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11月,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上海有個區賣掉的新房幾乎等於其他區的總和。
來源:百盛評估,數據以網籤為主
坦白講,我沒有想到是寶山區。
我又去看了看二手房市場,寶山區的成交量,也排進了前三,浦東是第一。
一直沒有什麼大消息的寶山,為何成了香餑餑?
01
我們先來看看寶山賣掉的都是什麼樣的房子。
位置分布在上大、共康、楊行、美蘭湖。
主力戶型3房,單價5萬/m 左右。
從已有的數據來看,剛改人群是現在的購房主力。寶山受到了他們的親睞,尤其是大華公園城市,11月26日一開盤,就刷新了今年單周成交量最高的記錄。
從地圖上來看,上大、共康是寶山較靠近市區的板塊,配套較為成熟。此外,價格與產品的定位較準也是此次被熱買的一大原因。
儘管如此,寶山區在上海人心中的認可度也值得聊一聊。
在上海人眼中,寶山可能最不像郊區,相較松江、嘉定、奉賢、金山這些郊區,離市區更近,也更方便。
但是寶山的發展,經常被詬病為最緩慢的那一個,而且各板塊發展很不均衡。
講真,有點可惜。
這和寶山區歷史淵源有關。
寶山的起步主要依靠貨櫃運輸以及寶鋼製鐵兩大產業,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各種廠房、工業建築以及貨櫃卡車,隨之而來的噪音、灰塵、老工業痕跡制約了寶山區的城市界面。
寶山楊行「城中村」
四通八達是城市發展的天然需求,阻隔發生在哪裡,繁華就被阻斷在哪裡。
寶山呢,被各種阻隔、撕裂:
· 一座封閉式工廠,阻隔了城市發展的道路,導致商業氛圍沒法形成。
· 一根根區域內鐵軌, 將整片區域撕裂。
·一座軍用機場,造成至少3公裡寬度以上的隔離帶。又因為航道和限高的需求,影響了周邊建設。
這些因素導致連片開發的區域沒那麼多。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以盤整的空間其實很大。最近幾年,鋼鐵廠和大場機場搬遷的消息時有傳出。
寶山要發展,急需一場升級。
02
現在,寶山區,尤其是北面,農田、城中村、老舊工業地正在大拆大建。
我整理了一份寶山全區的拆遷地圖,大家可以對照看看,想像下未來寶山區的變化。
截止12月初,寶山確定的拆遷項目為17個,徵收土地達到477227m 。未來,這些土地將變為新的道路、綠化、市政設施或住宅。
寶山正在經歷蛻變期。
我們都知道,房價往往是與所在區域的價值相匹配的。
此次熱門的上大、共康板塊均價在5萬/m 左右,對比其他中外環地區,算低的。
過了外環的寶山,則在3-4萬/m ,有的甚至低於3萬/m 。
能成房價窪地的寶山主要受制於區域發展。如果去掉這些不利因素,房價會是多少呢?
說了這麼多寶山的不足,我們看看,寶山還有哪些隱藏優點。
畢竟,上海購房者用真金白銀選了這裡,而沒有選擇同樣低價的其他區域。
03
寶山的交通底子還不錯。
既有3條市域軌交,也有南北高架和逸仙路高架。
明年有15、18號線通車,都是貫通南北的大動脈,北邊從寶山開始,通往楊浦、浦東、普陀、長寧、徐匯、閔行。(對寶山沿線影響可參考舊文:定了!上海這些地方要通地鐵!沿線房價……)
遠期,會有19號和21號線。19號線,聯通春申、前灘、世博、陸家嘴、北外灘等板塊;21號線一期串起迪斯尼、張江、金橋、外高橋等地。
還有傳說中的寶嘉線,屬於一條市域級鐵路,可以與11號線的嘉定新城站實現換乘、也可以在寶安公路和嘉閔線之間實行換乘。
值得再說的是這兩年的學區崛起。
老實講,寶山一直不算是上海的教育高地。
但近兩年,上海幾大名校紛紛來寶山開分校、開附屬學校,先是華二寶山實驗、寶山世外。
今年,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寶山雙語學校也來了。
在上海公民同招後,九年一貫制的公辦學校很吃香,加上又是」上外系「。
雖然上海名校眾多,但上外系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這可以看兩個數據:
·93.47%的保送率。
· 國際名校錄取率排名第一。(國際名校是指:耶魯、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當然,寶山這所新開分校的實力是否能跟其他學校相媲美呢?
目前還無法用成績來回答,但從寶山區政府對此學校的重視程度中,可窺一斑。
首先,1.6億的投資達到了一個政府重大市政的投資標準。其次,聘請了上外附中資深教師、專家顧問團隊協同督辦教育,保證教學水平。
畢竟對於實際居住者來說,任何宏大的願景規劃,都不如交通與教育資源來得實在。
沉寂已久的寶山,迎來了上海樓市裡突如其來的一把火。事實上,儘管上海買房人的選擇有點出乎意料,但最終結果就是如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