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返中的臺籍日本兵,雪梨港1946年

2020-12-04 舊影閣

【澳大利亞雪梨港】1942年,日軍空襲澳大利亞達爾文,澳大利亞本土首次被戰火波及。此後,日本對澳大利亞實施了百餘次空襲。二戰期間,澳大利亞軍人(大英國協軍隊)曾在全球多個戰場立下功勳。

【被遣返的臺籍日軍家屬】日軍的傳統觀念中,非戰鬥人員(軍屬身份)不屬於正規軍;軍屬等級分為:囑託(軍官待遇)、僱員(士官待遇)、傭人(軍夫待遇)。日本人以優厚薪餉,吸引臺本地人入伍。

【被遣返的臺籍日軍家屬】1943年5月到1944年7月,日軍在臺僅招募特設勤勞團人員就達到近三萬人。這批人員的多數被派往新機內亞(英語:New Guinea;時為澳大利亞殖民地)。

【火車運送被遣返人員到達港口】他們主要從事修建基地、後勤運輸等任務。盟軍登陸進攻時,在紐幾內亞、菲律賓等地的臺籍日軍被編入戰鬥隊列,作為與美軍交戰的殿後部隊;很多人死於異鄉。

【宵月號驅逐艦】宵月號是日軍第10艘秋月級驅逐艦,1945年1月服役;二戰後用作運輸。1947年,移交民國海軍,改名汾陽號。1946年3月,澳大利亞當局使用該驅逐艦運輸臺籍日軍返臺。

【登船的臺籍日軍及家屬】太平洋戰場作戰期間,約有兩萬多名臺籍日本兵死於戰場,還有很多被盟軍俘虜;其中三百多名臺籍日軍及家屬,澳洲政府把臺籍日軍視為日本人,在澳大利亞關押。

【被遣返的臺籍日軍】澳大利亞方面,本打算用宵月號驅逐艦將他們和其他日軍戰俘一起運送回日本;此舉遭到這批臺籍日軍及家屬的抗議,他們稱自己不是日本國籍而屬於中國國籍,要求遣返中國。

【被遣返的臺籍日軍家屬】澳大利亞雪梨晨峰報的記者撰文,這批臺籍人員有別於日本人,不應該遣返回日本,並敦促當局追究出錯的原因。後國民政府出面協調,這批臺籍日軍及家屬順利返臺。

【澳大利亞為被遣返人員提供牛奶】八十年代末,日本眾議院、參議院通過《特別弔慰金支給法》,向每位臺籍日軍陣亡者遺屬發放弔慰金、事務費。【澳洲遣返臺籍日軍老照片,1946年。攝影資料:mxsu】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946年大遣返,回到日本的東北日僑俘
    1945年10月25日,中美雙方在上海召開會議,就遣返日僑俘問題進行磋商,原則上確定將滯留在各戰區的所有日僑俘一律有組織地遣返回日本。關於中國戰區的日僑俘遣返問題,會議規定:按照先關內後關外、分期分批、中國政府負責陸路向港口集中與輸送、美軍組織船隻負責海上輸送的辦法施行。
  • 什麼是臺籍日本兵?臺籍日本兵歷史真相 蔡英文追思用意何在
    ­  其實,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並不是要追求「臺籍日本兵」的什麼歷史正義。今年6月25日,在琉球南端樹起了一座紀念「臺籍日本兵」的「臺灣之塔」。蔡英文以臺灣當局領導人的名義撰寫碑文,公然說「當年臺日戰士皆為同胞,生死與共,榮辱同當」「期盼成為親善交流橋梁,鞏固日臺恩義連結」。
  • 揭秘「臺籍日本兵」:從戰敗者到戰勝國國民
    原標題:揭秘「臺籍日本兵」:從戰敗者到戰勝國國民  臺媒的相關報導,讓「臺籍日本兵」這個歷史名詞又浮出水面。   直到1942年,日本政府才允許臺灣人當「志願兵」,不代表在1942年以前,日軍中沒有臺灣人。事實上,從1923年起,日軍便招募少量臺灣人擔任閩南語或漢語官話的翻譯。
  • 蔡英文借「臺籍日本兵」獻媚 勾結日方抗衡大陸
    雖然綠營刻意模糊視線稱,這些臺籍老兵包括「臺籍日本兵、臺籍國軍、臺籍解放軍」,但島內一位資深媒體人7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真相是,蔡英文要紀念的只是「臺籍日本兵」,其動機一方面是繼續深化「臺獨史觀」,一方面有意以此彰顯「臺日親善」。
  • 國臺辦:美化日本對臺殖民統治必遭譴責,臺籍日本兵是受害者
    國臺辦:美化日本對臺殖民統治必遭譴責,臺籍日本兵是受害者 澎湃新聞記者 郭琛 2016-11-16 12:49 來源:
  • 二戰期間的臺灣籍日本兵,其實是給日本人當炮灰,也幹過一些壞事
    加入日軍的臺灣人張子涇,他被俘後,歷經艱難,於1946年成功回到了臺灣。出徵前的臺灣籍日本兵的合影。在衝繩島作戰的臺灣籍日本兵,他們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參加日軍的臺灣人,日軍經常要求這些臺灣籍日本兵看守盟軍戰俘,在看守戰俘時,為了討好日本人,這些臺籍日本兵也犯下過不少罪行,比如虐待和毆打戰俘等等。1944年,臺灣的一些原住民青年,他們正在接受日軍的訓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強制徵召了大量臺灣原住民遠赴南洋作戰,死傷慘重。
  • 日本給臺籍老兵發錢?二戰時後者淪為炮灰 戰死3萬人
    1895年甲午國殤後,幾乎在臺灣被割給日本的同時,島內就爆發了保衛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乙未戰爭。此後數十年間,抗爭從未停歇。1930年,臺灣原住民的霧社起義,更成為臺灣人在日據期間最後一次大規模激烈的武裝抗日行動。然而這次行動中參與的各部族幾遭滅族,大批原住民於高壓情勢下集體自縊,以此為背景的電影《賽德克·巴萊》講述的就是這段血淚往事。
  • 臺灣安放三萬餘臺籍日本兵亡靈 包括李登輝胞兄
    華夏經緯網4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新竹縣北埔鄉濟化宮已迎回三萬多名死難臺籍日本兵的靈位,並建納骨塔安置,春秋兩季均辦祭禮。在新竹縣北埔鄉濟化宮安置的臺籍日本兵亡靈中,有李登輝的胞兄巖裡武則(漢名李登欽);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生前曾多次前往濟化宮上香悼念。
  • 日議員要提案補償臺籍日本兵標準遠低日軍人
    【環球網軍事2月6日報導】據臺灣自由電子報5日報導,日本自民黨眾議員河村建夫宣布將提交兩項有關戰爭補償的法案給本屆國會,一是補償在二戰期間空襲受害民眾;另一項則是針對臺籍日本兵及朝鮮日本兵乙級和丙級戰犯的賠償問題。
  • 臺北埔鄉濟化宮 已安放三萬臺籍日本兵亡靈
    4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新竹縣北埔鄉濟化宮已迎回三萬多名死難臺籍日本兵的靈位在新竹縣北埔鄉濟化宮安置的臺籍日本兵亡靈中,有李登輝的胞兄巖裡武則(漢名李登欽);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生前曾多次前往濟化宮上香悼念。 濟化宮塔務員鍾活良說,李金龍到濟化宮時曾在家屬連絡簿上簽名,當時留的地址是臺北市仁愛路三段。另外臺北市長馬英九和一些政府官員也曾到濟化宮參祭。
  • 臺籍日本兵不知日本投降在印尼叢林堅守31年
    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日本將領血腥鎮壓了原住民賽德克族的反抗後,感嘆這些「野蠻人」的英勇不屈:「沒想到早已消逝的武士精神竟然在他們身上重現了。」日本人在心底又一次這樣驚嘆的時間,是1974年。這一次,他們驚嘆的事實完全相反。這一年12月,在印尼摩羅泰島的叢林中,有印尼軍官發現了一名「日本兵」,此時距離日本戰敗投降的1945年已經過去29年。輿論譁然一時,命名為「最後的皇軍」。
  • 1946年遣返日僑:婦女擔心遭強姦臉抹鍋底灰
    大遣返然而,蘇軍統帥華西列夫斯基對有關報告根本不予理睬,「我們決不允許,在我們臨界的國土上,生活著一群與我們有著宿仇,而且像狼一樣險惡的人。」至於美國,「他們既擔心中共利用日僑打內戰,又擔心將來中國和日本兩大民族,因由日僑聯絡而團結合作,影響和動搖美國在遠東的地位」,也竭力反對日本人留居中國。中國國民政府也很快做出回應:完全贊同美、蘇兩國關於遣返日僑的決議。
  • 港媒:蔡英文祭二戰臺籍日本兵 狠戳中國人痛點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1月8日快評,蔡英文5日在高雄為一場名為「徵戰屬誰——追思紀念臺籍老兵秋祭」的活動主禮,秋祭對象有部分二戰時為日本效命的臺籍日兵,引發不少社會爭議。全文摘編如下:把侵略者與抵抗侵略的戰士放在一起祭拜,這算得上是令人驚奇,荒謬、諷刺感十足的一幕,讓人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 國慶旅遊: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遺址
    ——第六站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遺址  歷史上的重要事件  葫蘆島大遣返這一歷史事件,又稱「百萬日本僑俘葫蘆島大遣返」、「百萬日僑大遣返」,是指1946年5月至1948年9月,先後有105萬滯留東北的日本僑民和戰俘從葫蘆島港遣返回國的歷史事件,是中日關係史上的重要事件。
  • 20萬臺籍日本兵,二戰中最尷尬的存在,認賊作父下場可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中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部隊,人數大約在20萬左右,士兵和基層軍官都是中國臺灣人。這支部隊一部分出現在東南亞戰場,另一部分出現在中國大陸戰場,幫助日本人殘害祖國同胞。 這些臺籍日軍為什麼參加日軍?他們參與過哪些戰鬥?他們的結局又是怎樣?
  • 70年前,葫蘆島百萬日本僑俘大遣返
    是年5月7日18時30分,從遼寧葫蘆島港口啟程的兩艘遣返船,滿載著2489名日僑俘,前往日本佐世保港。在其後的3年裡,從葫蘆島港遣返的日僑俘總數達1051047人,史稱「葫蘆島百萬日僑俘大遣返」。: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仍有一百多萬日僑俘滯留在我國東北地區。
  • 可悲的臺灣籍日本兵:既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也不被日本人接納
    本月5日,蔡英文在高雄出席「徵戰屬誰——追思紀念臺籍老兵」的秋祭典禮,成為第一個親臨主禮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這個祭禮,雖然也同時紀念二戰時期的臺籍國軍,但祭祀的主要對象是二戰時為日本效命、參與侵略中國大陸的臺籍日本兵。因此,蔡英文「追思紀念臺籍老兵」,其實是以紀念臺籍國軍為掩護,行紀念臺籍日本兵之實。
  • 抗日戰爭結束時候,葫蘆島地區,一共遣返了多少日本僑民
    文章引言:日本投降之後,有很多的日本僑民,被直接遺棄在中國。從1946年開始,一直到1948年,中國拋開民族的恩怨,以人道主義,幫助大量的日本僑民回國。那麼當時在中國,到底遺留下多少日本僑民呢!然而蘇聯決絕使用旅順港遣返日本僑民,因此葫蘆島成為東北日本僑民遣返的唯一通道。
  • 臺籍日軍:我們究竟是誰?
    按照通俗的說法,1945年,我們擊敗了狂妄不可一世的日本人,最終取得了偉大抗戰的勝利,但大家可曾知道,我們擊敗的「日本人」中,竟然包含了一支人數高達20.7萬人的「臺灣人日本軍」?按照臺灣學界有的說法,這些臺灣籍的日軍,叫做「臺灣人原日本兵」;在這裡,我們姑且稱之為臺籍日軍。
  • 蔡英文祭二戰臺籍日兵 狠戳中國人痛點
    蔡英文5日在高雄為一場名為「徵戰屬誰——追思紀念臺籍老兵秋祭」的活動主禮,秋祭對象包括「臺籍日本兵、臺籍國軍、臺籍解放軍」,裡面竟然還有二戰時為日本效命的臺籍日軍。此事引起的迴響不小。把侵略者與抵抗侵略的戰士放在一起祭拜,這算得上是令人驚奇,荒謬、諷刺感十足的一幕,讓人有時空錯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