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
文|曹寅
編輯|姬政鵬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所作的說明和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是黨的創新理論的最新成果,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政治宣言書」和「發展路線圖」。
面向未來,電影頻道作為電影輿論引導的「國家隊」、主力軍,如何全面深入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履行好優秀國產影片宣傳推介組織評論職責,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做強做優電影全媒體傳播平臺,是擺在我們面前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這裡,結合學習談幾點思考。
責任如山、使命如磐
從「四個重要」的高度
把握國家主流電影媒體的重大任務
五中全會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從戰略和全局上規劃了今後5年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三方面的重點任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
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重要」精闢論述了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進程中,文化作為重要內容、重要支點、重要因素、重要力量源泉的地位作用。這「四個重要」是對當前和今後文化發展定位、定性、定義的又一次新概括和新表述,把文化建設更高更大更重的使命責任標識得更加明確。
電影是實現這「四個重要」的載體,是大眾化的、廣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文藝形式,是文化產業中的引領性產業,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張亮麗名片,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誌。要建設文化強國,電影必須強起來,必須率先實現中國電影強國夢,這是電影人的歷史使命和現實責任。
電影頻道是黨和國家重要的宣傳思想文化平臺,是國內外了解中國電影改革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承擔著引領電影輿論的重要使命。
我們要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國家站位,順應時代潮流,對焦「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目標,進一步提高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電影全局性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發揮電影培根鑄魂、凝心聚力的作用,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起點上,擔當好中國電影宣傳推介、組織評論的主責主業,走好「第一方陣」。
聚焦重點、打造亮點
以電影為載體奏響時代最強音
宣傳闡釋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今年以來,我們積極響應中宣部「持續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和國家電影局「中國電影人和電影頻道不能缺席」的指示精神,以電影為載體,讓黨的聲音成為時代最強音。
我們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等主題開展影片展播。
組織300位中外電影人開展「萬眾一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線上活動,短視頻播放量超3.5億次、微博話題閱讀量達7.6億次。
推出全國首檔非新聞報導類抗疫專題節目《兩地書》、首支抗疫公益歌曲《武漢,你好嗎》和一系列廣受好評的融媒體產品,確保電影和電影人在重要時間節點和反映重大歷史事件時不缺位、不錯位。
集合優秀創作力量和各方資源,推出「加油!中國電影」活動,全網直播觀看量超1億次、帶動3700餘家影院訂單;推出「直擊百花獎」電影頻道融媒體5G全景直播,60餘個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直播觀看量超5億次。
由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和1905電影網發布的《2021年院線電影前瞻報告》大力推介國產影片,為疫情後中國電影全面復甦作出電影頻道應有的貢獻。
當前,我們要發揮電影頻道立體傳播矩陣優勢,精心組織電影宣傳、評論、創作,生動詮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展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徵程的時代畫卷。
在主題宣傳方面,把全會精神與重大主題宣傳緊密結合起來編排各頻道播出內容,持續配合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建黨100周年等開展主題影片展播。
在欄目製作方面,以《中國電影報導》《今日影評》、1905電影網為抓手策劃專題專欄,宣傳黨中央對文化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反映電影界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風貌。
在影片創作方面,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抗擊疫情等重大主題打造一批重點影片,如《千頃澄碧的時代》和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呼吸》。
在大型活動方面,策劃製作轉播金雞獎、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等文化盛典,大力提振復工復產後中國電影人和中國電影市場的信心,營造電影界匯聚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的濃厚氛圍。
方向清晰、步履堅定
以「三新」要求打造新型傳播平臺
有效引領電影輿論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三新」要求點明了五中全會公報的核心要義,為我們做好電影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主攻方向。
現在,電影頻道正處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過程中,作為橫跨電影和電視兩大領域的國家主流電影媒體,已經成為具有一定產業規模和行業影響力的電影文化傳播平臺。
我們著力建設電視屏、新媒體小屏、電腦屏、落地電子屏、院線大屏「五屏融合」的創作與傳播模式,努力實現「全媒體生產、跨媒體共享、多平臺發布」的一體化發展格局,CCTV-6收視總人口達11.15億人,收視率和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成功打造了37個微信、微博、微視頻和客戶端,努力打造「M視頻」、「M直播」、「M創意」等系列融媒體產品,形成了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短視頻分發矩陣和直播矩陣,電影頻道在電影業內的引導力、影響力顯著增強,創新力、創造力大幅提升。
新徵程上,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發揮內容生產和傳播主渠道優勢,有效引領中國電影正確的輿論導向,為實現電影強國的目標守正創新、勇擔使命。
第一,旗幟鮮明講政治,認真履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我們要進一步落實政治家辦臺、辦網要求,進一步把握媒體和電影的意識形態屬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圍繞黨和國家重大主題活動和重要宣傳節點開展主題影片展播,用多類型、多品種、多樣化作品滿足觀眾需求。
第二,打造新型傳播平臺,進一步提升傳播力、影響力。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四全媒體」要求打造立體傳播矩陣,加快內容融合、渠道融合、經營融合,形成統一調度、統一指揮的高效運行機制。主動做好4K影片購片、製作、播出技術儲備,充分運用「雲存儲」、「雲採編」技術,打通大屏與小屏、線上與線下、內宣和外宣的界限,加強與國內外主流媒體及新媒體平臺深度合作,擴大中國電影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
第三,深化內容創新創優,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引導力。我們要始終保持內容定力,探索滿足觀眾收視新需求的節目形態、傳播形態,促進電影新聞、電影評論、電影文化活動內容生產和品牌建設。抓好重點影片創作生產,不斷推出精品力作,推動「雙效統一」。激發人才隊伍創新創造活力,加大全媒體人才培養力度,努力打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工作隊伍。
做優做強電影全媒體傳播平臺,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幹實幹、久久為功,努力將電影頻道打造成為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電影新型主流媒體,奮力譜寫建設文化強國、電影強國的新篇章。
聲明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