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成醫療J-Valve中國「心」榮登紐約時報廣場

2021-01-17 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來源 海峽網

正值西方聖誕、新年之際,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焦點位置再現中國技術身影。近年來,隨著中國創造進程的不斷推進,湧現出一批又一批享譽國際的中國創新產品與技術。此次榮登紐約時報廣場的是中國優質醫療技術代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外科團隊的經心尖TAVR治療單純主動脈瓣膜關閉不全技術」,該技術採用的是由傑成醫療自主研發、製造,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J-Valve產品。

此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憑藉包括「經心尖TAVR治療單純主動脈瓣膜關閉不全」(TAVRinPureAorticRegurgitation)等多項高精尖手術技術,已頻頻亮相於國際醫療界。

據了解,這家來自國內的頂尖醫院在傑成醫療自主研發、製造的J-Valve產品助力下,完成了「經心尖主動脈瓣膜微創植入治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狹窄)疾病在中國的首試兩例手術。2018年,華西醫院心外微創瓣膜團隊再寫傳奇,為全球最高齡的100歲主動脈瓣反流患者成功實施心臟TAVR手術。就在同一年,該醫院又為遠道慕名而來的美國患者實施了TAVR手術,這一系列手術的背後都是由傑成醫療的J-Valve心臟瓣膜產品來支撐的。而J-Valve心臟瓣膜在多年前已獲得西方國家認可,是國內首個被發達國家採用並具有完全中國智慧財產權的高端醫療產品。目前,傑成醫療的J-Valve心臟瓣膜已獲加拿大衛生部特別準入批准,在溫哥華最大的心臟外科醫院聖保羅醫院,已經為數十位加拿大患者成功進行了微創心臟瓣膜置換。此外,已累計向美國輸出數十套、向港澳臺等地區等輸出十餘套產品。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蘇州傑成醫療的J-Valve擁有兩大優勢。其一,可完全依靠產品自身的定位裝置完成自主定位,影像等技術僅僅為輔助、確認作用,大大降低了醫生的操作難度和技術要求。在國外,具有定位件設計的介入瓣膜只有JenaValve,但它的定位件是固定在支架上的,不能完全打開,無法充分發揮作用,而傑成醫療的J-Valve通過活動式定位系統實現自主定位,具有明顯優勢。其二,J-Valve心臟瓣膜除了能夠有效治療主動脈狹窄外,還攻克了其他TAVR產品無法治療主動脈瓣單純關閉不全(AI)的世界難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特別是無鈣化的單純返流病例,在現有的TAVR手術中是一個難點,因為沒有鈣化作為支撐,介入瓣膜的固定是一個技術難題,目前J-Valve的介入瓣膜獨特的定位件系統解決了這個國際難題。2020年新冠疫情,是全世界的大考,讓人們對生命的價值和醫療技術的需求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更大的期待。自主創新,為人民創造福祉,做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才是利國利民,立足國內放眼國際市場的根基。新的一年,我們同樣期待更多的中國創造登上國際舞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國產TAVR「領跑者」傑成醫療:以醫者之心推動國際領先技術造福於民
    2020年9月12日,由傑成醫療團隊創始人張極博士主持的《傑瓣同行|傑成線上學院-影像分析專場》如期舉辦,受傑成醫療邀請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馬燕燕教授等各路戰鬥在臨床一線的專家講授了TAVR影像分析評估及解讀,以及TAVR經典病例。"這些分享和講授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對於一線的醫生來說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 國產TAVR領跑者傑成醫療:重壓之下仍在領跑
    對於中國主動脈瓣膜經導管置換(TAVR)市場來說,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的國產企業已佔得先機。隨著2019年底啟明醫療、沛嘉醫療的港股上市,心臟介入瓣膜投資日漸火爆。對於超百億級的中國TAVR市場空間,資本已嗅到商機,或已先行布局,成為投融圈裡的一個新"標的"。
  • 加拿大、臺灣相繼完成J-Valve手術,傑成醫療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在引進J-Valve®後,加拿大、美國、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醫生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有了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給此類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11月20日,聖保羅醫院葉箭教授帶領TAVR團隊,在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下,使用中國傑成醫療的創新產品J-Valve®,為一名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與一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成功實施了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迄今為止聖保羅醫院已完成了近30臺J-Valve®手術,作為唯一一款在發達國家使用的國產瓣膜,J-Valve®已經成為聖保羅醫院的常用選擇,對於單純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低冠脈開口或其他介入瓣膜無法解決的主動脈瓣病變的患者
  • 傑成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出口美國和加拿大
    (原標題:傑成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出口美國和加拿大)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
  • 「交響絲路 如意甘肅」文旅宣傳片亮相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
    【視頻】「交響絲路 如意甘肅」文旅宣傳片北京時間1月4日—1月10日,甘肅文旅宣傳片「交響絲路 如意甘肅」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向全球展示了中國甘肅絢麗多彩、大氣恢宏的壯美景色,送上了來自古絲綢之路的新年祝福。
  • 鴛鴦金樓珠寶榮登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全球矚目!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鼠年新春到來之際,全球華人都沉浸在歡樂喜慶的佳節氛圍之中,鴛鴦金樓榮登紐約納斯達克「世界第一屏」,作為國內著名珠寶品牌,鴛鴦金樓在這一國際化的舞臺上,將最真摯最簡單的祝福,向全球華人傳達來自鴛鴦金樓的春節祝福。
  • 「資優生」傑成醫療解散風波:內部矛盾引發,技術產品仍具優勢
    目前國內共有四款已上市的TAVR產品,其中,傑成醫療的J-Valve瓣膜於2017年4月取得國家藥監局的產品註冊批准,與啟明醫療(02500.HK)的Venus A-Valve一起,成為先於進口同類產品,為中國獲批上市的首批國產TAVR產品。
  • 孔子形象亮相紐約時報廣場 攜現代人同作揖(圖)
    在全新動畫短片中孔子攜現代山東「老鄉」  作揖傳達中國傳統文化  專家稱象徵中國國力上升  孔子形象亮相紐約時報廣場  據新華社今晨消息,中國歷史上廣為人知的先賢孔子的行教畫像10月1日以全新的「作揖行禮」的動畫形式亮相「世界的十字路口」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將中國人自信大方的謙謙君子之風傳遞給世界。
  • 孔子「作揖行禮」動畫形式亮相美紐約時報廣場
    中國歷史上廣為人知的先賢孔子行教畫像10月1日以全新「作揖行禮」的動畫形式亮相「世界的十字路口」——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將中國人自信大方、謙謙君子之風傳遞給世界。這個長度為30秒、展現孔子故鄉山東風土人情的短片用富有感染力的毛筆水墨畫描繪孔子形象,以孔子標準的「作揖行禮」動作標識貫穿整個短片。
  • 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遊客觀賞二戰「勝利之吻」雕塑(圖)
    8月12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遊客觀賞二戰「勝利之吻」雕塑。當日,紐約時報廣場中央豎立起一個巨型二戰「勝利之吻」雕塑,以紀念二戰勝利65周年。
  • 詳訊:紐約時報廣場汽車衝撞行人致1死22傷
    這是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拍攝的汽車衝上人行道事件現場(5月18日攝)。一輛紅色小轎車18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衝上人行道。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新華社紐約5月18日電(記者王文 楊士龍)美國紐約時報廣場18日發生汽車衝撞行人事件,造成1人死亡、22人受傷。紐約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說,目前沒有信息表明這是恐怖行為。   德布拉西奧當天在事發現場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儘管初步信息顯示這不是恐怖行為,但出于謹慎考慮,紐約警方已加派反恐警力在市內重點區域布防。
  • 紐約時報廣場跨年慶將無人喝彩 水晶球照常降下
    參考消息網12月30日報導 外媒稱,紐約時報廣場的跨年水晶球由2668個水晶三角形和32256個閃爍著紅、藍、綠、白光的燈泡構成,重達5.38噸。所有人都希望水晶球能儘快為新冠疫情之年畫上句號。據埃菲社紐約12月28日報導,紐約時間2020年最後60秒時,水晶球將從24米高的地方降下來,屆時美國人將開啟10秒倒計時,並用親吻開啟新的一年。但是今年,時報廣場的跨年活動將是一場沒有觀眾的慶祝活動。報導稱,12月31日23時59分時,水晶球裝置將啟動,直徑3.6米的水晶球將為2020年送上最後的告別。
  • 紐約時報廣場現罕見槍擊案 警方連開3槍射瘋漢
    當地時間9月14日22點左右,人流密集的紐約時報廣場發生一起罕見的槍擊案—患有精神疾病的男子格林·布羅阿德納克斯突然衝到馬路上大鬧,隨後又衝向警察,警察不顧周圍人多朝他連開3槍!  糟糕的是,子彈並沒有擊中布羅阿德納克斯,反而擊中了兩名倒黴的圍觀路人!
  • 孔子作揖行禮動畫形象亮相紐約時報廣場 傳遞中華文化
    新華網濟南10月1日電 (記者 劉寶森)中國古代先賢孔子行教畫像,10月1日以全新「作揖行禮」的動畫形式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將中華文化的自信大方、謙謙君子之風傳遞給世界。這個長30秒、展現孔子故鄉山東風土人情的短片,用富有感染力的毛筆水墨畫描繪孔子形象,以孔子標準的「作揖行禮」動作標識貫穿始終。
  • 上百情侶紐約時報廣場擁吻 演繹"勝利之吻"(圖)
    人民網8月17日訊 為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紐約時報廣場日前聚集上百對戀人在「勝利之吻」雕像下演繹當年二戰勝利消息傳來時的街頭經典瞬間。 1945年8月14日(北京時間8月15日),當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來,紐約民眾紛紛上街頭奔走相告,慶祝勝利。
  • 出現在《紐約時報》訃聞版的中國人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廣場 2014.03.03 星期一 出現在《紐約時報》訃聞版的中國人   □刁凡超《紐約時報》訃聞版多年以來每天都會刊登逝者的訃聞,去年12月6日,該報撰寫了題為《解放者曼德拉
  • "人大女神"亮相紐約時報廣場 知名大學校花盤點
    >「奶茶妹妹」章澤天袁佳怡黃燦燦張辛苑「人大女神」亮相紐約時報廣場美國時間8月30至9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形象片在紐約時報廣場廣告屏上播出,片中飽蘸濃墨的毛筆滴下一滴墨,滴落在紙上迅速暈染開,依次變化出「厚、德、雅、博、是」五個漢字,並標註英文內涵,這是中國高校首次以此方式向世界展示自己,而「人大女神」康逸琨也在形象片中亮相!康逸琨曾經以一組甩髮畢業照走紅網絡,之前之後,各路校花也以各種方式爆紅。
  • 中國控制疫情犧牲了「自由」?老「陰陽人」《紐約時報》又來了!
    新年伊始,儘管中國出現了一些零星的疫情,但是與西方世界相比,中國成為世界的「安全島」。美媒《紐約時報》也承認這一點。它在1月5日的一篇文章中稱,當許多國家仍飽受新冠之害,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中國在2020年全年報告的感染人數不到10萬人。自去年11月初以來,美國每天報告的病例都超過了這個數字。
  • 《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抗疫舉措: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
    近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一檔節目連線了《紐約時報》科學與健康記者麥克尼爾。 在談及新冠病毒疫情給人們帶來的不便時,節目主持人發問,中國抗疫期間「似乎缺少西方式自由」。
  • 《紐約時報》App從中國區 App Store 下架
    威鋒網 1 月 5 日消息,《紐約時報》報導因為中國方面的要求,蘋果公司已經在 12月晚些時候將《紐約時報》的所有應用從中國區 App Store 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