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怎麼煎煮 中藥煎煮注意這些細節

2021-01-11 三九養生堂

中藥是很多人生病的時候,都需要用到的一種藥物,和西藥的本質區別就是一個需要用水煎,一個可以直接服用。但是中藥怎麼煎才好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中藥怎麼煎煮、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以及吃中藥的禁忌有哪些。

中藥怎麼煎煮

煎煮中藥可以用礦泉水嗎

有人說,為了讓中藥煎煮出來更加有營養,所以倒入了礦泉水,那麼礦泉水適合可以用來煎煮中藥呢?專家表示,煎中藥的時候最好不要用礦泉水,這是因為礦泉水裡含有的礦物質是比較多的,這些物質有很大的可能會與中藥發生反應,從而影響藥效。

煮中藥的時候,最好是不要用礦泉水,使用自來水或者是蒸餾水最好,也可以使用井水。

煎中藥之前到底要不要清洗

從藥店購買回的中藥材在煎煮之前是不是需要清洗?這個問題困擾了許多朋友。中醫表示,其實中藥是不宜清洗的,因為在清洗的過程中,流動的水會將中藥的藥性溶出,這會直接影響藥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藥雖然不宜清洗,但是大多數中藥在煎煮之前是要先浸泡半小時左右的,這是因為浸泡可以讓中藥裡的有效成分更容易發揮出來,具體的做法要根據不同的藥材進行,煎煮前最好先諮詢醫師。

煎中藥到底要煎多久

煎煮中藥的時長到底需要多久呢?有人認為,煎中藥的時間越長,越能將中藥的藥性發揮出,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中醫認為,不同的處方煎煮的時長是不一樣的,有一些藥材需要長時間的煎煮,有些則反而。

建議:在煎煮中藥之前一定要諮詢醫師,哪些藥材要先下、哪些藥材後下,這些問題都要了解清楚,避免因為錯誤的煎煮方法影響了藥效。

煎中藥是否一定要加蓋

有很多人為了操作方便,在煎中藥的時候往往不加蓋,中醫提醒,煎中藥一定要把藥壺的蓋子蓋上。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中藥需要在加蓋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最好的藥效,若是不加蓋,有些藥性會隨著水蒸氣揮發在空氣裡,此時人們再喝煎好的中藥,其實是沒有多大效果的。

中藥在煎煮的過程中,要是不加蓋的話,藥效就會隨著水蒸氣散發掉,這樣的中藥,再喝也是藥效減半了。

煎中藥選擇什麼器皿好

現代家庭中很少見到砂鍋、瓦罐這類器皿了,於是有人在煎中藥時選擇了鐵鍋或者銅鍋,但是你知道嗎?鐵跟銅在煎中藥的過程中會與中藥發生化學反應,嚴重的話還會導致煎好的中藥裡含有毒副作用。

建議:煎中藥一定要選擇砂鍋或者瓦罐,再不濟也要買一個不鏽鋼鍋來煎中藥,避免使用還有鐵、銅等元素的器皿。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

喝中藥時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才會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對中藥更是如此。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服用。

中醫在配伍運用中藥時,講究「四氣五味」,根據藥性的寒、熱、溫、涼,並參考辛、甘、酸、苦、鹹五味來配伍組成方劑。空腹服藥時,寒涼藥或者五味偏重的藥物都可能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

不同類型的中藥,服用時間也不同。肝、腎、腸道疾患,宜飯前服藥;眩暈、咽喉疾患宜飯後服藥;瀉下藥、滋補藥、驅蟲藥宜空腹服;安神類藥宜睡前服用。

這都是根據病情的不同和藥物作用的特點,對服藥時間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藥時,醫生會根據患者身體變化調整用藥,用藥的方子不會局限於某一類藥,再加上患者長期服藥,難免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所以建議長期喝中藥湯劑的人,在飯後30~60分鐘內服藥,以減輕藥物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吃中藥的時候,是不可以和一些食物一同食用的。若是同食,不僅對藥效有影響,還可能造成身體的不適。

吃中藥的禁忌

辛辣類

在喝中藥的時候,我們在飲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辛辣的食物,此類食物多辛熱,有通陽健胃之功效,若過多食用則易生痰動火,散氣耗血,故該類飲食僅適合於寒證疾病者,而不適於陰虛陽亢之體及血證、溫病、痔瘻、癰癤患者等。此類食物包括蔥、蒜、韭菜、生薑、酒、辣椒等。如辣椒屬熱性,若有發熱、便秘、尿短赤、口乾渴、唇燥、咽喉腫痛、鼻衄、舌質紅等熱象者食用,必然會加重「上火」症狀,從而抵消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的功效,故熱證病人就診中醫不可同食辣椒。

魚腥類

魚腥的食物也需要注意避免食用,不然有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此類食物多為鹹寒而腥之品,且含有異性蛋白,易引起過敏反應,多食易傷脾胃並誘發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更不可食之。此類食物有黃魚、鯉魚、帶魚、蚌肉、蝦、螃蟹等,而鯉魚、沙丁魚、鯰魚、黃魚、螃蟹、黃泥螺最易引起過敏。魚腥類食物亦屬發物。

發物類

發物的食物一般會促進疾病的惡化,所以我們在吃中藥的時候最好也不要吃發物類的食物,此類食物均為動風生痰助火之品,由於疾病對食物選擇程度的大小不同,其「發」亦有異。此類食物有蘑菇、香蕈、筍、芥菜、南瓜、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等。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患者當禁吃公雞肉、豬頭肉;疔、癤、瘡、癰等皮膚疾患者,當禁吃香蕈、蘑菇、筍、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否則會加速紅腫、生膿;有腸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會產生較多的酸,對胃腸有刺激。鑑此,「發」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有促進疾病惡化之意。

生冷類

吃中藥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寒涼的食物,不然會影響身體健康,此類食物性多寒涼,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渴,故適合熱證疾病。但卻易影響胃腸功能,因此虛寒體質者及胃腸病患者,當禁忌。如白蘿蔔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氣之功效,若體質虛寒及胃腸病患者食之,豈不寒上加寒,胃腸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時服用人參和其它滋補藥時,由於藥性相惡,可降低或消除補藥之效力,故蘿蔔與人參不宜同服。

油膩類

油膩的食物我們也需要注意最好不要吃,不宜消化,有損脾胃,此類食物包括動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膩有損脾胃健運,故凡外感疾病、黃疸、洩瀉者當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質硬、燥熱,不易消化,胃腸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結語:煎中藥的時候,最好選擇井水,還有中藥是不可以清洗的哦。清洗之後會影響藥效。在中藥什麼時候喝的問題上,我們一定要遵循醫生的意見。吃中藥的時候,最好避免食用辛辣、發物以及生冷食品,以免影響藥效。

相關焦點

  • 中藥煎煮學問多,煎煮不當出差錯
    一些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平時習慣通過服用中藥治療疾病。如今,很多醫院都可以為病人代煎中藥,然而有不少患者,特別是老年人還是喜歡自己煎煮中藥。由於家裡沒有煎煮中藥的器具,很多居民會選擇使用不鏽鋼等金屬器具煎煮中藥;還有不少居民從醫院或藥店買來中藥飲片後,在煎煮之前嫌其「髒」,為了除去上面的汙垢、塵土等,反覆用水淘洗;多數居民認為中藥煎煮時間越長、煎煮越濃,有效成分就越多。  專家指出:首先,煎藥器具的選用以砂鍋為好;此外,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鏽鋼鍋或玻璃器皿。
  • 毒性中藥該如何煎煮?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中藥師唐洪梅接受羊城晚報採訪,特別介紹了如何正確煎煮有毒性的中藥材,在保證毒性療效的前提下降低毒性中藥毒性。【久煎】唐洪梅介紹,久煎是降低中藥毒性最常用的方法,隨著煎煮時間的延長,毒性成分轉化或隨蒸汽逸出。例如川烏、草烏為中醫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常用中草藥,常因煎煮方法不當或時間過短而服用後致急性烏頭鹼中毒。
  • 中藥煎煮時間越長越好嗎
    作者:寶寶知道 @懂得愛自己中藥煎煮是否時間越長,有效成分就越多?專家表示,煎煮時間應視藥物種類和疾病性質而定,並非越長越好。一般中藥首煎從沸騰起計算約需半小時,第二煎則可略長10分鐘。煎藥次數以2次或3次為宜。
  • 中藥煎煮前,到底能不能洗?
    網友提問:我一直覺得從醫院或藥店拿回來的中藥,多多少少都有點不乾淨,所以會用水洗一洗再熬。 但我老公說中藥不能洗,因為洗了後藥效會降低,請問這是真的嗎?還有,中藥太苦了,可以加點糖調味嗎?
  • 中藥怎麼熬 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
    中藥怎麼熬一、容器的選擇很多人都知道在煎中藥的時候容易是很重要,它對我們的藥性的發揮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其次為不鏽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一定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 中藥有沒有毒 服用中藥這些要知道
    中藥對於治療疾病是很有幫助的,若是出現生病的情況,選擇中醫治療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吃中藥的話,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呢?小編給大家講講中藥有沒有毒、中藥的禁忌有哪些以及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1、器具的選擇中醫告訴我們,在熬中藥的時候最好是能夠選擇砂罐,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砂鍋,這些砂鍋是由陶瓷製作而成的,可以讓中藥材的功效發揮最大。除此之外,不鏽鋼也是一個很好的材質選擇,不會生鏽同時在市面上也更加常見。
  • 中藥止痛藥有哪些 中藥對於止痛有特效
    中藥是很多人在生病的時候,都會選擇的一種治療方法。若是生病或者是出現跌打傷的情況是時,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中藥敷在傷口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藥止痛藥有哪些、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以及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
  • 如何煎中藥?正確熬中藥的常識有哪些?
    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煎中藥吧!煎藥器皿的選擇。煎中藥時第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對於煎藥器皿的選擇。在琳琅滿目的眾多熬煮器皿中對於煎藥來說最為適合的就是砂鍋或陶瓷器皿,因為這類的器皿成分相對穩定不易與煎煮的中藥發生化學反應,同時這類鍋更加密實,熬出來的湯藥更濃。最忌用銅鍋、鐵鍋之類的。這類器皿很容易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應,所以一定要禁用哦!煎藥前浸泡。
  • 喝中藥時應注意什麼 服用中藥要知道這些
    很多人在生病吃藥的時候,都會選擇服用中藥。服用中藥的效果雖好,但是在煎煮以及喝中藥的時候,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喝中藥時應注意什麼、煎中藥的正確方法以及中藥有副作用嗎。喝中藥時應注意什麼1、在服藥時不宜同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療效或加重病情。服用清內熱的中藥時,不宜食用蔥、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熱性的食物;在治療「寒證」服用中藥時,應禁食生冷食物。服用這些藥物時,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療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
  • 煎中藥講究藥材放入的順序
    中醫治療疾病,一般都脫離不了中藥治療,而煎中藥的講究有很多,如果中藥煎不好,藥材放的順序不對的話,就會相應的影響藥效,所以說煎中藥要講究藥材放的順序。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煎中藥時藥材放入的順序! 大家燉湯時,往往把食材都放入鍋中一起燉,儘管最終的味道有主次,但加熱不分先後。
  • 中藥配方顆粒是中藥飲片?您怎麼看?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中藥湯劑已不能滿足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因而中藥配方顆粒應運而生,中藥配方顆粒又稱為中藥顆粒飲片、免煎顆粒、單味中藥濃縮顆粒等。中藥配方顆粒是是以經過科學炮製的傳統中藥飲片為原材料, 用現代化的製藥技術提取、分離、濃縮、乾燥、制粒、包裝精製而成。
  • 傷腎藥物名單:這些中藥可能會把腎臟「毒壞」,一定要謹慎!
    [最近感冒了,自己熬了點中藥吃,但好像沒什麼作用,好難受啊...][自己熬中藥嗎?你是怎麼煮的呢,我可聽說不同的煎煮方式也會影響藥效的。][還能怎麼煮,拿煲湯的鍋煮唄!][這你就不對了,怎麼能用煲湯的鍋煮中藥呢?]
  • 熬製中藥最好使用什麼器皿
    有很多的人會利用中藥進行治療,中藥煎制是一門學問,大家需要注意兒子重要的方法,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器皿,堅持中藥,可以用砂鍋,瓦罐,不鏽鋼的產品,進行煎制中藥。那麼,熬製中藥最好使用什麼器皿啊!
  • 煎中藥用礦泉水煎藥好嗎正確煎中藥有3個步驟
    煎中藥用礦泉水煎藥好嗎?水質同樣會對中藥的藥效產生影響。對煎藥用水,歷代名醫均有嚴格要求,如李時珍將煎藥用水就分為雨水、露水、雪水等五種,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餾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純淨,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影響。
  • 一定要收藏:自煎中藥最強攻略!
    為了更好發揮藥效,最近很多患者會拿著中藥包,詢問該如何正確煎藥。中藥煎煮還真是一門大學問,下面就是中藥煎煮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煎藥用具的選擇中藥湯劑的質量與選用的煎藥器具有密切關係。現在仍是以砂鍋為好,因為砂鍋的材質穩定,不會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傳熱均勻緩和。此外,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鏽鋼鍋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鐵鍋、銅鍋。主要是因為鐵鍋或銅鍋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氧化,煎煮過程中會與中藥的化學成分發生反應,影響中藥湯劑的臨床療效。
  • 一袋袋「扶正防疫中藥」是怎樣誕生的?
    一袋袋規範的「扶正防疫中藥」每天按時出爐,送往抗疫前線同志們的手中,這背後是默默無聞的付出,是起早貪黑的堅持,是加班趕製的擔當,也是團結一心的努力。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醫院緊急召集院內名中醫專家組共同研討後確定了「扶正防疫中藥」處方,並指示藥劑科按照處方將每日煎煮後的袋裝中藥及時分發到一線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手中,以便他們飲用後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 醫療機構中藥飲片若委託代煎,請不要忽視這些問題
    對於中藥飲片的煎製作,早在200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印發了《醫院中藥飲片管理規範》,明確指出「負責中藥飲片臨方炮製工作的,應當是具有三年以上炮製經驗的中藥學專業技術人員」,「中藥飲片煎煮工作應當由中藥學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具體操作人員應當經過相應的專業技術培訓」,而對飲片的煎煮,明確規定「醫院開展中藥飲片煎煮服務,應當有與之相適應的場地及設備,衛生狀況良好,具有通風、調溫、冷藏等設施
  • 煎中藥有講究,你都了解嗎?
    不少人喜歡選用中藥、湯藥治療疾病或調理補身,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但對於不同種類的中藥如何煎,很多時候他們是不太容易分清楚的。有些湯藥需要特殊煎法,需要引起兒女們的注意,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重要煎法。
  • 煎服中藥時的「三三三制」原則
    看中醫已經成了現在流行的趨勢,但是對於中藥的煎煮卻成了一大難題,只有科學的煎服中藥才能對於疾病的治療起到更好的作用,下面就是中醫為大家提出的「三三三制」原則,一起來學學吧。「三三三制」原則是針對在煎服中藥時存在的一些缺點和問題而提出來的。這種煎服中藥的方法是:一劑藥煎三遍、每遍煎煮過程中取藥液三次、每日服用三次。
  • 小兒傷寒中藥調理效果好 快試試這7款中藥食療方!
    原標題:小兒傷寒中藥調理效果好 快試試這7款中藥食療方!   傷寒,是一種由於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不但成年人容易患上,就連小兒也可能會被感染上。然而,小兒一旦感染上,更需要細心治療,不妨試試如下中藥秘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