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濃濃的民族文化風情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濃濃的民族文化風情

  斯琴高娃講述「沒有上過大學卻勝過上大學」的成長曆程,于洋回憶周恩來總理如何關懷民族電影,三寶用音樂再現電影《嘎達梅林》《天上草原》的感人片段,金雞獎得主寧才、娜仁花、艾莉婭、巴德瑪等講述各自的藝術人生和影片背後的故事……日前在呼和浩特舉行的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特別放映的文獻紀錄片《內蒙古民族電影70年》,濃縮了76部內蒙古民族電影、117位老中青三代電影藝術家的人生精華,記錄了一個又一個溫暖感人的瞬間。

  70年前,民族電影《內蒙人民的勝利》誕生在內蒙古,此次回到民族電影的出發地,來到40多個民族聚居的草原青城呼和浩特,數十部少數民族電影集中和觀眾親密接觸,上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族電影人聚集一堂,圍繞著少數民族電影的文化自信和商業價值展開討論,共同為少數民族電影的未來把脈,濃濃的民族文化風情,給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帶來了別樣的色彩。

  內蒙古民族電影的特色和底蘊

  《內蒙古民族電影70年》導演麥麗絲用「吃驚」來形容內蒙古電影的70年:「我們關注內蒙古的民族電影獲得過很多金雞獎,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電影人,我們也該記住內蒙古70年的民族電影發展是老中青三代電影人共同奮鬥的結果,這其中包括很多80後、90後從來沒有看過的黑白電影。」

  在《內蒙古民族電影70年》裡,麥麗絲首次運用高科技全息技術拍攝,以改革開放前的「老電影」與改革開放後榮獲國際大獎、國家級大獎的作品為主要內容,展示了「老電影」的許多珍貴鏡頭和對著名電影藝術家的訪談,彰顯了內蒙古民族電影的特色、底蘊和光榮傳統。

  從《東歸英雄傳》《悲情布魯克》,到《嘎達梅林》《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在電影數量、質量、年均增長率和版權擁有量上,內蒙古民族電影在全國少數民族電影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與此同時,電影界形成了一支陣容強大、實力雄厚、被譽為「內蒙古影視軍團」的電影創作隊伍。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蒙古族導演塞夫、麥麗絲以「馬背動作片」構築的草原民族歷史寓言,還是進入21世紀後寧才、哈斯朝魯、卓·格赫、巴音等對草原民族文化寓言的深沉抒寫,都在新中國電影畫廊中留下了獨具民族風情的畫面。

  儘管憑藉獨特的民族特質和極具風格的視聽語言,內蒙古民族電影已經給中國乃至世界影壇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印象,但目前作品總量、投資規模、製作水準和票房收入,卻和其他少數民族電影一樣不容樂觀。

  少數民族電影曾是中國銀幕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冰山上的來客》《阿詩瑪》《五朵金花》《山間鈴響馬幫來》《劉三姐》等,作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由於歷史原因,少數民族電影曾一度陷入低谷。進入新世紀,少數民族電影逐漸從體制變革的陣痛中恢復活力,開始適應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專業化的新形勢,哈斯朝魯的《珠拉的故事》《長調》,張建亞的《極地營救》,陸川的《可可西裡》,寧浩的數字電影《綠草地》,萬瑪才旦的《靜靜的嘛呢石》《尋找智美更登》,章家瑞的《花腰新娘》《紅河》等,都曾是國內外各大電影節上的媒體焦點和獲獎大戶。

  遺憾的是,一些民族電影被市場冷落。在電影院線商業大片雲集的今天,很多少數民族題材電影被貼上「藝術電影」的標籤。

  「漢族劇作家寫少數民族題材的故事,缺乏從裡到外的血液裡的因子,而少數民族劇作家缺少的是漢族作家嫻熟的技術和時代的敏感。」在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劇本部部長趙晏彪看來,缺少「民族視覺」是導致少數民族題材電影萎縮的原因之一。

  如何重新喚起觀眾對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熱情,讓少數民族題材電影走進院線,是不少民族電影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通過電影來展示中國豐富的文化蘊藏

  今年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被兩部少數民族電影包攬:

  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塔洛》,講述了記憶超群的孤獨牧羊人塔洛偶遇髮廊女後發生的故事,影片以粗糲質感勾勒出西藏大地的蒼涼,更濃縮出一代藏族青年的內心迷惘。

  蒙古族青年導演德格娜的《告別》在銀幕上呈現了一段看似散亂無章的時光:一個是從小離家沉迷網戀無法自拔、面對未來充滿迷茫的女孩,一個是有過北漂經歷、被國有電影製片廠的境況弄得束手無策,同時又要面對死亡迷茫的父親,影片用一種非常隱晦的情感表達方式講述了這個時代中兩代人的故事。

  通過電影來展示中國豐富的文化蘊藏,展示人文關懷的溫暖與深切,正是中國少數民族電影的魅力所在。《可可西裡》所表現出的對生態環境的關注以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索、《馬背上的法庭》對基層司法現狀的真實描繪、《剃頭匠》對即將失傳的手藝和即將逝去的老手藝人的緬懷與熱愛、《圖雅的婚事》裡糾結而又感人的人物情感關係,極大地拓寬了少數民族電影的視野,上世紀90年代以來,更多民族文化探尋和人性思考的融入,豐富了少數民族電影的主題。

  除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天上草原》《鄂爾多斯風暴》《天邊》《公主為奴》《諾日吉瑪》《告別》《屋頂上馬奶節》《母親的肖像》等10部蒙古族優秀影片,亮相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少數民族電影展」的,還有《狼兵吼》(壯族)、《紅緣》(藏族)、《凡塵淨土》(藏族)、《塔克拉瑪幹的鼓聲》(維吾爾族)、《永遠的綠蓋頭》(撒拉族)、《苗山花》(苗族)、《阿婆的檳榔》(黎族)、《尋找雪山》(納西族)、《雲上石頭城》(納西族)、《金珠瑪米》(藏族)10部其他少數民族新片。這是金雞百花電影節「少數民族電影展」參展影片數量和民族最多的一年,近20場展映活動及6場映前觀眾見面會和13場映後觀眾見面會,少數民族影片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熱度可見一斑。這些影片在國內外多個電影節上屢獲獎項,成為中國近年來少數民族電影創作的亮點。

  「大量少數民族電影對文化的堅守,對價值觀的呈現,都提升了中國電影整體的藝術水平,可以說,中國電影的藝術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少數民族電影。」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高峰論壇上,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說,雖然在市場上處於弱勢狀態,但當前的少數民族電影已形成較為系統的創作格局,可以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黃金時代」,並呈現出新發展、新格局。

  在饒曙光看來,當前中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已經成為呈現國家形象的重要文化資源,其所表達的文化訴求以及在表現少數民族精神氣質、民族文化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今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給少數民族電影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一帶一路」沿線有很多有質感有溫度的好故事,關鍵看創作者能不能把這些獨特的資源轉化為電影生產力,「我們有功夫,我們有熊貓,但是我們沒有《功夫熊貓》。面對差距,少數民族電影人要增強自己的文化自信,努力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提升自己的藝術想像力和藝術呈現力」。

  少數民族電影在國際傳播中起著非常獨特的作用

  歷時6年終獲公映許可,大膽進行類型化嘗試的藏族題材電影《金珠瑪米》,結束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之後準備衝擊賀歲檔了。在這部影片中,導演楊蕊首次採用民間視角披露70年前西藏解放秘史,驚心動魄的藏地冒險,血脈賁張的高原戰鬥,愛與恨,殺戮與救贖,讓這部充滿西部豪情的影片有了和以往少數民族電影全然不同的姿態。

  由蒙古族導演哈斯朝魯執導、以工業化方式生產的商業大片《戰神紀》(原名《鐵木真傳說》)已經完成拍攝進入後期製作。這部魔幻風格影片投資2.4億元,由陳偉霆、林允、胡星、倪大紅等一線明星擔綱主演。

  目前,我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產量每年穩定在50部左右,還有數量可觀的紀錄片和民族志電影。隨著數量的增長,質量也在不斷提升:《諾日吉瑪》獲得了「金雞百花」電影節大獎,《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獲得了「華表獎」,去年以來,《喜馬拉雅·天梯》《岡仁波齊》等影片在院線放映,取得了市場與口碑的「雙豐收」,讓人看到了民族題材電影的商業價值和市場潛力。

  在國內外收穫良好口碑的同時,當前民族題材電影存在的問題也顯現出來。長期以來,少數民族電影創作的傳統模式以政府補貼為主,拍攝成本低,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故事情節都難以滿足現代觀眾的需求。隨著電影市場的日趨繁榮,這種制約越來越明顯。

  「我一直認為,民族電影應當分為三類,它們有不同的追求目標:一是『精深特』的藝術電影,目標是知性觀眾和國際電影節,體現民族電影特有的優勢和魅力;二是類型化影片,目標是國內市場觀眾群,贏得相應的票房收入;三是工業方式生產的商業大片,目標是國際市場和影響力,佔領中國電影的制高點。」在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高峰論壇上,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影片推介部部長牛頌說。

  「《戰神紀》的出現,表明民族電影朝著類型化、工業化前進了一大步。」連續擔任5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電影展主席,牛頌深深感受到民族電影領域的變化:有了用工業方式生產的商業大片,有了在國內電影院線過億元票房的電影,有了更多在國際電影節獲獎和展映的影片。牛頌說,少數民族電影在國際傳播中起著非常獨特和積極的作用,這幾年,很多國外電影節都設置了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單元,國外影人到北京國際電影節上選片,10部裡有八九部都是少數民族電影,此次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少數民族電影展」的20部少數民族電影中有十幾部在國外獲過獎。

  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在國際上如此受到青睞,在趙晏彪看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差異性,因此民族電影創作首先不要強調是哪個民族,而是要強調故事的精彩、藝術的精到和電影語言的規範,「少數民族電影的類型化不能流於表面化、雷同化,不是穿上少數民族服裝,說幾句母語,騎著馬,拿著弓箭就是少數民族電影了,這是一種曲解」。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電影《紅巴山》入圍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電影《紅巴山》入圍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時間:2020.11.2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影視口碑榜
  •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簡介及由來
    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影響和規模最大,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被外界譽為「中國奧斯卡」。同時金雞百花電影節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的電影節,同長春電影節、上海電影節齊名,是中國最專業的電影盛宴。  自2005年起,專業評審制的金雞獎與觀眾投票制的百花獎輪流舉辦,前者在單數年舉辦,後者為雙數年。因此二獎亦合稱金雞百花獎。
  • 又一部「四川造」影片《紅色土司》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
    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正在廈門舉行,繼《破門》《守望人》之後,又一部「四川造」影片《紅色土司》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21日,《紅色土司》在民族影展活動中進行放映,受到現場觀眾的好評,來自四川的年輕導演藝兮亮相映後見面會。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新聞發布會 文化盛宴 百姓家宴
    「豫」見鄭州,「百花」齊放。金秋時節,中原大地又一次迎來了文化盛事。  從1992年創辦至今,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全面展示推介了很多獨具特色的城市。今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走進河南,與黃河嵩山相約,與美麗鄭州牽手。  9月24日,由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
  • 金雞百花電影節,明晚見!
    金雞百花電影節明天在佛山開幕六大影展,超百部電影免費觀看街坊們,準備好了嗎?馬上點擊視頻看精彩宣傳片!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將於11月7日-10日在佛山舉行。佛山本土國產新片《獅父》劇照24部國外優秀作品亮相金雞國際影展金雞國際影展是金雞百花電影節的重要單元之一,將有24部國外優秀作品在電影展上亮相,入圍影片主要以海外藝術類型電影為主。15位專業評委已在這24部國際影片中評選出最受觀眾喜愛的外國影片、最受觀眾喜愛的導演、最受觀眾喜愛的男女演員等8個獎項。
  • 葛玟希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媽祖回家》續寫兩岸情緣
    11月23日,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典禮在廈門完美落幕。電影《媽祖回家》導演蒲劍攜主創趙亮、葛玟希等實力派演員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該影片作為特別展映單元入選,並於22日成功舉辦電影見面會。青年演員葛玟希在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上,葛玟希、趙亮等影片主創悉數走向紅毯。葛玟希身著淺灰色星光吊帶長裙,簡約清雅,端莊大方,長發盤起加之流蘇水鑽耳環的點綴更顯清麗。
  • 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光影留下的溫暖記憶
    9月16日,為期4天的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落下帷幕。,讓人們看到了濃鬱的民族風情;對斯琴高娃、麥麗絲、娜仁花等蒙古族表演藝術家的訪談,讓人們看到了電影元素、民族元素與時代氣息的完美融合。
  • 18首經典電影主題曲奏響青城 金雞百花電影節序幕已開
    &nbsp&nbsp&nbsp&nbsp2月19日晚,「金雞報曉百花迎春」呼和浩特市2017年新春電影音樂會在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舉行。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交響樂團演出的18首經典電影主題曲贏得觀眾熱烈掌聲,以此拉開呼和浩特市舉辦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序幕。
  • 金雞百花電影節9月24日在鄭州啟幕
    8月29日,由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宣布,電影節將於9月24日至26日在鄭州舉行,河南籍青年演員劉昊然擔任本屆電影節形象大使。
  • 金雞百花電影節今晚八點正式開幕,星光璀璨,萬眾期待
    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於來了~今晚八點正式開幕!作為中國大陸最權威、最專業的電影獎,它可是星光熠熠、萬眾期待!要知道,今年的「金雞」終於一改往日的土氣,往年海報的審美被大家吐槽了很多年,每年逢電影節宣布要開始舉辦的時候,官博下一定是——「雞啊,你是金雞,不是草雞,能不能爭口氣,千萬別走土氣路線了。」「你看對面那匹馬,從海報就開始吹了!」
  • 16部少數民族電影 將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
    央廣網佛山10月30日消息(記者 王雪薇)「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少數民族電影展映」,將於11月7日-9日電影節期間佛山南海保利影城舉行。作為這次電影節的主題影展之一,民族電影展將免費向市民展映15部精選的最新少數民族電影。
  • 2020年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節今晚啟動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首日(24日),百花開幕論壇在鄭州召開。 劉鵬 攝中新網鄭州9月24日電 (記者 劉鵬)9月24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
  • 2020年金雞百花電影節9月24日鄭州開幕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將於9月24日至26日在鄭州舉行。8月30日下午,由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發布相關情況並揭曉了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提名名單。
  • 《媽祖回家》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專家盛讚,觀眾反響熱烈
    文:聞道 圖:網絡金雞高唱,星耀鷺島!作為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入選影片,電影《媽祖回家》亮相廈門。電影改編自福建著名作家王鴻小說《臺北來信》,在莆田、平潭等地取景,備受兩岸三地影迷的關注。
  • 電影頻道主持人謝映玲再度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
    (原標題:電影頻道主持人謝映玲再度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
  • 《華人好春晚》總導演戴文勝應邀出席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盛典
    近日《華人好春晚》總導演、院線電影《三藏塔1942》製片人戴文勝應邀攜抗日愛國佛教電影《三藏塔1942》片花和資料飛到海南出席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微電影盛典。戴文勝導演戴文勝導演和中國內地民族青年女歌手、樂壇新民歌代表人物之一、以一曲《最美中國紅》竄紅的美女歌手韓旭一組走紅地毯;還遇到新舊朋友:著名節目主持人、媒體人、企業家、慈善家、陽光媒體集團主席和陽光文化基金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楊瀾
  • 獲金雞百花電影節青睞 豆本豆成官方合作夥伴
    11月19日至23日,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將在廈門舉辦。據悉,豆奶行業領軍品牌豆本豆作為金雞百花電影節官方合作夥伴,將與國內傑出電影人一同見證這一國內最高級別的文化盛事。據悉,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國大陸歷史最悠久、影響和規模最大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也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奧斯卡」。
  • 臧鑫格攜《晨旭傳奇組合》嗨翻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三歲萌娃臧大為萌翻金雞百花電影節3月28日晚,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三屆國際微電影展映盛典在海口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三屆國際微電影展映盛典活動現場,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被授予「活動形象大使」稱號。為表彰對金雞百花微電影盛典的公益性推廣,韓磊等藝術家被組委會授予公益大使稱號。
  • 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面朝大海」的電影盛會
    11月19日至23日,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詩與遠方」兼備的廈門,舉辦了一場真正「面朝大海」的電影盛會。人心最齊最隆重的一屆電影節很多業內人士說,本屆電影節「成功、精彩、難忘」。著名演員張國立深有感觸地表示:「參加過很多屆電影節,這屆人心最齊,最隆重。」
  • 2020年金雞百花電影節海報和LOGO亮相,附官方釋義
    8月29日,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官方發布了2020年的電影節海報與LOGO,並對設計做了完整釋義。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每年在中國大陸各城市輪流舉辦,是中國大陸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之一。