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陷入中國戰場的泥潭不能自拔,於是決定開闢新的戰場,以獲取重要的戰略物資。而北方蘇聯雖然已經和德國開戰了,但日本卻不敢挑戰蘇聯,只能向南,準備進攻東南亞。
但是在進攻東南亞之前,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偷襲了美國珍珠港。日本是希望能夠打掉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給日本進攻東南亞爭取時間。
對於日本的這次行動,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德國希特勒得知這一消息後,氣得暴跳如雷,大罵日本人愚蠢。
可英國人邱吉爾卻高興地從床上跳了起來。而日本的舉動,也讓邱吉爾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那麼日本突襲珍珠港,為什麼最高興的是邱吉爾?
按說,日本轟炸珍珠港,除了日本外,最高興的應該是德國才對,畢竟德國和日本是盟友。但其實希特勒並不高興,甚至大罵日本。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美國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奉行所謂民主制度。由於美國的地理優勢,二戰的戰火沒有燒到家門口,民眾們是不會同意派兵參戰的。
而希特勒避免激怒美國,也下令不得主動進攻美國的船隻。
所以說希特勒並不希望過早的讓美國參戰,對日本的做法肯定非常不滿,因為這打亂了德國的計劃。
當然了,這也不代表希特勒害怕了美國,只不過他的對手實在是太多了,在沒有解決英國和蘇聯的時候,對美國宣戰無異於自毀墳墓。
英國首相邱吉爾知道了偷襲珍珠港的消息後,高興得老淚往下淌,他的第一句話是:「好了!我們總算贏了。」
邱吉爾可謂把多時的鬱悶一掃而光了,這也難怪,英國曾經可是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在國際上擁有著話語權,何曾受過這樣的屈辱。
德國對英國的進攻讓英國人岌岌可危,雖然衰落了,但這樣被動挨打還沒有過。可以說英國當下面臨的壓力非常大,雖然頂住了德國的進攻,頻繁的空襲也讓英國受不了。所以邱吉爾非常急迫的想要把美國拉進來,不過美國始終堅持的是孤立主義,對於二戰的態度是中立。
美國對英國也曾有過援助,改變不了英國被動挨打的局面。邱吉爾一直倡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但遲遲沒有真正建立,他正苦於如何把美國拉攏進來。
結果邱吉爾苦口婆心的勸說不太管用,而日本這一下給了美國當頭一棒,也讓美國徹底醒悟了。可以說日本的行動,幫了邱吉爾的大忙。
所以邱吉爾聽到這個消息後,從中看到了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