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學歷,什麼職業有前途?
這個就要說到職業規劃了,但大部分人,包括一些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在內,根本都沒有想清楚職業的邏輯。
說到什麼職業有前途,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點就是時間。
現在的絕大多數年輕人都短視且草率,大部分人miss掉職業上的彎道超車,所以大部分也最終不會混到哪裡去。
對大部分自己沒有學歷,不知道前路在哪裡的人,我想談談我自己的一個認知。
一、不要短視草率,要長線審慎
一個非常重要的認知是,現在沒有學歷,不代表著我今後沒有學歷,現在沒有能力,也不代表著我今後沒有能力。
很多沒有學歷的年輕人尤其喜歡「破罐破摔」,不喜歡「深謀遠慮」總是短視草率,這是我們首先要去自我克服的一點。
我有一個朋友,97年的,目前在富士康做流水工人,也沒有學歷。一個月效益好的時候有五千多,但一年平均下來也就是三千多點,那他為什麼還要去做?
究其根源,我們可以說他是「自卑」的,不敢面對自己的未來,不敢去想以後;也可以說他是逃避的,自我麻痺的,不敢打破舒適圈,只想著現在先輕鬆再說。
但歸根結底,還是他自我的「意識」不夠。
他也想過未來,想過自己的今後的職業發展,也曾去學過開挖掘機和裝修一類的工作。但最後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他的問題在於,想像不到以後美好的生活,是要靠現在的吃苦去換來的。
當然了,或許高房價難以企及,也是一個原因。
但我想說的是,為何我們都明明知道自己目前在做的職業沒有未來,那幹嘛還在繼續做呢?
這裡的一個原因是,大部分人都是因為「看見」,所以才相信;只有少部分人,因為相信,所以才「看見」。
就像現在市面上的培訓學校何其之多,各種成人技能培訓數不勝數,我們都知道這些培訓班報了之後,大概率都能過上比現在不錯的日子,那為何都不去報名學習呢?
這其實是我們大腦的「自我否定」造成的。
因為你沒有看見,所以你不相信。
你看不到自己去學習一門新技能的帶給你的高薪和成就感,所以導致你沒有足夠的內驅力。
因為你看不到自己未來一定會有所成就,所以你遲遲不敢行動。
我們都害怕失敗,所以寧願不去嘗試,也不願意失敗。
正如那句話說的:「懂得了很多道理,可依然害怕去嘗試實踐。」
勇敢,太難能可貴了。
對創業者來說,是因為「相信」所以才看見,這是他們創業從0到1的關鍵點;但更多人恰恰都卡在了這裡,他們不願意「相信」自己真的行,可不去相信不去嘗試,又怎麼看得見呢?
這種悖論,導致了很多人僅僅只是停留在想法層面,而遲遲不願行動。
我這裡並非是為了抨擊那些勞動力崗位和職業。而是對一個年輕人來說,現在勞動力市場絕大多數是真的真的難以養活一家人。
如果進廠外賣能夠二十年買一套房,那我便不會在這裡回答這個問題。
但現實是,這根本不可能。
所以年輕人首先要做的是改變自己內心的狀態,不要去害怕思考自己的現實和未來,這根本不丟人!
正如我的那位97年的小朋友,現在我一跟他談起未來,他就扯開問題,仿佛這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一樣。久而久之,我便不再跟他聊這個問題,因為我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再意識到這個問題,試錯的成本就更大了。
年輕人在選擇職業的時候,不要短視草率,要長線審慎。
二、選擇職業,天花板很重要,但還有更重要的
我知道你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內心是很希望我直接告訴你一個明確確定的職業的。
但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我不可能直接幫助你選擇一個職業。
我們總是急於想去探尋問題的答案,卻從沒人在意探尋問題的過程和方法,這種答案,不給也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那回到問題上來,選擇職業,應該如何選?有什麼標準?
我這裡給出三點標準:
1.內驅力
內驅力這個東西,我把它分為兩個大的方面;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職業喜好和偏好,一方面則是我們對於物質的追尋。
說得再直白一點,那就是一個為了錢,一個為了自己的喜好。
內驅力對於選擇職業重要嗎?
非常重要!
一份職業要想精通要想成為專家,內驅力必不可少。不管是對金錢的渴望也好,還是個人的興趣也好,內驅力是非常重要的。
多年前我做銷售的時候,業績一直上不去,那時候我還沒有覺察內驅力這件事,只因為是我的能力不行。可後來我漸漸意識到,不是我的能力不行,而是我對金錢有一種天然的「抗拒力」,這可能和我的「文人情懷」有關,天然厭惡又離不開這東西。
現在我開始慢慢自我強調自己是一個「俗人」,於是我的工作也開始漸漸有了起色。
回歸正題,對90後來說,如果你沒有學歷,那麼選擇職業的話,我的建議是先以自己的「愛好」為主。
華人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說過:「年輕人從事職業,如果自己不是真的喜歡,那麼你很難從某個角度去在這個職業上做大做強,很難有足夠的競爭力。」
因此我也建議大家,以自己的「喜好」為內驅力,選擇職業,是再好不過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針對大部分人所說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沒有喜歡標準的時候,那麼從「錢」的角度出發,是再好不過的。
什麼職業最掙錢,同時入門標準最低,那就去幹這個職業。
其實,選擇職業就這麼簡單。還是那句話,要勇敢,要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這裡給一些具體實際的職業建議吧,如果你沒有學歷,報一些培訓班,例如運營、IT工程、網際網路銷售、甚至是培訓教師等等,都是不錯的。
這些職業的天花板上限都很高。
2.職業天花板
職業天花板我在過去的很多文章中都提到過。
我一直在強調我們要眼光長遠,審慎選擇,其實說的也就是職業天花板。
你看,現在很多沒有學歷的年輕人都跑去學習挖掘機或者學理髮等等,這些技術崗位被我們稱之為「天幹餓不死手藝人」,看似是一種褒義,但其實是一種貶義。
為什麼?
說到底,「天幹餓不死手藝人」,還不是因為手藝人的天花板太低了。
當然,我這麼說也許是因為我的標準有點高,但客觀來看,這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就拿挖掘機師傅來說吧,我一個朋友在西安開挖掘機,一個月7000元左右,按他的標準來看是挺高的了,有時候他也還挺「自得其樂」的。
但事實上呢,我卻又想到,這可能也就是挖掘機的「天花板」了。換句話說,挖掘機這個技術,在今天的最高薪資就是7000。
哪怕未來該崗位會加薪,那也不是因為你的個人技術嫻熟了,而是這個行業的整體薪資上漲了而已。
因此,我的第二點標準就是:選擇職業,要看它的最高薪資是多少。
3.選對職業,不如跟對人
說到底,人這一生所從事的職業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就跟對人這件事來說,反而是極有可能的。
得到董事長羅振宇說:「在今天這個時代,其實不需要你自己也非得要去幹一番大事業的。只要你足夠優秀,那就一定會有人注意到你,並在關鍵時候,扶你一把,你就會飛黃騰達的。」
某資本創始人今天在朋友圈發了一段話,我也挺有感觸的,他是這樣說的:
對於大部分人所謂的職業規劃來說,一個最簡單的事情就是找對人,然後跟住他。
這話我倒是很有感觸,當初的阿里巴巴創業時,有18個人跟對了,直到今天,全部都財務自由。當初的一個沒有學歷的前臺小妹彭蕾,跟到今天成為了螞蟻金服的董事長。
由此可見,做什麼職業如果取決於內驅力和職業天花板的話,那要想實現財富的更大增值更有前途,「跟對人」才是我們的最重要的一步選擇。
你要做的就是找對一份工作,並把它做好,然後跟對一個人,讓他帶領你致富。
這樣算來,概率依然很小很小。這也是我為什麼說我們在擇業這件事上,千萬不要草率短視的原因。
我們要長遠,我們要審慎,我們更要勇敢行動。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點擊【關注】,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個人成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