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爆科技圈的新聞當屬華為打包出售榮耀的消息,此前該消息一直有傳聞,只是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但現在華為和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已經籤訂了收購協議,後者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全面售後,未來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針對出售榮耀一事,華為官方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說法,由於華為消費者業務受到了巨大壓力,為了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延續,才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的,華為指出,出售榮耀品牌也是對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總而言之,出售榮耀整體業務將是一次「皆大歡喜」的舉措,華為能夠因此獲得一筆不錯的現金流,榮耀能夠背靠身後的供應鏈重獲新生,而三十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也能夠從中獲利,更為關鍵的是不少華為員工也可以因此獲益良多。
據悉獨立出來的榮耀計劃在三年內上市,並且明年的目標是「幹三倍」。2019年榮耀手機的出貨量大概為7000萬,如果幹三倍這意味著出貨量將幹到2億以上,對於整個榮耀高層來說,這都是非常有誘惑力的,所以有媒體報導稱,華為很多員工削尖腦袋往裡擠。
今天有媒體援引接近華為人士的話稱:「聽說華為很多員工期望去榮耀,削尖腦袋往裡擠。」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一來進入新公司的華為員工能夠獲得一筆巨額補償,提供兩種方案選擇,一是股票全部原價收購,二是1.7倍2019年收入的補償。
也就是說,只要從華為離開加入新榮耀公司,考慮到華為員工的平均年薪,最少也有幾十萬甚至百萬元的補償,所以員工們削尖腦袋往裡擠就顯得很正常了,畢竟在當今社會,人們都是非常現實的,在利益面前誰能不折腰呢!
現在新榮耀高管的名單也曝光了,據知情人士透露,華為在最近的股東會議上確定了新榮耀的管理團隊和人員安排,確實會有大批華為管理層空降至新榮耀,名單如下:
華為榮耀業務部總裁趙明,如今已變為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負責公司日常運營,主抓渠道;華為消費者業務營運長萬飆,現出任新榮耀董事長,主抓擅長的供應鏈管理;華為消費者業務產品線副總裁方飛,現出任新榮耀產品線總裁,負責新榮耀產品線規劃;華為消費業務中國區零售管理部部長楊健,現任新榮耀零售管理總裁,負責全球零售工作和部分渠道管理。
還有華為拉美地區部總裁朱振東、華為中東非洲渠道銷售部長王元琳、榮耀海外銷售與服務部部長鄒良軍、華為GTM部部長黃子榮等人均加入新榮耀擔任要職,其它榮耀高層、團隊也全體空降,職位保持不變。據媒體推推算,新榮耀員工大概有8000人。
總之華為出售榮耀一事已經完全落定了,未來榮耀將重獲新生,按照郭明錤之前的分析,這是一次多贏的交易,榮耀從華為獨立之後,將不會受到限令影響,可最大限度地保有此品牌且有助於中國電子業自主可控發展,榮耀也能夠發展高端機型。
當然這一切都存在著諸多的變數,榮耀從華為品牌剝離之後,能否保留此前的那種品牌影響力還不好說,不可否認的是此前不少消費者選擇購買榮耀手機,就是因為榮耀是華為旗下的一員,現在榮耀已經與華為無關了,消費者還會為此買單嗎?值得關注。
相關閱讀:華為打包「出售」榮耀,對用戶不負責!晶片、系統和售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