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愈演愈烈,小編也看了很多網絡上關於「事業單位改革」的文章,消息太多看的有點眼花,大多數都只提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觀點,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下關於「事業單位編制」的相關內容:在未來改革進程中,有這五類人將會失去編制!
這五類人群將會失去事業編情況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現在事業單位的分類:現在事業單位已經按照社會功能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一、公立醫院
這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最早在社會上引起反響的改革目標之一,它是屬於「從事公益服務」類別,因為公益類也分為一、二、三類,公立醫院事業單位員工工資有一部分財政補貼有一部分靠單位營收。所以它具體來說被分為公益二類。在改革之前國家補助一部分經費,其餘靠自籌,所以會出現厲害的單位月薪10k,差的單位發工資都困難。
二、高校
跟公立醫院一樣,也屬於公益二類。因此二者之間的改革是一起推動的,高等教育可以部分交給市場支配,國家財政出一部分教師工資,高校自身承擔一部分。在取消事業編制之後,沒有了編制的限定,對於部分人來說,可能會是好消息。
三、工勤崗位
這類崗位,又被稱之為工勤技能崗。它是分屬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類,生產活動的崗位分為專業技術類和工勤類兩種。這類崗位主要有技術工人、水電工、司機、通訊員、打字員等,因為現在很多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承擔的工作都被承包給了社會上的一些專業的公司,所以工勤類的崗位將會成為繼醫院和高校之後第三類被取消事業編制的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取消工勤崗的事業編對原來在崗的有編制的老員工沒有影響。
四、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這類單位,一般都是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機構。這類單位因為本來就是自收自支,所以取消編制對於這類崗位影響並不是很大。而且以後這類事業編還能在政策的引導下轉變為企業!
五、承擔行政職能的崗位
最後一類人,就是承擔行政職能的崗位,這部分因為工作與公務員某些職能重複,所以有會取消其事業編,但是部分員經過考試等轉為行政編制,待遇等同公務員,以後會越來越穩定。
失去事業編,直接轉為行政編(公務員)!
這類單位就是上面第五點所說的承擔行政職能的崗位,雖然說是能轉為行政編,但是由於行政編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只有部分人能通過考試,之後才能轉為行政編。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些地方的糧食局、文化局、廣電局還有些省的政府研究室現在還屬於事業單位,這次分類將把它們劃分為行政機構。按照目前的編制,各級政府機構都有限額,一般一個省的行政機構不能超過48個。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轉變為行政機構時,不能超過以上限額。
雖說改革已經開始進行,但是目前還只是少部分在試點,主要是一些政府直屬事業局、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和各級各類行政執法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