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貴為玉中之王,自然天成,有光有澤、有形狀、其色不媚不俗,其音不同凡響,正是佛教精神的良好載體。
在傳統文化中,翡翠與佛結緣,將翡翠雕刻成佛,是中華民族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歷史性融合,更加賦予了玉以高貴的象徵,也充分體現了佛的尊嚴。玉文化與佛文化的完美結合愈增加了人們對玉的嚮往和崇拜。
佩戴佛像翡翠飾品可助人修行、養生,可寧心靜氣、護佑平安;同時,人們認為佛像翡翠飾品是通向靜心佛門的諍友, 如常見的大肚彌勒佛造型,在佛教中被稱為未來世佛,協助世人渡過苦難。
下面君君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翡翠佛公的品種有哪些吧!
彌勒佛
彌勒佛又稱大肚佛,是最常見的佛公。大肚能容天下事,笑口常開樂開懷。以前人們說「男戴觀音女戴佛」,好脾氣、大度量的佛能幫助女人開闊視野,現在其實沒那麼嚴格講究,只要有眼緣,男女皆宜佩戴。
逍遙佛
逍遙佛,亦稱逍遙自在佛。傳說其造型來源參考為契比和尚。契比和尚生平充滿神秘,他兩耳垂肩,袒胸露肚,開口常笑,言行不拘小節,性情逍遙自在,樂於助人,能預測吉兇,知晴雨。
布袋和尚
布袋佛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唐末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的一布袋和尚,常背以布袋入市,見物即乞,出無定語,隨處寢臥,形似瘋癲。他自稱彌勒化身,在佛門中,他是個樂天派。據說,摸一下他的大肚皮,就能消災除病,解愁忘憂,保人平安,笑口開。布袋亦有招財納福之寓意。
寶寶佛
寶寶佛顧名思義,就是被雕刻成孩童形象的「佛」。寶寶初生時的純淨,善良,對世間的大愛,是人們一輩子要修行的佛性。「寶寶佛」這一法相佛,旨在傳播佛法,讓世人了解佛法,能夠純真善良,初心不忘,保持善良包容的心態。
濟公佛
濟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實際上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他懂醫術,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濟公為人灑脫,是世人的寄託,他急人所難,助人為樂,樂觀的人生態度也是人們積極追求的目標之一。
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牟尼」(ākyamuni)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釋迦摩尼佛造型各異,有問佛,蓮花與佛,一葉菩提等。象徵大徹大悟洞察世間萬物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