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在去年大火的《十二道鋒味》裡,謝霆鋒曾這樣評價過一道菜式:「 它就好像一張印了東南亞風情的明信片,你未必需要人在這個地方,都能感受到它的椰樹林,還有沙灘、烈日」。
相信聰明的朋友已經猜出來了,沒錯,就是東南亞的代表性料理——叻沙。
謝霆鋒認為叻沙有可能是所有麵條類裡面味道最豐富、最複雜的麵條。因為光是在一個湯裡面就可以嘗到酸、甜、鹹、辣、鮮五種味道。
這麼一道口感豐富的料理曾被評為「人類死前必吃十大美食之一」,同時也是美國CNN評選的全球美食榜上第七位。究竟這一道叻沙有何魅力,竟然讓人在死前都一定要吃到?
傳聞叻沙是從當時的中國移民傳入馬六甲海峽,結合馬來西亞當地菜式的製作手法,最後就形成了這麼一碗獨特的叻沙!而叻沙在馬來西亞的地位就猶如蘭州拉麵在中國,是隨處可見,無論你在街邊小店還是五星級飯店都是可以吃到的。
但是別小看這一碗叻沙,在馬來西亞,不同地區有不同種類的叻沙,相應的名稱也會有所區別,例如在北馬,叻沙指的是亞叄叻沙,而在中馬和南馬則指咖哩叻沙,所以相對應的湯底、材料和麵條都會有所差別。
亞叄叻沙(Assam Laksa)又被稱為檳城叻沙,因為湯料加入了酸豆,Assam是酸豆的馬來語,所以就被稱為亞叄叻沙,亞叄叻沙酸味特別顯著, 用鯖魚熬煮而成的湯底,搭配粗圓米粉,配上洋蔥,紅辣椒,薄荷葉,黃瓜、蔥、菠蘿等配料,食用時伴以一勺子的蝦膏,這才是地道的亞叄叻沙。
咖喱叻沙,顧名思義就是添加了咖喱粉的叻沙,搭配鮮甜的椰漿,油豆腐,豆芽,雞肉和魚餅等配料,使用能很好吸收湯汁的細米粉,最後形成了鮮辣美味的咖喱叻沙。咖喱叻沙添加了咖喱粉,味道是偏辣的,但又伴隨著淡淡的椰漿香味,口感獨特。
砂拉越叻沙是砂拉越的著名菜式,其湯頭是由巴拉盞和蝦殼熬製而成,配上椰漿,使用粗米粉,加上豆芽、蛋絲、雞絲、蝦、香菜等配料,由於在熬湯的過程中加了一些當地獨有的植物,因此砂拉越叻沙聞起來帶有淡淡的草藥味,而吃起來則有一股巴拉盞和蝦所散發出來的鮮味。
這是一道只流行于吉蘭丹、登嘉樓一帶的叻沙,其中又分為叻叄、吉蘭丹叻沙以及登嘉樓叻沙。叻叄配的是腸粉,以魚類、黑胡椒和各種香料熬煮而成的湯底,配上椰漿和豆芽、黃瓜、越南香菜和魚肉泥等。而登嘉樓叻沙和吉蘭丹叻沙配的則是瀨粉,湯汁相對比較濃稠。
柔佛叻沙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叻沙,只有在柔佛的傳統餐廳才能嘗到。而柔佛叻沙的特別之處在於使用了義大利麵,配上用魚醬和蝦米製成的叻沙醬,以香茅,辣椒和其他香料調味,最後加上清爽的黃瓜絲和豆芽,再擠上一點酸柑汁,最後形成的一種甜辣酸鹹的特殊口感。
相信現在大家對於叻沙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品嘗過的朋友不妨說出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