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不管是在任何區域,結婚都是大事,有很多繁瑣的細節,讓人暈頭轉向,可是又不得不遵守,在農村,更是有很多的風俗習慣,如果不遵守,三姑六婆都會說這樣不吉利,那樣不好。那麼在農村結婚,都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就整理了一些農村關於結婚的習俗。在農村結婚是非常講究的,從結婚的時間,結婚的地點,以及和走什麼方向都是有規定的,有很多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迷信方式,但是又不得不遵守,在農村的婚禮一般是三天,第一天是搬弄,第二天是正宴,第三天為復宴。新娘要結婚的時候,穿著是非常有講究的,農村是規定,必須得是紅鞋子,紅襪子,裡裡外外都是紅色。
在以前結婚都是要抬轎子迎接新娘的,年輕的隊伍非常的長,有抬轎子的,還有一些吹喇叭唱戲的,迎娶的時候,轎子裡不能是空的,農村會讓一個小孩子來壓轎,這個伢家的小孩到了娘家也不能隨便出來,必須要娘家人拿著紅包來引誘,孩子才能夠出來,如果家教的小孩嫌紅包太小,就是不出來的話,一直到孩子滿意了為止,不過一般的人都會調教好孩子,不能為難娘家人,還有娘家人也是有辦法來懲治這個孩子的,方法非常的簡單,就是讓自己村子裡的幾個孩子,用棍子把叫這名小孩捅出來就行。
新娘坐轎子來到婆家花轎落地之後,婆家人要拿著紅線纏好的乾草,點燃之後,圍著花轎,繞一圈,跟老鍾還要裹著鞭炮,鞭炮不斷的響起來,表示喜慶,而且農村人認為可以驅除邪氣,農村的老人說,用火烤一圈轎子,可以去找新新娘身上的鬼狐邪氣,炮竹響可以把他們崩走,而且婆家人為了防止新娘把邪氣帶進家門,在進婆家大門的時候,還要從火盆上跨過去,說是這樣可以,將魑魅魍魎阻擋在大門之外,也寓意以後的日子會過得紅紅火火。
就農村的老人說,以前的新娘在下轎子之前還有絞臉的習俗,婆家會派有經驗的女人,掀起轎簾,給新娘絞臉,絞臉的時候還要在兩隻手上纏上細線,用嘴巴咬住線的一頭,在用另外一隻手扯住另一頭,用線去絞新娘臉上和額頭上的細小汗毛。這樣做是可以讓,新娘的臉上顯得潔淨,臉龐更為美觀,也寓意從今以後,就不再是姑娘,而是婦人了,改頭換面了。
絞面之後就可以下轎出轎門了,但是出了轎門,還有一大堆的規矩,新娘子下轎的時候,接叫人要手端一個小圓笸籮,笸籮中放著羅,羅內又放著一面鏡子,羅圈外面還扎著紅繩子,代替古時候堪輿的時所用的羅鏡。放羅鏡有什麼用意呢?結婚都是喜慶的事情,可是難免有孕婦和正在服孝的人過來瞧一瞧熱鬧,古時候的人們認為這兩種人不應該,過來這喜慶的地方,他們身上帶著晦氣,更不應該讓新娘見到這兩種人,籮筐中的鏡子就可以把晦氣給擋住,把晦氣給破了,這樣新娘就不會受到影響了。
籮筐中還放著織布用的梭,還會放一對掃帚和秤,用紅線給纏住,新娘下轎子的時候,把他們交給新娘,新娘子抱著梭、掃帚、秤走進破家門。這當然是說,希望新娘可以會紡花織布,是持家的能手,能夠很好的操持家務,養好子女,掃帚是掃除不好的東西,也希望夫妻二人可以勤快,秤砣就是要讓新媳婦待人要誠實,會精打細算。
新郎家的大門口也放著馬鞍,娘子禁婆家門之前,還必須要從馬鞍上跨過去,這是因為,以前的女中豪傑,佘太君,武藝高強,很小的時候就佔山為王,後來楊業方便去打佘太君,迎戰,兩人在戰鬥的時候,說道君突然連人帶馬鞍,滾落下了馬,相傳是因為佘太君,對楊業非常傾慕。這次交戰,佘太君是故意敗於馬下,後來佘太君和楊業結為夫婦。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的習俗,去了你家的門口要放上馬鞍,就是希望新郎和新娘能夠平平安安,也有好女不嫁二男,好馬不配二鞍,的寓意。
結婚時候的很多規矩和習俗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是希望兒女平安幸福。接下來就是拜天地,是古往今來婚禮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有了天地才有了世界,所以第一要拜天地,老天爺是天地的神,對老天爺要有敬畏之心,以前的農村,在結婚的時候,老天爺神像的香案上,還要放著盛高粱地鬥,還要在高粱中插上一百根香,都鬥裡放高粱,是希望新婚家庭可以,像高粱一樣節節高,也希望新郎的事業可以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