壇的地位很高。她演唱過1000多首歌曲,《金梭和銀梭》《請茶歌》《滿山紅葉似彩霞》《那就是我》《雁南飛》等許多作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都知道很多關於朱逢博在舞臺上的事情,但是當我們談論她的家庭時,卻卻知之甚少。
  • 還記得唱《橄欖樹》的朱逢博嗎?失去丈夫已12年,她如今怎樣了?
    這首《橄欖樹》是華語流行樂壇的殿堂級曲目,收錄在同名專輯《橄欖樹》中,原唱是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朱逢博是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的「開山鼻祖」,出道以來,朱逢博演唱了100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3.淡出歌壇培養人才,丈夫去世她獨自堅強朱逢博和施鴻鄂一牽手就是41年,讓人好生羨慕。婚後,朱逢博和施鴻鄂繼續在音樂事業裡燃燒自己,互相切磋,特別有意思。他倆亦師亦友,就像是伯牙與子期,互為知音。
  • 朱逢博:為何能成為著名女歌唱家?看看她老公是誰就知道了
    作為兩個優秀的歌唱家,她們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獻了在藝術上。他們不僅在歌唱有著崇高的造詣,而且還在培養後輩上做出了自己僅有貢獻。而朱逢博從學土木到音樂人,她經歷了風風雨雨,但是她的人生道路上有一個讓她難以忘卻的人就是施鴻鄂。
  • 爆紅時閃婚,與老公攜手相伴45年,今守骨灰度日滿是悽涼
    只是在沒有遇見施鴻鄂之前,而在遇到施鴻鄂後,她徹底淪陷。02施鴻鄂是朱逢博的前輩也是同事,自身帶有光環是位才華橫溢的男高音音樂人。沒有戀愛,兩人直接結婚,朱逢博向他求婚,換來餘生他的獨寵。男才女貌,一位男高音,一位女歌唱家,他們的愛情成為一段佳話。在後來相伴的40多年中,施鴻鄂獨寵她,不舍讓她掉眼淚。
  • 妻子走後33年沒下葬,丈夫將骨灰擺在床頭,感嘆:長壽也是種折磨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蕭珊是浙江寧波人,巴金比蕭珊大了13歲,他27歲便開始在《時報》上連載自己「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而當時蕭珊還只是個小女學生,她以讀者身份寫信給巴金時,巴金也只把她當個孩子看。 很長一段時間裡,巴金沒有任何要結婚成家的打算,他與蕭珊書信往來,覺得這個女孩思維清晰,與自己交流文學、講生活瑣事,其文字都別有一番韻味。
  • 她紅過李谷一,一生演唱800多首歌,與丈夫恩愛四十年
    在上海歌劇院的五年裡,朱逢博出演了許多歌劇,如《紅珊瑚》 《劉三姐》 《社長的女兒》,這些歌劇塑造了許多不同時代的經典人物。經過多年的舞臺訓練,朱逢博有著非常成熟的表演經驗。1965年,朱逢博被借調到上海舞蹈學校,這次的經歷持續了九年。
  • 施鴻鄂告別儀式舉行 朱逢博《驪歌》中泣別愛人
    昨天下午1:30,在男高音歌唱家施鴻鄂告別儀式上,伴著夫婦倆合唱的《驪歌》,妻子朱逢博以這般特別的方式作別愛人。  300支黃玫瑰靜靜擺放在長桌上,數十隻花籃環擁大廳,聞訊趕來的人群中,有跟隨施先生學習聲樂的藝術家,有音樂界的老朋友,也有不知名的聽眾。大家默默地取走一支支黃玫瑰,將它們輕輕放在施鴻鄂身邊。
  • 同是著名歌唱家:74歲李谷一和81歲朱蓬博婚姻,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李谷一作為歌唱家,在樂壇地位不同凡響。1944年11月10日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祖籍湖南長沙,中國內地女歌手、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1961年,李谷一被選入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成為演員,從此開始了她的舞臺生涯。
  • 金馬影后尤敏與丈夫骨灰龕被打爛,骨灰與隨葬品丟失像被「盜墓」
    7月12日,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已故知名女影星、首屆金馬獎影后尤敏與丈夫合葬的雙人骨灰龕被破壞,她與丈夫的骨灰亦不翼而飛。報導稱,12日下午約1點左右,一名高姓男子到香港跑馬地墳場拜祭先人,發現尤敏與丈夫高福球的骨灰龕碑面被打爛,而裡面的骨灰亦不見蹤影,並懷疑還有其他隨葬品被盜,於是報警求助。警方到場調查後,稱現場丟失兩組骨灰和一條念珠,將案件暫列作盜竊案處理,目前正點算損失的財物價值,並會繼續追蹤案件。
  • 25年前千裡送丈夫骨灰回鄉 她也想百年後落葉歸根
    千裡送丈夫骨灰回徐州  昨日,在成都水碾河的一個茶樓裡,記者見到了多位五冶集團第一代職工的後代。在這個企業裡還有著上百位退休職工,是當年三線建設時期遷移到成都的。  年近六旬的王瑛,最近一次回江蘇老家徐州是2006年,距今近十年了。
  • 中國流行音樂「開山鼻祖」朱逢博,創造流行樂壇多個第一
    這盒專輯的演唱者就是被譽為「流行音樂先驅」的朱逢博,在她的藝術之路上,她創造了樂壇的多個第一。朱逢博於1937出生在濟南,是中國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最有影響力的女歌唱家,被譽為「中國新民歌的母親「。朱逢博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工程系。
  • 北有李谷一,南有朱逢博,大陸流行音樂的宗師,今已少有人知
    她的歌早已不再流行,她的名字已經被大部分人遺忘,但今天你聽她的歌,仍然能夠感受到那份純淨優雅的美。她是朱逢博。她演唱風格多樣、演繹富於抒情,特別是探索出了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結合方式,即所謂「土洋結合」,在氣息運用,混合共鳴,真假聲轉換方面達到了非常圓熟的境界,技巧高超,從1966年到改革開放前期這二十年裡,可以說獨領風騷,獨樹一幟。朱逢博的演唱真摯深沉,有強大的感染力。
  • 戀愛8年,結婚28年,妻子去世他不捨得下葬,與骨灰同眠30年
    但曾經也有這樣一位知名作家,他與妻子談了8年戀愛,結婚廝守了28年時光,對妻子始終一往情深,妻子去世他也捨不得下葬,將骨灰放枕邊放了30年。巴金出生於1904年,是享譽海內外的文學大師,包括《家》、《春》、《秋》在內的《激流三部曲》是他的代表作。魯迅曾經這樣評價:「巴金......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