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王者之戰》是由Direktsiya kino製作的俄羅斯電影,由安德烈·克拉夫丘克執導,丹尼拉·科茲洛夫斯基、斯維特拉納·庫德欽科娃聯合主演。該片根據弗拉基米爾一世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弗拉基米爾在父王遇害後,面臨兄長奪嫡、公國倒戈和外族入侵的千難萬險中,帶領維京僱傭部隊一路徵戰最終建立偉大帝國的傳奇故事。該片於2016年12月29日在俄羅斯上映,將於2017年12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作為基輔羅斯(俄羅斯的起源國)王公中最具傳奇色彩,也是最功勳卓著的帝王,弗拉基米爾本是三位王子中年紀最小且生性柔弱的一個,並且因為是父親與女僕的「私生子」而不被家族器重。在父王暴斃、大王子謀害二王子奪下王位之後。這個膽小的王子在父親謀臣尼爾德的幫助下,從家族的故鄉組織起一支野蠻狂暴的維京海盜戰隊,開始了對哥哥以及殺害他父親的異族人的復仇。等待他的是大王子的鐵血武士、堅不可摧的波洛茨克城堡、突厥鐵騎的勁弩和邪惡的異教詛咒;羅斯公國絕世美人羅格涅達和曖昧神秘的大王妃以及權謀、色誘、暗殺、絕望和背叛,更要面對強大的拜佔庭帝國……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對弗拉基米爾大公在俄羅斯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不是太清楚的緣故,這部片有點被評得低了。戰爭場面我認為拍得很好,視覺的效果很不錯了。可能是對於弗拉基米爾受洗皈依基督信仰覺得突兀,但歷史上這位大公是第一個在全國推行基督信仰的(東正教),也被視為俄羅斯的聖人和英雄,有點類似我們漢人的漢武大帝。兩人還真是頗有些相似之處,都有很多個老婆,都在武力徵討上相當出色,而本人又都不是力量型選手,全靠手下,都樹了一個正統信仰,並以此一統天下……這部影片從場景、服裝、道具等都高度還原了歷史,只是對弗拉基米爾大公皈依的細節有點浪漫過頭了,尤其是他悔罪的一幕,可能會讓大家覺得有點時間過長了。
信仰,本文指信仰神明,這種不可求證的東西。而不是信念。電影充滿了灰暗的色調,雖然有白雪、有草地、有湖泊,但是電影的基調就是黯黑的,好像這樣才能烘託出這些城市國家的野蠻和落後。黑色木材所構建的城牆,黑色的衣著,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壓抑和恐懼之中。恐懼滋生了原始的信仰,活人的祭祀,所有人的膜拜;集體的洗禮,在洗禮中歡聲笑語;對在祭祀的時候是愉快的,載歌載舞的,除了親人在痛苦中。所有人在集體中迷失了自己,或者說不在集體中迷失自己,就在被集體消滅肉身。信仰讓一個個體失去了基本的人身的自由,這就是信仰的可怕之處;信仰讓群體失去理智,沒有英雄可以喚醒一群裝睡的人。
這部可以簡稱為論文明拜神的勝利。開場的鏡頭很漂亮,大雪紛飛的山林中的爭鬥,來自古代的史詩的氣息,終於有史詩大片的感覺,雖然鑑於文明的未進化,劇中的人物大部分時候都有種髒髒的感覺,鏡頭很多時候也不那麼乾淨利落,但這是故意為之,文明階層更高的羅馬人在畫面中就很乾淨。劇情圍繞戰爭,但戰爭的武力擔當是為金錢服務的僱傭兵。戰爭與神明相關,兩次戰爭的勝利都來自神降下的大雨。第一次戰爭因被女奴之子的描述激怒,第二次戰爭為神的禮物開始,卻又歡欣鼓舞當神的奴僕。男主城中在以愛將為祭祀的儀式並未奏效,野蠻式拜神失敗。武力打下了科頌城,男主贏得神的禮物,但同時被羅馬文明的拜神洗腦,文明拜神贏得了一切。
《維京:王者之戰》在俄羅斯被普京盛讚的電影,如果沒有了解歷史背景,還是外語片,很難理解,我查了很多資料,才明白裡面的一些背景。很多人都說拍的很史詩,場面宏大。弗拉基米爾一世作為一代梟雄,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講述他統一俄羅斯的故事,還是有點趕了,很多人覺得最後皈依基督教轉的有點莫名其妙,但是我認為這是歷史真正發生的,而且就是因為「羅斯受洗」事件,顯示了弗拉基米爾一世的皈依決心,也解釋了他死後教會給他冠名聖人的原因,這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拍的還是有點趕了。我很喜歡這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