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文旅部解封了跨省團隊遊
然額,可但是
野慣了的小夥伴兒們,無感
畢竟,
相對於被旅行社安排的明明白白
我們更嚮往
像風一樣自由~~~
駕著車、唱著歌
要有美食要有霧……
要有美女要有驢……
(好像混進去了不得了的東西`(*∩_∩*)′)
然後
就差一個線路了
在江蘇,沿著運河一路向北
相對於蘇南的富庶和熱門,蘇北顯得冷清許多,正因如此,才少了些喧鬧的旅遊團,多了些空間去懷念運河的前世今生。注重駕駛感受和習慣高速的旅行者可以選擇全程高速,除了雨雪天氣注意溼滑外,路況都非常好。
如果喜歡慢慢感受或是想靠近運河走,建議你選擇國道和省道,雖然紅綠燈和行人較多,路況也稍複雜,但能看到更多風景。宿遷到窯灣的路線被稱為江蘇省內最美的自駕路線,一定不要錯過。徐州歷史古蹟甚多,從宿遷去的路上可以好好感受這座歷史古城的歲月變遷。
01揚州
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不僅道出了到揚州的最好時節,也讓這裡名聲大噪。來了揚州則不可不看瘦西湖,整個蜀崗因為有了瘦西湖而格外熱鬧,景區格局分明,雖然感覺上「官方」了些,但設施齊備也意味著遊玩更加方便。
沿著湖邊走,宛如進入畫中長卷(前提是避開黃金周潮水般的遊人)。大明寺毗鄰瘦西湖,高踞蜀崗之上,由寺院、鑑真紀念堂和平山堂組成。寺院東部重建了之前四面九層的「棲靈塔」,登塔需另購票(20元/人)。在大明寺的東邊,還有觀音山,與大明寺風格不同的是,觀音山上山路線曲折,兩邊的黃色矮牆交錯排列,一改傳統寺廟中軸線式的格局,視覺感非常強烈。
揚州老城也值得探訪,腰纏萬貫下揚州的富商們,留下了不少精緻的園子可供玩賞。個園就是其中之一,與拙政園、頤和園以及避暑山莊同列為中國四大名園。值得提醒的是,個園內用疊山假石堆砌出春、夏、秋、冬四個不同的意境,照著這樣的順序走,才能體會到當年建園者的匠心獨具。揚州雙博館和揚州八怪紀念館也值得一看。寺廟中軸線式的格局,視覺感非常強烈。
02高郵
高郵作為運河線上的一座古城,安靜而悠閒。城市不大,景點不多,盂城驛在運河河堤旁,整個片區正在被打造成仿古街區,周邊停車不是很方便,建議自駕者將車停在稍遠處再步行前往。鎮國寺塔在運河中間的島上,開車前往需要繞行通湖路的運河大橋,也可在南門渡口坐渡船前往,如果趕上傍晚時分去,可以看看鎮國寺塔的落日。文遊臺除了高郵歷史和名人展廳,還可以看看碑刻。
03淮安
淮安城的風情多數都靠著裏運河支撐,曾經紅極一時的「東南第一州」,如今也只是一個看起來並無特別之處的安靜小城,被古運河圍繞的中洲島是裏運河文化長廊中心。島上的規劃展示館、戲劇博物館、淮安名人館和運河楹聯館合稱為淮安運河博物館,展出千年蘇北中心州府的輝煌歷史,千萬別錯過。淮安府署是目前全國僅存的兩座府署之一,前半區是辦公區,正堂前有對應朝廷六部的六科,其中刑科擺放著各式古代刑具。
04窯灣古鎮
在大運河的鼎盛時期,窯灣古鎮因為「黃金水道金三角」的絕佳地理位置,曾被譽為「蘇北小上海」和「蘇北周莊」,輝煌一時。但在漕運漸棄、紛紜戰火和政治運動後,窯灣逐漸頹敗了下來,「水鄉古鎮」的名頭也被周莊、西塘等新興古鎮取而代之。
如果看慣了商業氛圍濃厚和打造精緻的古鎮,窯灣或許會讓你失望。但是作為大運河上的第一古鎮,招牌建築炮樓仍完好無損,古鎮上兩條主要街道也頗有些韻味,整個古鎮被京杭大運河和護城河包圍,古老的街巷、宅院、會館、作坊、商行、貨棧、典當、碼頭等風貌猶存。
05徐州
作為漢朝劉姓皇帝的故鄉,兩漢時期的徐州可謂受盡恩寵。能分封於此的皆為位高權重的皇族世家,徐州也因此留下了規格極高和規模較大的文物遺存。
徐州博物館當仁不讓成為一部濃縮的「漢文化史書」,你會發現這裡的藏品甚至超過很多省級博物館。最不容錯過的是位於二樓「天工漢玉」展廳的鎮館之寶——獅子山楚王墓金縷玉衣。還有玉棺、蟠龍紋玉飾、銀縷玉衣等藏品也是熠熠生輝。
獅子山漢文化景區集合了楚王陵、漢兵馬俑博物館及水下兵馬俑博物館、漢畫像石長廊(三處講解一共60元)和竹林寺(講解50元),讓「兩漢三絕」齊聚於此,你可以在這裡看到一個朝代的輝煌和起落。如果對漢畫像石感興趣,還有專門的漢畫像石藝術館;如果對歷史文化尤其感興趣,可去「漢室龍興地」沛縣一遊。
最佳時間段:3月至11月 只需避開嚴寒的冬日,任何時候來此自駕都是暢快的體驗。最佳攝影點:瘦西湖:五亭橋移步換景,大明寺垂柳聽簫。最佳風景段:宿遷到窯灣:京杭大運河和駱馬湖夾道,落日餘暉下是春風沉醉的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